谷歌被傳計劃回歸大陸,人民日報發文歡迎,你怎麼看?

幽草Vic


從谷歌退出中國那一天起,重返中國的“謠言”就反反覆覆傳遍。近日傳出谷歌將在中國推出符合中國法律法規的搜索引擎的消息,人民日報也發文歡迎谷歌迴歸,谷歌難道真的要入華了?



雖然天下苦百度久矣,但谷歌入華,說起來容易,其實沒那麼簡單。就像Facebook入華不能改變社交格局,同樣,Google就算真正迴歸中國,也不會改變搜索市場格局,甚至連當初退出時的30%的搜索市場的份額,都很難拿回去。姑且不談Google一直不擅長的政府關係處理問題,它還面臨其他挑戰:



第一,在技術層面,Google這些年放棄了中國市場,在中文搜索技術上的研發投入已大幅下降,畢竟它要服務的只是少部分中文用戶。而搜索技術,本身需要日積月累的算法精進,更重要的是要有數據的日積月累,才能更好地處理自然語言,更好地爬取分析網絡內容,進而給用戶更好的搜索結果。反觀Google昔日對手百度,這8年在中文搜索上投入的研發費用應該有數百億,如今還認為Google搜索會更強是不切實際的,事實上Google退出中國時,中文搜索體驗沒比百度強多少。

很多人支持Google,只不過他們認為Google是被迫退出中國市場的,所以多了一些對它的同情,還有一些人則有“國外的月亮比國內圓”心態,硅谷的就一定是更好的。當然,在全球範圍看Google的技術能力,不作惡的情懷,搜索市場地位,都不容置疑,不過,我們討論的是中文搜索市場。


第二,在產品層面,搜索引擎這些年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打開百度網頁和App都能發現,界面已經變得跟此前大不相同,刷不完的信息流被加載在搜索框下面,搜狗等中文搜索也有類似變化,兼容了主動搜索+被動搜索,採取搜索+信息流的雙引擎模式。此外,在搜索結果頁面,百度的結果也跟八年前只有列表截然不同,搜索不同關鍵詞會有不同結果,有的可以直接呈現避免點擊(如股票、天氣),有的可以在搜索結果獲取服務(如機票)。

總而言之,今天的中文搜索跟當年的搜索,以及跟今天的Google都很不一樣,這背後是用戶習慣的變遷,內容結構的優化,搜索功能的迭代。Google也在進化,不過是朝著更適合其他語言用戶的方向。既然這樣,Google進入中國就要重頭再來。

我們看到第二個傳言是Google要做信息流,然而這更沒勝算,因為信息流不是一個技術活兒,而是媒體運營的事,百度信息流背後是120萬創作者、分成和運營機制,今日頭條背後是100萬+的頭條號,還有短視頻創作者,Google短時間內如何補齊?

還有,Google在海外市場的優勢是不止於搜索,而是提供一整套上網方案,比如Youtube視頻,Gmail郵箱等等,搜索引擎的體驗不是由搜索框本身決定的。既然是這樣,Google如果只回歸搜索業務也不能提供完整的體驗。


第三,在市場層面,中國互聯網市場競爭十分充分,本身天花板也到了,大家都去找增量,阿里巴巴和騰訊去海外,拼多多去農村。說白了,中國互聯網市場本身已是紅海。在搜索引擎上百度牢牢佔據寡頭位置,搜狗、360還有一席之地,當初UC推出神馬、以及後來微信強化搜索,都沒能撼動市場格局;在信息流業務上,除了搜索引擎推出信息流,瀏覽器、新聞App也在信息流化,今日頭條外還有一點資訊、微博等平臺。

市場競爭本身就很激烈,中國玩家都要去別的地方找出路,Google進來根本沒什麼位置。


第四,從歷史來看,國外互聯網公司來中國會水土不服。退一步說,就算沒有政策因素,進入中國市場的互聯網公司,有任何一家發展得好的嗎?從Ebay到Groupon到LinkedIn再到Evernote,在中國市場都沒有戰勝本土同類玩家,很簡單,中國公司更接地氣,更理解市場和用戶,團隊溝通方便,本土作戰靈活,熟悉商業市場的明規則和潛規則。

