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先生的「吃」畫

在3月21日的紐約佳士得春拍上,張大千所書的21張菜單,最終以95.5萬美元成交。讓觀眾看到這位20世紀最知名的中國畫家鮮為人知的一面

手書菜單畫拍出百萬美元

大千先生的“吃”畫

大千先生的“吃”畫

此次紐約佳士得春拍中的這些菜單原屬張大千曾經的私人廚師徐敏琦,並一直由其家族收藏。徐敏琦於1977至1979年間擔任張大千在臺灣的私人廚師。

拍賣前夕,佳士得還特別邀請了紐約曼哈頓Saxon+Parole餐廳的主廚Nicole Gajadhar根據其中一張菜單,用臺式醃黃瓜、小黃瓜、竹筍、芽菜、韭黃和紅椒等材料烹飪出一款佳餚,更引得無數藏家垂涎。

徐敏琦家人這次送拍的21張菜單,基本兩張一個標的。第111號《菜單-雞油黃豆》最妙,其中一頁上還有張大千手繪一人頭(很像是自畫像),此件佳士得給出的估價最高,2.2-3.6萬美金。收藏家的熱情顯然超乎想象,中午一開拍,電話、網絡競投者眾多,一兩分鐘後就競爭到5萬,最後以106250美元成交。

吃是人生最高藝術

大千先生的“吃”畫

大千先生的“吃”畫

張大千不僅是一位國畫大師,還是一位美食大師、烹飪大師,有“民國畫壇第一美食家”之稱。

張大千的女兒張心瑞曾說過:“先父一生所嗜,除詩文書畫外,喜自制美食以為樂,其足跡遍全球,食盡了人間美味。”哪怕在條件極其艱苦的敦煌面壁那些年,也不曾虧待自己的胃,為此,他還專門聘用一位藏人廚師。據有關資料顯示,張大千在敦煌石窟中因地制宜,自創菜譜。他在敦煌有一個食單,寫著這樣幾道菜:白煮大塊羊肉、蜜汁火腿、榆錢炒蛋、嫩苜蓿炒雞片、鮮蘑菇燉羊雜、鮑魚燉雞、沙丁魚、雞絲棗泥山藥子。千里沙漠,何來的鮮蘑菇?原來,張大千住地有一排楊樹,張大千發覺楊樹下每年七月長出蘑菇,每天可摘一盤,這就成了他們難得的佳餚。離開敦煌的時候,他甚至畫了一張野蘑菇生長地點的秘密地圖,送給了後來任敦煌藝術研究所所長的常書鴻。張大千在地圖上詳細地標明瞭野蘑菇的採摘路線和採摘時間,還標明瞭哪一處的野蘑菇長得最好、口味最佳,讓常書鴻感動不已。

廣徵博採、自作主張——這是兩肩擔一口走遍東南西北的大千先生所總結的烹飪心得。心之所至,信手拈來,做飯如是,畫畫也應如是。選料配菜就好比是畫紙上的佈局搭配,油鹽醬醋的把握像極了所用筆墨的濃淡。

大千先生的“吃”畫

張大千《菜根香》

大千先生的“吃”畫

張大千《白菜荸薺》

大千先生的“吃”畫

張大千《一樹櫻桃帶雨紅》

張大千曾說:“以藝事而論,我善烹調,更在畫藝之上。”他把對美食的喜愛自然也傳遞到繪畫創作中,他畫過很多白菜、蘿蔔、蘑菇、竹筍、蔬果,在雅昌藝術網上輸入“張大千 蔬果”,便有百餘件拍品,這無疑與他對食材的喜好有關。在一幅畫著蘿蔔白菜的作品裡,張大千寫過一首石濤的七絕:“冷淡生涯本業儒,家貧休厭食無魚。菜根切莫多油煮,留點清燈教子書。”

張大千一生都把烹飪當做一門藝術來追求,在他的眼裡,一個真正的廚師和畫家一樣都是藝術家。教育弟子時張大千也不忘提提”吃“這件大事兒——他曾語重心長的對弟子說:“一個人如果連美食都不懂得欣賞,又哪裡能學好藝術呢?”

大風堂菜譜 絕妙拍賣品

在張大千的創作中,菜單自成一項,此創作形式從未見於同輩藝術家作品中。而一張小小的菜單今天身價動輒已達數十萬元,價值早已遠遠超出了當時的宴席價值,這樣的大風堂酒席也只有五百年來第一人的張大千做得到。

由他親自草擬並書寫的菜單常被赴宴者珍視為“墨寶”。大千的菜單一般有以下幾個特點:遇到老友拜訪或尊貴賓客,他都會親自書寫菜譜,還要寫上客人的名字,以示尊重,也會寫上宴請的日期;每道菜名之後都要標註掌勺人的名字,“千”是他親自掌勺,“雯”是他的妻子徐雯波,“珂”是他的兒媳;有的菜單會將菜的配料都寫上,甚至還會介紹菜的製作方法;還會寫上張大千的名字並蓋上印章。如果這份菜單具備以上幾條,價值自然不菲,如果宴請的對象是像張學良、蔣經國、張群、于右任、孟小冬、溥心畬、黃君璧、王季遷等這樣的名人,恐菜單的價值會更高。

