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究竟有多大?馬雲都覺得難以掌控,「不可思議」的巨無霸

它的使命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它圍繞電商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商業生態系統,它上市融資,成為美國股市最大的一宗IPO,從最初18人的創業團隊,到今天擁有近6萬名員工的企業規模,阿里巴巴究竟是如何做到這一切的?


從天方夜譚到商業神話,今天的阿里巴巴對人們而言早已不再陌生,十幾年前,馬雲還需要向別人耐心的解釋什麼是電子商務?而如今,網上購物已經成為大家生活的一種常態

互聯網時代,阿里巴巴創造了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成為全球頂尖的電子商務巨頭。它的平臺不僅吸引了從零開始的創業者,更是雲集了福布斯全球榜前100位的知名品牌。每天有上億的買家訪問阿里旗下的網站,僅雙十一一天它就創造了千億以上的銷售規模,他的商業系統直接或間接為中國創造了數以萬計的工作崗位。

1995年,還是大學老師的馬雲在一次偶然的美國之行中接觸到了互聯網,他預感此項技術必將深深影響到未來人類的生活。回國後,他便下意識地將互聯網和商業未來聯繫到了一起,先後創辦了中國黃頁和對外經貿部網站。這兩次創業不僅打響了馬雲的名氣,也讓他積累了眾多的人脈,但是因為一些原因,馬雲相繼離開了這兩個網站。

1999年秋天,馬雲帶領著他的17位夥伴,在杭州西郊湖畔小區一套還沒有裝修的民宅中再次創業,這一次,他致力於做一個純粹的為中小企業服務的電子商務網站——阿里巴巴。

馬雲堅信,通過自己的網站,中國數以萬計的中小企業可以與世界對接,將生意做到全球各地。雖然公司只有僅僅50萬元的啟動資金,還是18個人拼湊出來的,但一開始,馬雲就放眼世界,豪言要打造一家世界級的企業。當“上市公司”、“網絡社區”等一個個超前的概念從馬雲嘴裡冒出來,大家都感覺有一種天方夜譚的違和感,外界更笑稱他是個瘋子,沒有人願意相信馬雲。他在外面找投資相繼被拒絕了37次,但是,功夫不負有心人,阿里從高盛和日本軟銀那裡獲得了總計2500萬美元的投資。有了資金的注入,公司開始像一家跨國企業積極地進行海外的戰略佈局,在美國、英國等地設立辦事處。

然而,2000年伊始,全球互聯網泡沫破滅,股市動盪,中斷了狂歡。在中國,大量的互聯網企業紛紛倒閉,急速的海外擴張也讓阿里陷入了困境,面臨破產的威脅。年底的時候,馬雲迅速的將發展戰略有海外擴張轉向中國本土。

第二年年初,在通用電氣任職15年的商場老手關明生加入阿里,幫助公司梳理了自己的價值觀和組織結構。那個時候,阿里雖然嘗試了非常多的業務,從註冊域名,到幫助商旅客戶訂酒店、訂機票等,但一直都沒有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商業模式。最終,馬雲拍板讓阿里迴歸初心,為中小企業提供一個互聯網信息平臺,要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阿里巴巴推出了自己的第一個付費產品——中國供應商,提供B2B的信息流,讓大家只要付費註冊會員,就能瞭解最新的市場動態,查詢和發佈供求信息。很快,中國供應商就有了百萬以上的註冊會員。

2002年,阿里實現了成立三年來的首次盈利,正是從這一年開始,它逐漸發展成為中國電商界巨頭。

2003年,阿里推出淘寶網進軍C2C領域,在短短兩年十年內,便打敗了中國(區)ebay,成為國內該領域的老大。

為了解決淘寶網買賣雙方的風險顧慮,第三方平臺支付寶成立,到了2014年,支付寶便成為全球最大的移動支付廠商,每天有超過2500萬筆的移動支付筆數。

2005年,雅虎以十億美元及雅虎中國業務入股阿里,為阿里帶來了巨大的國際聲譽與強大的搜索技術。

2009年,阿里又開啟了雲計算的征途,成立阿里雲。現在,依靠阿里雲的支撐,即使是雙十一天貓網站數以億計的交易數量,也能輕鬆實現零漏單和零故障。

2011年,馬雲將支付寶從阿里集團拆分出來,注入自己及阿里高管團隊控制的一家內資公司。這一決定引起了軒然大波,尤其是第一大股東雅虎認為,拆分支付寶沒有經過集團董事會的批准,使得阿里的價值被壓縮,嚴重損害了股東的利益。雖然後來馬雲也多次表示時間會證明這一決定的正確性,但是因為此事,他還受到外界的諸多質疑。

2012年,阿里集團宣佈調整公司的組織架構,將原有的子公司調整為事業群制。第二年,公司推出了無線All IN戰略,開始全面應對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大趨勢,很快,手淘、支付寶錢包、釘釘等眾多無線產品相繼亮相,阿里再次抓住了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契機。

2016年的雙十一,1207億的交易額中,無線交易佔比就超過了80%。當年春節,支付寶更是成為了全民狂歡的移動應用,4億人參與其“咻咻咻”集五福分紅包活動。今天,你還記得當時朋友圈被“討要敬業福”的消息刷屏的場景嗎?

如果你稱阿里是一個商業帝國,肯定還有不少人舉手贊成,因為現在它的觸角已經涉及到電商、金融、廣告、物流、大數據計算等眾多的行業和領域,形成了一個以電商為核心,配套有各種各樣服務的完整商業生態圈。

它入股優酷土豆和新浪微博,收購蝦米音樂和UC瀏覽器,投資快的打車與騰訊支持的滴滴打車相互博弈,佈局Al與軟銀和富士康合作推出情感機器人“小辣椒”,成立自己的人工智能實驗室,投資Magic Leep、Wayray等公司進軍AR領域,增持菜鳥物流加投千億打造新零售的物流網絡,發佈全新品牌AliOS深耕汽車操作系統。

除此之外,阿里又宣佈成立一所技術研究院——達摩院,計劃在2036年前,讓達摩院成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以期望解決世界1億人口的就業,服務全球20億的消費者,為1000萬企業賦能使其盈利。

阿里巴巴是中國商業的巨大創新,它的B2B商業模式,幫助眾多的中小企業通過互聯網做生意;它的淘寶實現了消費者和商家的零距離互動;它的第三方支付逐漸搭起了中國電商的信用機制;它和騰訊一起引領中國進入了“無現金社會”,走在世界的前列。無論是涉足海外的“速賣通”,還是生根偏遠地區的“農村淘寶”,似乎全世界的人都在享受著互聯網帶來的生活以及工作的便利。

雖然一路走來,阿里也曾經因為涉嫌欺詐客戶而深陷囹圄,也曾遭遇“十月圍城”轉型B2C的陣痛,但所有的挫折都無一不見證了阿里對於理想、對於未來的追求。正如馬雲所說,世界上永遠有比我們能掙錢的公司,但我們不能失去理想主義,的確,夢想總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歡迎關【小林聊科技】,為你帶來最新穎的科技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