Google為什麼啃不下中國市場?從最近正處於風口浪尖的拼多多CEO黃崢的經歷可一窺究竟。黃崢是Google早期員工,也是Google中國第一批員工,然而他發現總部很難做到對分公司的絕對授權,溝通效率低下,於是決定離職。黃崢離職前最後的工作是前往美國Google總部,去申請擁有改變搜索結果中顯示漢字字體顏色和大小的決定權。這如何跟有時候搞996、崇尚狼性文化的中國本土互聯網公司競爭?

因此,就算Google沒有退出中國市場,今天的搜索市場老大也不會是Google——當然,是不是百度另當別論。既然是這樣,8年過去,Google就算返回中國,又能改變什麼呢?時間不等人,當初如果不是衝動,Google在中國市場會有一席之地,如今再想回來,恐怕已無力迴天了。

專業投資機構也有類似觀點,比如摩根斯坦利認為,“Google迴歸並不確定,但即使迴歸,對百度影響非常有限,一是因為百度過去18年的搜索技術,用戶行為數據的積累非常強大;二是因為國外公司想要進入中國,需要花時間更懂得中國的政策環境。”,它還給了百度增持評級,百度因Google入華消息大跌,顯然,資本市場過於緊張了。



在先生看來谷歌入華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谷歌“合規版”的搜索引擎很可能是幌子——畢竟整個搜索市場已經沒有增長。“虛晃一槍”的背後,其to B業務的雲和自動駕駛等方向反而可能是谷歌真正的殺招。畢竟,中國的雲服務市場正高速崛起,去年整個公有云市場規模達40億美元,IDC預測未來5年中國雲市場的複合增速將高達35.7%;自動駕駛也將是未來最大的風口之一。



因此,各位看官也不必急著激動,鹿死誰手還未可知,不如拿上板凳瓜子,與先生一道,且聽它下回分解


病毒先生(ID:virussir),悟空問答簽約作者,十大原創營銷自媒體,2017年度最具價值科技&營銷自媒體,全網粉絲數超百萬,全網原創文章總閱讀5億+。由知名互聯網分析師劉濤先生主筆,精選分析最新最熱營銷案例,提供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前沿領域深度獨家觀察。劉濤是知名策劃人、社會化營銷專家、病毒營銷研究者,“基礎激活”理論倡導者,歡迎大家關注病毒先生。




病毒先生


前幾天曾經有過傳聞,說是谷歌即將回歸大陸市場,推出符合中國法律的本地化搜索產品。當時一直以為是假消息,但現在看人民日報在海外社交媒體上的表態,看來應該不是空穴來風,而是很有可能發生的事情。

通過這件事情,我觀察到了兩個可喜的重要信號:

一、近年來中國市場發展迅速,是跨國企業無法忽視的重要市場

谷歌離開中國市場已經有8年時間,返華傳聞多次發生。幾乎每年都有一兩次類似的傳聞,合作對象也經常換。比如前兩年說是要和網易合作安卓應用商店,而這一次的緋聞對象則成為更大塊頭的騰訊,有消息稱二者將合作一款本地化的搜索產品。谷歌如此執著,無非就是看中了國內龐大的市場,想從中分一杯羹而已。8年前國內互聯網還處於較弱小的狀態,但現在中國內地是全球最大的互聯網個人業務市場,也是全球最重要的市場之一。

除了互聯網市場外,中國的其他市場同樣吸引了國外巨頭的關注。

前不久,特斯拉入華建廠的消息也終於敲定,後者將在上海開工建造其海外第一家工廠。據悉,國內已經成為電動汽車的最大市場,去年銷量為58萬輛,幾乎是美國的兩倍;而且還在高速增長之中。

