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新能源汽車充電總是短板?技術難度根源在哪裡?

為什麼新能源汽車充電總是短板?技術難度根源在哪裡?

新能源車,尤其是純電動汽車,最致命也是最關鍵的部分,就是充電時間問題。

很多有買電動車的車主都對充電這個環節充滿疑惑,總覺得充電時間太久,不能即充即走,都覺得可惜。

雖然現在也有快充的設定,但還是需要一定的時間,在充電時間和續航里程中找一個平衡點還是挺困難的。

為什麼新能源汽車充電總是短板?技術難度根源在哪裡?

充得久,跑得遠,充的快,跑不遠,為了讓兩者都兼顧得到。

  • 專注續航里程

電池也發展出了兩條思維路線,一條是專注續航里程的,不斷的提高鋰離子電池的比能量,可以提高續航里程。

為什麼新能源汽車充電總是短板?技術難度根源在哪裡?

  • 縮短充電時間

還有一條是盡最大的可能縮短充電時間,改善鋰離子電池的快充性能。

什麼是快充?

多快才是快充?

充放電倍率C是一個專業用詞,就是充電的速率和放電的速率。

一個充放電倍率如何,決定了這輛車這個電池可以充電多快?

充放電倍率C=充放電電流/額定容量

2C等於30分鐘,充電倍率小於3C屬於非快充類純電動客車,充電倍率高於或者等於3C屬於快充類純電動客車。

為什麼新能源汽車充電總是短板?技術難度根源在哪裡?

按照業界一般的定義,充電電流大於1.6C,就是從0%充電到80%,充電時間小於30分鐘,就是屬於快充方式。

充電倍率小於1.6C就是慢充,1.6C到3C為小快充。

3C以上都是屬於快充

為什麼新能源汽車充電總是短板?技術難度根源在哪裡?

市面上很多電動乘用車都到達了小快充這個範圍,快充型客車一般在3C到5C。

電池追求高能量密度,能量密度夠高,它的電量就越大,續航里程就不必擔心,電量大了的話,成本也就上漲了,也很難有市場。

為什麼新能源汽車充電總是短板?技術難度根源在哪裡?

現狀就是在控制好電池的成本下,用比較快捷的充電能力,配合足夠適用的續航里程,就能解決這一現狀。

這涉及到非常複雜的科學技術。涉及到鋰離子的電解液運動的原理。

為什麼新能源汽車充電總是短板?技術難度根源在哪裡?

三元電池的快充模式就受到重視,超導電子網和快離子環技術,可以在15分鐘內從5%充電到85%

還有新推出研發的材料,能量密度高達250Wh/kg,這個密度可以實現500公里的續航里程

為什麼新能源汽車充電總是短板?技術難度根源在哪裡?

在高充電模式下,充電十分鐘可以續航60公里。

要實現這20分鐘以內的充電,充電倍率至少要在3C到6C之間,隨著技術不斷創新和發展,未來有望能把充電時間壓縮到20分鐘以內。

為什麼新能源汽車充電總是短板?技術難度根源在哪裡?

純電動汽車要走的路還很遠,但已經不是用遙遠這個詞了,在快充時間不斷壓縮,新能源汽車的時代會來的更快。

玩車養車,愛車如命,選車購車,疑難雜症;

《酷車無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