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昶48年見證中國航天發展 載人航天技術打開新局面

唐伯昶48年見證中國航天發展 載人航天技術打開新局面

7月24日,大型紀實節目《檔案》在北京衛視播出《歸去來:我與返回式衛星的48年》,本期節目獨家揭秘了唐伯昶作為返回式衛星總工程師為中國航天所作出的貢獻,同時也將那一代中國航天人的無私、偉大呈現在大眾面前。

唐伯昶48年見證中國航天發展 載人航天技術打開新局面

唐伯昶是第四代、第五代返回式衛星的總設計師兼總指揮,還登上了SELF格致論道科普講壇。本期《檔案》節目中,隨著他本人的講述和珍貴視頻資料的曝光,唐伯昶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讓人感動,他為中國航天事業所作出的貢獻也得以被世人知曉。

唐伯昶48年見證中國航天發展 載人航天技術打開新局面

返回式衛星發射成功 中國航天迅猛發展

節目中的唐伯昶笑容溫柔和煦,而這樣一個和藹可親的老爺爺,他的人生,卻是跟中國返回式衛星的發展緊密相連的。從1975年我國第一顆返回式衛星成功返回,到2016年實踐十號返回成功,中國一共進行了25顆返回式衛星的研製,唐伯昶參與了全部的過程。對於返回艙的每一份圖紙,他都如數家珍,衛星已然成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唐伯昶48年見證中國航天發展 載人航天技術打開新局面

唐伯昶現場拿出了一本衛星電性能測試細則,一百多頁的紙張上面,字跡乾淨整潔。據他介紹,這樣的細則還有四本,全都是由他和他的同事寫的,如果寫錯或字跡潦草,就必須要整頁重寫。因為要求嚴格,他們加班加點,整整花費了兩個月的時間才完成。1975年11月26日,長征二號運載火箭運載著中國第二顆返回式衛星成功發射,他們的努力沒有白費。這一次的成功標也志著中國成為繼美國、蘇聯之後,第三個掌握返回式衛星技術的國家。

唐伯昶48年見證中國航天發展 載人航天技術打開新局面

48年付出無怨無悔 航天人為祖國奉獻一生

48年潛心科研,使唐伯昶獲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榮耀的背後,提起家庭,這個70多歲的老人眼裡泛起了淚花。48年對科研一線崗位的堅守,讓唐伯昶欠缺了對家庭的照顧。妻子懷孕生產,女兒腿部骨折,他全都不能在身邊陪伴,可同樣作為航天人的妻子,不但沒有怨言,反而給予了他很大的支持。如今,72歲的唐伯昶,依然活躍在中國返回式衛星的舞臺,為返回式衛星充當顧問。

唐伯昶48年見證中國航天發展 載人航天技術打開新局面

2000年,唐伯昶獲得了國務院特殊津貼;2005到2010年,唐伯昶被評為國防系統勞動模範和全國勞動模範。2006年,唐伯昶以我國十八顆返回式衛星第一完成人的身份,獲得了中國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與此同時,中國的返回式衛星也進入了新的紀元。2016年4月18日,中國最新的一顆返回式衛星,實踐十號成功返回,這是我國第一顆微重力科學實驗衛星。可以說,唐伯昶用48年的時間,見證了中國航天的飛躍式發展。有網友表示:“老一輩的航天人用他們的青春換來了今天的成就,我們要更加珍惜。”

唐伯昶48年見證中國航天發展 載人航天技術打開新局面

唐伯昶48年見證中國航天發展 載人航天技術打開新局面

像唐伯昶這樣的航天人,還有很多,他們為了航天事業奉獻了自己的一生。下期《檔案》又會帶觀眾發掘什麼鮮為人知的故事呢?下週二21:18,請大家繼續鎖定北京衛視《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