二、中國的政策越來越主動開放,也越來越自信

之前谷歌入華的傳聞都是私下流傳,沒有任何官方媒體發佈相關信息。這次人民日報對此公開發聲,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國家監管部門的態度,已經從原來的迴避轉變到現在有條件的許可和支持。

這表明,我們的政策越來越主動和開放,同時也顯得越來越有自信。隨著市場的繁榮,相關監管部門的經驗日益豐富,對市場和管理的認知提升較快,推動著管理水平的提高。只要遵守國內法律,中國市場歡迎世界各國的優秀企業來公平競爭。

我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經驗顯示,開放性越高的行業,國內企業的競爭力越強,比如家電、智能手機等無不如此。

事實證明,引入國外優秀企業,不但不會對國內產業形成毀滅性打擊,而且有利於市場競爭,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服務,同時幫助國內企業成長。

這件事情也給我們一個啟示:今後,我們可以充分利用國內龐大市場的優勢,堅持自信監管的原則,以重點企業為突破點來打破美國的貿易封鎖,進一步推動和國際市場的接軌。

【螞蟻蟲】系悟空問答簽約作者;為科技評論人、專欄作者;虎嗅、鈦媒體、艾瑞等多家科技網站認證作者。


螞蟻蟲


最近的一個思考:連番炸雷,極路由、米貝錢包等一大堆公司被波及。老闆姓也損失慘重,碧桂園引出房企高週轉困局,整體經濟環境給我的感覺就是,股票不行理財產品不行房子不行炒幣涼涼,投資機構也不好過了,今年以來,除了直播答題火了一下然後涼了,之後就沒有好項目,更不存在賽道。ofo之後被收購的話,市面上可能連像樣的獨角獸都沒有了。

在這樣的大背景環境下,facebook和谷歌入華的消息,可能是互聯網領域下半年最大的動靜了。百度顯然也緊張了,李彥宏親自發朋友圈扯了大一堆谷歌和百度的愛恨情仇,核心就三點:

1、Google回來百度也不怕,再比一次,百度還能贏谷歌;

3、百度這麼牛逼,並不是撿了谷歌退出中國市場的便宜,百度靠的是實力,你們要是不信,等谷歌重返,真刀真槍拼給你們看。

私心來說,我是很期待谷歌重返的。不然這個年都要過得美滋沒味了。

不過,谷歌重返的計劃可能還真沒那麼順利。


谷歌缺席中文搜索的八年

谷歌退出內地市場前,在華的業務就是搜索,不過當年市場份額也不佔優勢,谷歌三成,另外七成歸百度。谷歌退出內地之後,中文搜索就歸百度一家獨大,搜搜、必應、搜狗、360都沒做出什麼大水花。

雖然百度負面消息頻出,但其在PC端掌控的流量入口地位依然能打,谷歌要想逆襲,八年前沒能成功,平白缺席了八年,如今看來,前路也很艱難。

而在移動端,連百度都節節敗退,一個不爭的事實是,移動端已經不需要統一的中心化搜索入口,碎片化娛樂性是用戶獲取信息的唯一標準。谷歌在這方面,顯然更加沒有成熟經驗。


猜畫小歌AI小程序刷屏

現在想來,之前谷歌刷屏的猜畫小歌AI小程序,是否就是一次試水。不久之前,朋友圈被微信小程序猜畫小歌刷屏,這是一款谷歌AI小程序,與你畫我猜類似,由用戶根據提示作畫,AI小歌根據圖像猜測用戶所畫物件。小程序一經推出,就因為良好的互動體驗刷屏。

這也從側面反應了谷歌的制約性,谷歌重返,在內地,它基本上是沒有基礎的,只能通過依靠微信發佈小程序這樣的方式來試水,距離它正式重返,發佈產品,面向用戶,獲取用戶,中間的差距不小。



