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章逐句詳解《老子》之「上德不德」章(第三十八章)

【校訂版全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也,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也,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也,上禮為之而莫之應也,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也,而亂之首也。前識者,道之華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實而不居其華。故去彼而取此。

逐章逐句詳解《老子》之“上德不德”章(第三十八章)

【詳解】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帛書《老子》是《德經》在前,《道經》,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一句才是《老子》的第一句。

對本句的詮釋,可以找出以下三個代表:

任繼愈:“上德”不在於表現為形式上的“德”,因此就是有“德”。“下德”死守著形式上的“德”,因此就是沒有“德”。

陳鼓應:上德的人不自恃有德,所以實是有德;下德的人刻意求德,所以沒有達到德的境界。張松如:上德之人不講求德,因此就有德;下德之人不離失德,因此就無德。

上述解釋貌似很深刻,實際都是譯者根據自己的理解強加註釋硬解《老子》,如形式上的、不自恃、不講求等等,都是譯者強加上了自己賦予的內容,而缺乏訓詁上的依據。

李零解《老子》,他只講“大義”,而不是一字一句對應的翻譯,所以有時用通俗的話,反而能把老子深刻的思想傳達出去。這一句,李零就說:最好的德,是不求有得,所以有得;最壞的德,是惟恐有失,所以無得。

“不德”、“有德”、“不失德”、“無德”的“德”均應當訓作“得”。先秦“德”與“得”通。“下德”也是“德”,只不過在程度、層次上與“上德”有懸殊,而“無德”則已經不是“德”,而是“得”。若依然解為“德”,則此句換成現代邏輯的說法則是“德無德”,文理不通。

《老子》全書貫穿的一個思想就是:不抱著“有所得”的目的去無為而治最終反而能夠得到最好的結果,即“有得”。所以此句當讀作“上德不得,是以有得。下德不失得,是以無得”。意思就是“上德”,不為有所得反而能夠有所得。“下德”,不失去有所得之心反而不能得到“得”的結果。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也】

“為”是人為去做,“以為”是刻意為之。通行本接下來還有一句“下德為之而有以為”,是後人為呼應而強加上去的,下文的“上仁”、“上義”、“上禮”就是“下德”。

“上德”之人,就是老子常說的“聖人”,是悟道的領導者,即老子理想化的統治者。

“無為”指依自然而為,不違背自然規律,也就是不特意、不刻意去做事,順應自然,順應規律,就合乎大道。“無為”絕非“不為”。以前人們提起老子,總覺得他的思想是消極的,就是“無為”二字惹的禍,其實是沒有讀懂老子。

“無以為”的“以”是憑藉、倚仗的意思,以“無”而為,也就是自然而為。有了憑藉,就有了企圖心,有了偏愛之心,就無法做到順其自然,就會刻意為之。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也】

“上仁”之下,包括“上義”和“上禮”,都屬於“下德”。“上仁”是最好的仁,可在老子這裡,依然屬於“下德”。“上仁”和“上德”一樣,都“無以為”,不同點是“上德”“無為”,而“上仁”“為之”。

“仁”是儒家提出的非常重要的概念,孔子說“仁”就是“愛人”。李航先生在《道紀》中這麼說:“"仁"是一個衍生概念。仁裡面包括對事物的判斷。但是仁裡面還包含著判斷之後的行動。簡單地說,仁就是做正確的事。”“做正確的事”就有個標準問題,很可能演繹成為“做自認為正確的事”。“做自認為正確的事”,就是最大的“憑藉”,所以自然就是“無以為”。但是“自認為”很容易滋生差別心,就會有區別,有等級,等等,所以所謂的“愛人”很難說就是博愛。

老子的意思是順應自然的就是“上德”,刻意為之的就是“下德”,即便你認為做了正確的事,甚至“知其不可而為之”,可依然還是差了一個層次。

“貓吃魚,狗吃肉,奧特曼打小怪獸”是順其自然,你說貓吃肉之後有更大力氣逮老鼠,所以讓貓吃肉是正確是事情,老子就說這樣的德不行,是下德。

【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也】

“上義”和“上仁”都是“為之”,不同點是“上仁”“無以為也”,而“上義”“有以為也”。“有以為”的風險在於有企圖心和目的性,而老子主張“不尚賢,使民不爭”,領導者一旦推崇某件事,很容易就會引起攀比和討好,就會導致標榜,所以老子又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惡已;皆知善,斯不善已”。

因為“上義”不但“為之”而且還“有以為”,所以這個“為”的風險就會更大,偏離“道”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不計回報地發出善念,就是“上德”,而“道”是“上德”的根本,“上德”是“道”的表現形式;行善之時考慮回報,計算性價比,其動機就偏離了“道”。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也,則攘臂而扔之】

