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煤房拆了,却捡到“大宝贝”,满满一地都是30年前的回忆


因为拆迁,院子里的小煤房要被拆除,在收拾小煤房的时候,竟然翻出来很多“宝贝”——这就是小人书。小人书又叫连环画,是70后、80后童年永远的记忆。那个时候,没有电脑、没有手机,那时的孩子就是看小人书长大的。

上世纪90年代,小人书逐渐风光不再,却逐渐成为“文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收藏小人书。小人书也成了继字画、瓷器、邮票、古玩之后的第五类热门收藏品。

曾经几毛钱的小人书,家长都不舍得给孩子买。而在2006年一次拍卖会上,沈尧伊创作于1989年的5集926幅长征史诗连环画原稿《地球的红飘带》以1540万元成交,创下国内连环画原稿拍卖纪录。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孩子对小人书有着特殊的感情,在街边一分钱租一本书,能够美美地看上半天。七、八十年代的孩子,变成了5分钱看一本。翻出来这么多小人书,如果摆地摊看书,2毛钱租一本,会不会让很多人产生共鸣呢?

1988年出版的《西游新记》还记得吗?这些小人书,估计“00”后都没见过。而小人书却是“00”后父母们儿时最好的伙伴。

连环画《夜幕下的哈尔滨》,讲述的是1934年日本侵略者把伪“满洲国”改为“满洲帝国”。中共满洲省委领导各阶层人民同日伪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殊死斗争。

曾经几毛、几块的小人书,当时家长不舍得给孩子买,“买那个还不如买二两肉吃了。”家长都这么说。如今,小人书价格暴涨上百倍、上千倍、上万倍,依然有人买来收藏,收藏的人,几乎是当年买不起小人书的孩子。

香港亚洲电视台1981年录制的电视连续剧《霍元甲》,是一部描写我国近代武林义士的动人故事,主题曲《万里长城永不倒》风靡一时,红遍了大江南北。《霍元甲》的小人书也受到孩子及大人们的喜欢。

在《霍元甲》里饰演陈真的梁小龙还是小鲜肉,20世纪70年代就在香港演艺圈和李小龙、成龙、狄龙并称为香港演艺圈“四小龙”。

1974年出版发行的小人书《火红的年代》,定价只有2毛8分钱。现在可以好好的收藏它了。

1974年出版发行的小人书《火红的年代》,定价只有2毛8分钱。现在可以好好的收藏它了。

1974年出版发行的小人书《火红的年代》,定价只有2毛8分钱。现在可以好好的收藏它了。

1982年出版发行的小人书《武松》,定价只有2毛3分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