流量紅利消退

全球流量紅利消退,所以facebook瞄準了中國市場,企圖入華,而擁有十三億人口的中國市場,也面臨著流量紅利消退的考驗。互聯網巨頭紛紛講起了新零售的故事,說白了就是線上獲客成本太高,轉移到線下,想法子再發展發展新老用戶。

本地和尚尚且難唸經,洋和尚進來,將面臨更多考驗。那些口口聲聲說支持谷歌的網友,到時候不一定會買賬,一切還要用產品說話。



我是吳懟懟,虎嗅、36氪、鈦媒體、產品經理等專欄作者、前澎湃新聞記者,專注互聯網科技文娛解讀,更多深度解讀,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


吳懟懟


谷歌準備變相重返大陸的消息近日引發輿論關注,雖然被否認,但歐美一些媒體都以各種標準來對待此類消息。

在前不久,臉書封禁了一批疑似俄羅斯的“非法從事宣傳”賬號,被西方解讀為這是順應大勢採取的積極行動,而谷歌要開發遵守中國法律的系統,卻被稱為“幫助作惡”,他們的邏輯是社交媒體是一種政策工具,必須符合西方價值觀和外交政策,是西方國家幫助民眾瞭解真相、策動顏色革命的工具,而不能是相反。

但是,這些西方媒體卻自然而然的忘記了,當初希拉里宴請包括谷歌公司前CEO在內的眾多社交媒體高層探討如何讓臉書、推特成為美國外交的工具開始,就打開了“潘多拉魔盒”,他們策動了“阿拉伯之春”,又誘發了佔領華爾街,給普京帶來不少麻煩,但最終在美國大選又讓希拉里被斬落馬下。西方國家用社交媒體去顛覆其他國家內政就是價值觀正確,其他人仿效那就是十惡不赦,這是哪門子的邏輯?

谷歌當年離開大陸是因為兩個錯誤判斷,一個是以為美國政府會幫助打開市場,第二個是以為離開了會被請回來,但誰知道這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這樣做的後果直接讓它被隔離到世界最大的市場之外。

對於商業價值而言,任何企業或者國家都不能忽視中國這個大市場,谷歌只有放下傲慢與偏見,以及知道要消除多重標準,才會迎來重回的真正契機。


環球網


從我的角度來說

影響並不大,畢竟哪怕是迴歸中國市場,到時候估計還是得通過其他方法訪問Google,畢竟一旦帶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互聯網產品,很多方面用起來就不是很方便,甚至可以說非常不舒服。

就好比前不久iCloud服務遷移到雲上貴州一樣,其實心裡還是發虛的,畢竟這意味著你的信息每天都要被監管,這其實是我不想要的,作為一個互聯網用戶,雖然現在是信息透明時代,但是我還是希望能保持最後一點信息尊嚴。

從Google的角度來說

進入中國市場必須遵守中國的法律法規,市場規範,在2009年退出大陸市場以後,Google在中國的辦公室一直都還保留著,而且企業業務、Chrome、Android、Google Map、Google translate等等產品在中國還是能夠使用。

並且就在去年,Google還上線了專門服務於中國開發者的Google developer中國站點,並且不止一次傳出禮物Google將回歸中國市場,其實從這一次次新聞來說也不是空穴來風,至少從Google本身出發,這擁有16億人口的超級市場任何一家企業都不願放棄。

但是對於Google來說,迴歸中國市場並不容易,首先是政策上,其次是市場競爭。毫無疑問,現在的百度已經不是當年的百度了,百度現在的實力已經足夠強大應對Google的挑戰,雖然這兩年百度用戶口碑一直不好,但是百度這些年技術儲備足夠強,尤其是在人工智能領域,技術已經可以比肩Microsoft、Google,在語音識別、視覺識別、深度學習、自動駕駛領域都具有較大的領先地位。

當然作為世界級的巨頭,Google的技術實力、資源儲備、財力水平、用戶口碑都是百度不能比的,所以百度面臨的挑戰自然不小。但是百度在人工智能領域百度技術實力很強,要知道百度的無人車L4級別的商用無人駕駛汽車阿波龍汽車都已經量產並交付使用了,這也側面證明了百度的技術實力。

