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的一個計謀,讓他耽擱了三天,卻改寫了中國300年歷史!

在明清戰場上,吳三桂非常關鍵,因為他不僅掌握關寧軍,而且鎮守的戰略要地山海關!在大順和清軍之間,他倒向誰,誰就能佔絕對優勢!

大家都知道,後來吳三桂投降了清軍,在一片石之戰中,聯合清軍擊敗了李自成,從而奠定了清朝!然而,鮮為人知的是,這一過程並不平靜,關鍵就在於吳三桂用了一個計謀,讓李自成耽擱了三天,由此改變了中國300年的歷史!

吳三桂的一個計謀,讓他耽擱了三天,卻改寫了中國300年曆史!

1644年,李自成進京,要求吳三桂投降。失去明朝依靠的吳三桂,此時焦頭爛額,一邊是順軍,一邊是清軍,考慮究竟投靠哪一個主人呢?最終,吳三桂還是決定投靠李自成!

按照正史說法,在吳三桂準備進京的路上,遇到了北京的家僕,得知了兩件事,即:(1)愛妾陳圓圓被奪佔,衝冠一怒為紅顏,(2)李自成拷打他父親吳襄。於是,吳三桂立即改變主意,奪回山海關,一方面打著為崇禎帝復仇的旗號,一方面向清軍投降!

需要說明的是,這裡有不靠譜的地方,(1)吳三桂投降李自成那一刻,並未想著為崇禎報仇,說明他沒什麼忠義之心,(2)沒什麼忠義之心的人,又豈會為一個風塵女子,和李自成決裂?(3)吳襄被拷打這件事,透露太多詭異,李自成幾天都等不了,為何關鍵時刻拷打他?因為等吳三桂進京之後,就可以隨便拿捏!

更為重要的是,吳三桂的關寧軍,想要投降大順就投降大順,想要投降清軍就投降清軍,為什麼鐵板一塊?尤其投降滿清,血戰那麼多年,家仇國恨的很多,有血性之人也必然不少,這些人不反對?顯然,這裡面應該有很多故事,只是清朝對此忌諱不說,所以真相就此湮滅!

吳三桂的一個計謀,讓他耽擱了三天,卻改寫了中國300年曆史!

閒話少敘,言歸正傳!吳三桂決議投降滿清之後,立即派人送信給清軍,表達了投降意願!於是,清軍4月9號出發,4月20號第二次接到吳三桂的催兵信,4月21號正式到達山海關!這裡有一個疑點,即:在不談好條件的前提下,就憑一封書信,吳三桂就敢投降滿清,多爾袞不怕是詐降?顯然,這裡面也有很多問題!

然而,反觀李自成,4月13號攜明朝太子朱慈烺和吳襄隨軍出發,4月21日才抵達山海關!按理說,從北京到山海關,基本上只要5天即可!為什麼李自成用了8天呢?原因很簡單,吳三桂用了緩兵之計,無外乎各種欺騙之類,導致李自成做了這一個錯誤決策!

正因為這3天時間,導致李自成錯失了奪取山海關的最佳時機!試想一下,如果李自成打下山海關,收攏吳三桂的部分關寧軍,那麼清軍還如何輕易入關肆掠?或許還能入關搶劫,但卻基本不可能建立清朝了。尤其當李自成坐穩江山之後,清軍就不可能入關了!

吳三桂的一個計謀,讓他耽擱了三天,卻改寫了中國300年曆史!

有人說,李自成軍隊戰鬥力是渣渣,即便沒有吳三桂的投降,清軍也能奪得江山!對於這一言論,無需反駁,只要看看雙方兵力對比就知道了!

第一,李自成,兵力成謎,有多種說法,(1)金庸的祖上查繼佐雲“兵6萬”,(2)《吳三桂紀略》記“發兵十萬,號三十萬”,(3)《流寇志》說“自成合兵十餘萬攻之”,(4)《明史》稱20萬,(5)近代商鴻逵撰文《明清之際山海關戰役的真相考察》考證,大順東征軍不超過六萬。顯然,6萬這個數字更靠譜!

第二,吳三桂,兵力5萬!在一片石之戰中,首先和李自成打的,就是吳三桂軍隊。最終結果讓人無語,明朝傾國建立的關寧軍,卻打不過李自成!

第三,多爾袞,清軍8萬!在李自成和吳三桂拼的筋疲力盡之際,清軍騎兵從後方突襲,所以李自成才因此失敗。換一個角度看,如果不是清軍偷襲,誰勝誰負還真不太好說!

顯然,從兵力上看,吳三桂和多爾袞共計13萬人,而李自成只有6萬人,兵力上就存在巨大的劣勢!因此,單純從戰爭角度看,這一戰李自成雖敗猶榮!當然,從戰略角度看,李自成敗的很可恥,因為沒有看到清軍才是最大的敵人!

吳三桂的一個計謀,讓他耽擱了三天,卻改寫了中國300年曆史!

綜上所述,可以看到一個事實,即:如果李自成不耽誤這三天,那麼中國此後的300年曆史,可能就是另一個樣。或許,至少不會從世界一流,轉眼就變成了積貧積弱的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