“禮”是用來約束人的行為的,其強制性與老子所倡導的順其自然是完全相對的,所以老子認為“禮”是反自然的,認為“上禮”比“上仁”、“上義”更糟糕,生拉硬拽,強人所難。

這裡的“扔”字,歷來頗有爭議。帛書甲本缺損,乙本作“乃”,《韓非子·解老》、河上公本等“仍”,王弼本作“扔”。商務印書館《古代漢語詞典》在“扔”的釋義裡,正好舉的例子就是這一句。“扔”是拉、引的意思,與“攘臂”連起來就是伸胳膊捋袖子使人強從的意思。但有很多注家依然用“仍”,釋為依然,結合上下文就是“依然勉力維持”的意思。但是這個字在這裡應該是動詞,“仍”字可以做動詞嗎?《古代漢語詞典》裡找不到依據。難不成“之”在這裡是動詞?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失”,《說文》中釋為“在手而逸去為失”。直譯為“失去”固然不錯,但其含義則更接近於“不可把握”或“無法把握”。“道”在天地未生成之前就存在於浩瀚的宇宙中,在萬事萬物中發揮著自己的作用,貫穿於萬事萬物生成、生長、發展、消亡的全過程。“道”就是客觀規律,或者說是一種超越一切的秩序或者力量。因此對“道”來說,本質上是沒有得與失的。所謂的得與失,指的是人能否順從、歸附,感悟、認識,踐行、遵循它。

這裡的邏輯和“故大道廢,焉有仁義;智慧出,焉有大偽;六親不和,焉有孝慈;邦家昏亂,焉有貞臣”近似,正是由於對前一個層次的“無法把握”,導致淪喪為後一個層次。

【夫禮者,忠信之薄也,而亂之首也】

老子說的“失……而後……”,邏輯關係是前者的不存在、缺失或者淪喪,才導致後者的出現,越到後期,層次越低。這種層次的逐步降低和“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譽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類似,前者是管理措施的逐漸加強,後者是領導格次的逐級降低,二者有一定的因果關係。

“仁”、“義”、“禮”呈逐級下降的順序,所以“禮”是“忠信之薄”。“忠”,《說文》曰“盡心曰忠”,不可與“忠君”之“忠”混淆,而與“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之“忠”近似,這裡不是強調忠誠,而是指盡心竭力做事情,是一種鞠躬盡瘁的態度。當帶有強制性的“禮”被過分強調的時候,恰恰是責任心與誠信度最為匱乏的時候。

【前識者,道之華也,而愚之首也】

“前識者”,有人說是前賢,或者說是先見之明。河上公說“不知而言知為前識”。“識”的本義是“加上標記”,從上下文來說,“前識者”應該是前面所說明的,是包括“上仁”、“上義”和“上禮”的“下德”,還是前文所說的“夫禮者”?“華”如果解為浮華或假象,那麼應該是都包括,而不能僅僅說“禮”是假象。但是老子對“仁”和“義”又不是全盤否定,尤其是加了這個“上”字之後,僅僅是對“禮”毫不客氣,一針見血指出它是“忠信之薄也,而亂之首也”。其實之所以到了如此之境地,恰恰是“失……而後……”層層遞進的結果。

大道向左,仁義禮向右,越來越偏離,結果只能是“亂”和“愚”。

【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實而不居其華。故去彼而取此】

“道”的最高境界是“成功遂事,而百姓謂我自然”,順其自然,理所當然。而“禮”有諸多強制性,多是要求別人,與老子提倡的讓老百姓“自化”大相徑庭。“大丈夫”居“厚”、“實”,其實就是遵循“道”的原則做事,“厚”、“實”就是喻指道德;不居“薄”、“華”就是不流於仁義這些浮華的表面,說白了還是“絕仁棄義”。

道德的供求規律是越缺什麼越吆喝什麼,因此吆喝得越多,證明這個社會存在的問題越多。滿口仁義道德的人,往往最為缺德。所以從“道”至“禮”,道德的臺階越走越低,到最後就是忠信盡失、大亂之始。

老子喜歡用“聖人”“君子”來形容理想化的領導者,很少用“大丈夫”,這裡的“大丈夫”也是全書惟一使用的一次。老子說的“大丈夫”是悟道之人,不是孟子講的那種充滿浩然正氣的人。

“厚”是上德,“薄”是下德;“實”是“道”,“華”就是“前識”。“薄”與“華”往往都是眼前利益,是暫時得失。很多人執迷於此,就“厚”“實”不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