百度還有一點優勢是本土優勢,百度當年Google還在中國市場的時候,百度就藉助音視頻搜索等本地化的優化就取得了很大的進步,這一點相信現在還在用著Google的體驗應該算是很明顯了,本地化以及長期的用戶習慣來說,百度還是具有優勢的。

作為一個一線的開發者來說,當然我還是希望Google能夠早日迴歸中國市場的,畢竟不完全的互聯網服務總是很多彆扭,這本身就是信息不對稱的一種體現。當然海外企業在中國市場發展必須符合我們的遊戲規則,這一點也不容挑戰。


EmacserVimer


很多人認為谷歌迴歸中國市場受到衝擊最大的是百度,就連李彥宏本人也放出話來:百度能夠擊敗谷歌一次,就能擊敗第二次,頗有一些給自己壯膽的味道。但是我個人認為,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人們對搜索引擎的依賴已經遠遠弱於十年之前。現如今人們上網用手機,聊天用微信、看新聞用今日頭條,提問用悟空問答,購物用淘寶、京東。大多數普通用戶可能一天用不到幾次搜索引擎,而且搜索的大多也都是百科知識、娛樂八卦之類的內容,就這些內容而言,用百度和用谷歌的差別並不明顯。

但是谷歌除了搜索引擎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業務,那就是Android系統。中國大陸每年有數億臺手機上市,它們絕大部分都搭載了谷歌的Android系統。但是由於谷歌並未在大陸展開具體的業務,所以這些Android手機也從未安裝谷歌的服務框架,包括Play應用商店、谷歌瀏覽器等,都與大陸地區的Android手機無緣。

雖然Android系統本身是免費的,但是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谷歌可以通過多種方式藉由Android系統來獲取利潤,比如最簡單的就是在APP中插入自己的廣告。而廣告正是谷歌目前的主要收入來源。

大陸地區的移動互聯網用戶已經超過10億,這麼多人平時用著Android系統的手機上網,卻沒有給谷歌貢獻一分錢的廣告收入,這對於谷歌而言是一個巨大的經濟損失。幾乎每年都會有谷歌迴歸中國大陸市場的傳言,這正是因為谷歌在向這個方向而做出努力。

另一方面,谷歌Android服務框架的迴歸,對於目前國內混亂無序的APP市場也能夠提到一個促進作用。基於谷歌服務框架的統一消息推送功能,也將有利於結束目前國產手機APP常駐系統後臺,浪費硬件資源的現狀,能夠給手機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統一的Play應用商店也能夠幫助用戶更加方便、快捷的獲取自己想要的APP。

所以我認為谷歌在移動端的迴歸比在搜索引擎端的迴歸更加值得關注。除了百度之外,華為、小米、OPPO、vivo等依賴Android系統的廠商,非常有必要做好準備。有意思的是,谷歌迴歸的傳言正好就是Android 9.0 Pie系統正式發佈的日子,這顯然絕非一個巧合。

當然正如《人民日報》在推特中所言:谷歌想要歸回中國大陸市場,前提是必須遵守相關法律,並且接受監管。谷歌也必須效仿蘋果,將用戶數據保存在中國大陸。只有完完全全地做到這幾點,谷歌迴歸中國大陸才會變成可能。


貓眼看數碼


我們國家一貫保持的對外開放的態度,外站來中國大陸發展是沒有問題的,但肯定要遵守我國的政策和法規。其實每個國家都是如此。

海外的這些平臺啊,在信息和用戶管理這些事情上都是保持著一種“讓人無法理解又詭異的開放”心態,導致這些平臺上的用戶可以肆無忌憚的隨意發表任何評論(連國外一些非法組織都能開設自己的Twitter、FB賬號)這種做法本身就是不對的,更何況我大中國有我們堅守的底線原則。

這些原則對 Google 適用

Facebook 也一樣

Twitter 也一樣

Instagram、pinterest、Tumblr 都一樣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是,他們都知道我們本土的互聯網巨頭也很厲害,強龍一般壓不過地頭蛇嘛!來前兒還得琢磨琢磨能不能 Hold 住!