臺灣的南京籍作家張國立曾撰寫《張學良與張大千的晚宴》一書,書中披露了張大千宴請張學良的一段趣聞故事。

1981年張大千在臺北宴請張學良夫婦,大千先生親自擬定菜單並掌勺,當家宴吃到快要結束時,張學良離席跑到廚房去揭菜單,回去後精心裝裱成手卷,特在後部留白,次年邀張大千在上面題字留念。於是張大千在上面畫了白菜、蘿蔔、菠菜,提名“吉光兼美”,並題詩云:“蘿菔生兒芥有孫,老夫久已戒腥葷。髒神安坐清虛府,哪許羊豬踏菜園。”當時在場的張群也應邀在此頁題字:“大千吾弟之嗜撰,蘇東坡之愛釀,後先輝映,佳話頻傳。其手製之菜單及補圖白菜萊菔,亦與東坡之《松醪賦》異曲同工,雖屬遊戲文章而存有深意,具見其奇才異人之餘緒,兼含養生遊戲之情趣。”這張集詩、書、畫於一體,有九位名人在錄的普通家宴菜單在1992年美國華盛頓展出時,一躍成為了烹飪界和書畫界所共享的稀世藝術珍品。

菜單原件於1994年張學良移居美國前交蘇富比拍賣,蘇富比為此在臺北舉行了一場“張學良定遠齋書畫藏品拍賣會”,此菜單被臺灣富豪林百里以200萬新臺幣拍得(約人民幣50萬元),這個價格在當時絕對是天價了。

從此,大千先生的手寫菜單也逐漸成為藝術品開始流通。

1995年香港蘇富比的拍賣會上,有張大千的四張菜譜,其中一張寫著蔥燒大烏參、清煮明蝦等等。蔥燒大烏參是“大風堂”名菜,幾乎每宴必用,四季咸宜,也屬不傳之列。在菜單中,六一絲是非常具有特色的一道菜,據說其名稱的來歷是張大千六十一歲那年,在日本東京開畫展,東京“四川飯店”名廚陳建民為他新創的一個菜。用綠豆芽、玉蘭苞、金針菇、韭菜黃、芹白、香菜梗六種蔬菜,加火腿絲,所謂“六素一葷,眾星拱月”。

2001年,臺灣一位姓傅的先生拿出了張大千親自撰寫的食譜《大千居士學廚》在臺北義賣,引發眾人關注。張大千用漂亮的行草記載了十七道他最愛吃的家常菜,這個食譜是1962年張大千住在巴黎郭有守家中,記錄三餐及宴客的菜單,有如寫日記。後來張大千1962年借住比利時傅姓友人家中,將食譜贈與友人。該菜譜起拍價為新臺幣160萬元,最終以新臺幣1090萬元成交(約人民幣248萬元),轟動海內外。

大千先生的“吃”畫

近幾年,張大千的菜單自被蘇富比、佳士得頻頻推出後,頗受市場歡迎,儘管菜單尺幅很小,大多隻有一張信紙大小,但每張菜單背後往往流傳著一個不同尋常的故事,加上世界各地張大千的粉絲實在太多,特別是不少藏家出手闊綽,導致菜單的價格動輒數十萬元。

因吃而問世的絕世名畫

大千一生與眾多名廚都有來往和交誼,並留下了許多因“吃”而創作的名畫。

民國時期,張大千居京時最喜歡吃春華樓飯莊老闆白永吉做的菜。他先後給白永吉畫了很多作品,其中兩件巨幅山水畫贈送白老闆後,流入了榮寶齋的收藏櫃。每當人們提及大千先生1936年作《華山雲海圖》時,常笑談這件曠世名作是“魚翅換來的”。大千先生去世前兩年,北京的侄女及其家人,拿著《華山雲海圖》和《設色山水》到榮寶齋,意欲出售以籌備去臺灣探望張大千的旅資。榮寶齋遂將其買下,並委託帶去了榮寶齋木版水印的張大千作品及印章石料以示問候。如今,這幅金碧青綠山水《華山雲海圖》長卷早已成為榮寶齋的鎮齋之寶,在國博剛剛閉幕的“張大千藝術展”上,這幅長卷就在其中。

大千先生的“吃”畫

張大千《華山雲海圖》

大千先生的“吃”畫

張大千《金璧雙輝—巫峽清秋》

大千先生的“吃”畫

張大千《魚籃觀音》

2011年北京保利拍賣會上,張大千1936年送白永吉的《金璧雙輝—巫峽清秋》立軸被拍至4370萬元,張大千1937年送白永吉的《魚籃觀音》立軸,獲價3392.5萬元,有人戲稱僅其中一幅的價格就足可買下整個春華樓了。

曾擔任張大千在成都時的家廚陳建民,在張大千調教下終成“海外中國第一名廚”,後在日本開“四川飯店”,張大千每次到日本去,都會到四川飯店吃飯。2008年佳士得曾推出張大千1959年作《春日情誼四屏》,即是贈送給陳建民的,最後以529.75萬港元成交。

樓海雲是美國著名川菜館“四海餐廳”的掌勺大師傅,曾隨張大千在巴西“八德園”七年之久。四海餐廳以秘製“大千菜餚”食譜而遐邇聞名。

但是提起他,人們往往先會聯想起拍場上2幅張大千送給樓海雲的畫,一幅是張大千精心之作的《乙巳潑彩》,在2013年嘉德香港拍賣會上以2702.5萬港元成交;另一幅張大千1972年作大幅《遠浦歸帆》,在2016年嘉德香港拍賣會上獲價2142.5萬港元,這兩件作品也見證了師徒倆交情非同一般。

大千先生的“吃”畫

張大千《乙巳潑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