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半年沈阳楼市:群星闪耀,得势之市

2018年上半年沈阳楼市:群星闪耀,得势之市

思源地产沈阳公司总经理 张晶涛

2018年,伴随着火热的俄罗斯世界杯结束,沈阳的房地产市场也走完了如火如荼的上半场。两者相比之下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同是“豪门盛宴”、“大牌云集”、“万众瞩目”,也同有“黑马频现”、“抱憾而别“和”众望所归”。

〖政策升级,分城施策〗

今年上半年在政府“去杠杆,去库存”的总基调下坚持“房住不炒”,不断进行政策收紧,限售范围扩大到全市,全面贯彻分城施策的调控措施,其意还是在深化供需端调控,维护市场的健康良性发展,这对沈阳的房地产市场发展长期来看是有裨益的。

〖群雄逐鹿,强者恒强〗

土地市场是今年沈阳房地产市场中最应浓墨重彩的一笔,在经历了去年曾经连续四个月无新增供地入市的局面下,房企的土储量不断下降,存量土地市场被激活,二手地转移率也创沈阳近几年之最。今年上半年供地83幅,同比上涨151.51%,成交70幅,同比上涨89.19%,供地面积684.33万平,同比上涨299.21%,总成交建面538.05万平,同比上涨174.82%,其中二月份土地成交楼板价达到近年来最高点,为7453元/平。随着今年土地市场的持续放量,房企目光又重聚土拍市场,土地价格及溢价率不断创出新高,房企抢地近乎疯狂,其中品牌房企群星闪耀,阵容不断扩大,在可预见的将来楼面价破万也将会成为新常态。

〖量跌价涨,改善汇聚〗

2018年上半年市场表现基本与往年相似,半年度新增供应量617.29万平,同比上涨28.48%,销售备案755.89万平,同比下降13%,成交均价8676元/平,同比上涨12.73%,量跌价涨。全市商品住宅存量平均去化周期为14个月,达到相对健康状态。从板块划分上看,由于城市发展方向的大势所趋及政府政策导向动因浑南仍为热点区域,沈北异军突起。从产品结构上看,由于高价产品推动价涨量跌,受价格门槛影响,刚性客户将持续转投高性价比区域;由于改善型产品需求速增,使市场格局由刚需型向改善型转变,同时也推动沈阳市场正式进入到“改善元年”。

〖商业低迷,任重道远〗

上半年商业整体市场呈下滑状态,新增供应面积106.39万平,同比上涨142.9%,成交面积49.14万平,同比下降12.34%,供求比2.17,传统商业遇冷。

写字楼市场持续低迷,去库存仍为首要任务。较大的新增供应会将市场整体空置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市场竞争依旧激烈,预计租金将保持小幅下降的趋势。

沈阳零售物业市场表现较为平稳,激烈的市场竞争让部分商场选择改造升级,引入创新业态;社区型商业成沈阳商业发展的重点方向。预计未来体验式商业将成为沈阳零售市场的发展新趋势。

〖版图重塑,合作共赢〗

2018上半年,TOP100房企总体销售规模为573亿元,同比下降2%,TOP100门槛下降至1.11亿元,同比下降13%.10亿房企13家,同比减少1家。阳光城、中梁等外阜品牌房企的落子,使全国百强房企入沈达44家。在整体布局上,围绕在城市更具发展潜力的南、北、西三个方位的三环沿线,利用高低配产品集中入市,引领市场走势,改善型产品后起发力从而形成市场主流。下半年大量项目集中入市,更加会推高热点板块房价的整体走势。同时在土地供应有限与开发商购地意愿强烈的矛盾之下,房企“抱团”势头见涨,合作开发模式热度渐升,预计未来联合拿地或合作开发项目将会越来越多。

上半年,沈阳新入市的项目达45个,并且价格大多已经突破万元关口。圈子内好久没有提及的“日光盘”又“重出江湖”,开盘即售罄的现象屡见不鲜。下半年,虽有房产税的预期影响,但沈阳房地产市场回稳并持续走高的趋势仍然不会改变。

2018年,沈阳思源将持续执行集团新战略,夯实扩大新房业务,打造新房服务平台,升级新房营销部、战略顾问部,重点开展金融代理、商业租赁、特色小镇、存量土地、一级土地顾问等新业务,并创新开拓金融投资、资产管理等新业务,为客户提供房地产业务“一站式一揽子解决方案”,做房地产综合型不动产服务商,为沈阳房地产行业贡献企业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