回到問題本身,依我看啊,Google 要是真的遵守規矩回來的話,百度......?


  • (點擊關注可以查看更多我的問答動態,歡迎與我交流。圖片來源:Google)

貓眼智客-楊明慧


現在的輿論有些過度解讀了。網上聲音一廂情願了。

首先,人民日報的這個回應,多年來一直是官方的標準版本,沒有變化。查閱監管部門甚至外交部都這樣。

其次谷歌的回來可能性太低了。FB公司都註冊好了,進展這麼大,結果還是不行。谷歌更不可能吧。

如果谷歌出簡版,估計會被美國會議員噴死。

如果非說迴歸,可能性最大的是廣告等業務部門。


寡語2018


谷歌“迴歸”中國市場業務,是谷歌夢寐以求的事情,因為中國的人口紅利是谷歌商業入口優質資源,是互聯網的一塊不可多得“肥肉”,是谷歌全球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事實上,同為美國科技企業的蘋果、微軟以及亞馬遜,在中國市場上的“如魚得水”,讓谷歌羨慕不已。特別是蘋果和微軟在中國市場的“收割”,讓蘋果個微軟在全球範圍內大放異彩,市值所向披靡。

這是自從谷歌退出中國市場後,分外眼紅的實列,但是由於隱私保護、網絡安全、市場環境等原因,谷歌未能像蘋果和微軟一樣在中國大陸“得勢”。

事實上人民日報的評論就是善意提醒谷歌,中國歡迎谷歌“重回”中國,本身就已經說明了谷歌在某些方面的妥協,更是言下之意,遵守中國法律與社會利益,才是谷歌在中國市場站穩腳更的根本!

當然,谷歌“重回”中國市場不僅面臨中國市場監管規則,還要面對中國本土企業的公平競爭,不能以美國那一套玩“壟斷”,否則也難在中國遊刃有餘地開展相關業務。

所以說,人民日報的評論,是在善意提醒谷歌,也是提醒中國企業,要在公平公正的環境中進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競爭!


唐氏二少


作為長期的谷歌用戶,我太期待這個可能性了,雖然我自己身在港臺,不用特殊方法就能運用谷歌搜索和gmail,我只是替內地的傳媒、寫作、學術研究方面的朋友著急。

因為只要用過谷歌和某度搜索,一比較高下立判,前者比較嚴肅和豐富,像一部百科全書,雖然有廣告但是會清晰標明,如果用英文進行學術方面的搜索更是事半功倍。後者幾乎是廣告、八卦和垃圾網站的大雜燴,要找到對寫作、研究等有用的訊息就像大海撈金,一不小心還會撈到一個偽裝成有用訊息的軟廣告。

此外,谷歌圖書的樣書功能更是實用,寫論文的好幫手,也是購書的參考信息;谷歌圖片、博物館等非常適合藝術愛好者,最起碼可以增廣見聞。谷歌地圖也是非常強大,基本能解決每個城市的出行路線設計,實景瀏覽令你坐遊天下,是最有趣味和野心的發明。

至於gmail信箱,我最喜歡它的篩選功能,杜絕廣告郵件和大量群發郵件。大型郵件的發送能力只有QQ信箱可以比肩。

就看這些,我們就會知道,沒有谷歌的這些年,我們錯過了什麼、耽誤了什麼。網絡世界的邏輯,千萬不要用現實世界的狹隘去衡量,拒絕那個四通八達的世界,是絕對弊大於利的,不必因噎廢食,何況未必會噎,人的胃口是進化著的。無論人民日報歡不歡迎,谷歌都是谷歌,一個自由知識自由分享的標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