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鼻堂:游泳游出了鼻窦炎,真是怪了!

鼻窦炎可分为急性、慢性鼻窦炎2种。急性鼻窦炎病程<12周,主要表现为持续的较重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包括鼻堵、脓涕、头痛等。慢性鼻窦炎的病程>12周。


根据严重度的视觉模拟刻度(VAS)评分(10cm),将这种疾病分为轻度和中/重度:轻度=VAS 0~4cm;中/重度=VAS 5~10cm。

夏季天气高温,有不少朋友可能会喜欢到游泳池游泳,但是下水后起来往往会出现打喷嚏流鼻涕的情况,如果你以为这是单纯的感冒,就大错特错了。据专家介绍,夏季由于游泳问题而到医院看病的病人近日是络绎不绝,据统计发现,他们都有不同程度的鼻炎问题,有严重的甚至出现了鼻窦炎。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清鼻堂:游泳游出了鼻窦炎,真是怪了!

为什么游泳会游出了鼻窦炎?

据专家了解,游泳与鼻窦炎的关系是由于游泳池的水造成的。因为夏天游泳池人多口杂,很容易发生传染病或者产生病毒,所以游泳池往往会对游泳池内都会投放消毒剂和漂白粉,用以消毒。

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这种化学物质对鼻黏膜有刺激作用,呛水后,含有漂白粉的水进入鼻子,将鼻子里的分泌物、细菌带入鼻窦,如果治疗不及时,易诱发鼻窦炎。

游泳如何避免鼻窦炎?

清鼻堂:游泳游出了鼻窦炎,真是怪了!

要避免鼻窦炎,就要做好化学物质的清理。比较常用的办法是,游完泳,用盐水洗鼻,可以有效减少化学成分对鼻黏膜的刺激损伤,减少鼻腔内的过敏原。他特别强调,鼻塞时不可强行擤鼻,以免引起鼻腔毛细血管破裂而发生鼻出血。

此外,游泳的姿势也是相当重要的。挺好在头部入水前应先深吸气,入水后用鼻呼气。若头部不浸水游泳,都要用口吸气,用鼻呼气。出水以后,如果鼻内有水,不宜用力擤出,可在地上做跳跃运动,同时用鼻做短促呼气以便将水喷出。

清鼻堂小编温馨提醒:患有过敏性鼻炎、鼻窦炎、中耳炎等疾病的患者,不宜到游泳池里游泳,以免池水中过敏原或细菌刺激诱发疾病;过敏体质的人,游泳前后应服用相应的抗过敏药物,也可佩戴防护器具,防止鼻腔进水。而急性、慢性鼻炎患者,均不可长期大量用滴鼻液,以免引起药物性鼻炎或加重原有鼻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