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前脚抱着长孙无忌痛哭,后脚却要治其死罪,原来只为一个字

唐太宗李世民在坐上皇位之前,就总喜欢表现出一副与世无争的无辜样,唐史书对玄武门事变的记载便是证明。太子李建成心胸狭窄,容不下战功和威信比自己大的李世民,便和齐王李元吉联合一起迫害他。直到被置于死地,李世民为了自保才无奈反击,这才有了玄武门流血事件。

李治前脚抱着长孙无忌痛哭,后脚却要治其死罪,原来只为一个字

李世民坐上皇位后,自己的儿子们为了皇位争来争去,先是太子李承乾试图逼宫被废,后来魏王李泰又上窜下跳为自己争夺储位,甚至不惜跑去威胁其他皇子,最终李世民选定了晋王李治为储君。

李治不但是诸皇子中最默默无闻的一个,且性格软弱、行事不决,立其为太子,必然会遭到大臣们的反对。于是李世民先是找来长孙无忌问其对立储的看法,得知其也支持册立李治后,便觉得安心一大半。

李治前脚抱着长孙无忌痛哭,后脚却要治其死罪,原来只为一个字

于是在准备官宣李治为储君的时候,李世民临时心生一计,上演了一番前所未有的“自杀”大戏。他先是对着众臣唠叨一番,儿子们为了个皇位争得你死我活,自己这个当爹的实在伤心又自责,在众人暗自准备言词劝慰之际,他突然从左榻上一头撞下来,说要以死向唐高祖谢罪。在场的臣子们都被吓蒙了,幸亏一旁的长孙无忌及时上前抱住了他,才挡了下来。

趁大家还沉浸在震惊中无法自拔的时候,李世民又从旁边抽出一把刀,作势往自己脖子上抹,继续喊着自己没有为大唐生下一个好的继承人,实在无颜苟活于世。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此失常的皇帝,惊得大臣们下巴都要掉了,没人敢上前说话。

李治前脚抱着长孙无忌痛哭,后脚却要治其死罪,原来只为一个字

长孙无忌见状,上前抢了李世民的刀塞到一旁的李治手里,喊道:“晋王仁善,可为太子。”李世民这才喜极而泣,感叹“原来我的雉奴都长大了,他当太子再合适不过了。”

一旁的大臣们还没来得及反对,长孙无忌就高呼万岁,并强调“有异议者,请斩之!”如此一来,在场的其他人终于明白了皇帝这场表演的目的,便都垂头默认李治这位储君了。

正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亲眼见证了父亲李世民影帝般表演的李治,功力自然也不浅。如果精明且城府颇深的李世民是卖“无辜”人设,还比较容易被人识破,那本就性格犹疑的李治,再扮演弱者,便很难让人分清什么时候是演戏什么时候是真的软弱了。

李治前脚抱着长孙无忌痛哭,后脚却要治其死罪,原来只为一个字

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李世民去世,李治当时人在京城外,得知消息的他当即搂着舅舅长孙无忌的脖子号啕大哭,一边悲伤父亲的去世,一边语无伦次,表示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办。长孙无忌见其无助的样子,便一边安排秘不发丧,一边派人迅速送李治回京,如此,李治才得以顺利登基。

登基之初的李治,处处依赖背后有关陇势力撑腰的长孙无忌,在其帮助下逐渐扫除了皇位上的障碍。坐稳皇位后的李治,便开始着手揽回帝权,先是废掉出身关陇世家的王皇后,改立代表山东门阀势力的武媚娘,以打击关陇集团在朝中的势力。

李治前脚抱着长孙无忌痛哭,后脚却要治其死罪,原来只为一个字

之后,便在以武皇后为代表的山东门阀势力的帮助下,直接对抗以长孙无忌为代表的关陇势力,给长孙无忌扣上了一顶“谋反”的帽子,将其削爵流放,其儿子也都被罢官除名,流放岭南。不久,唐高宗又以复查长孙无忌谋反案为由,派人到黔州审讯,最终长孙无忌自缢身亡,其背后的关陇势力自此在朝中的影响力一落千丈。

李治前脚抱着长孙无忌痛哭,后脚却要治其死罪,原来只为一个字

众所周知,李治在父亲唐太宗还在世的时候,便敢于勾搭其才人武媚娘,可见其并没有想象中的软弱。唐太宗去世时李治已有二十二岁,且早已参与朝中议事,怎么也不会无助到要抱着大臣脖子痛哭的程度。他坐稳皇位后的夺权之争中的有条不紊,便是证明。

所谓号啕大哭,不过是为了示弱以迷惑长孙无忌和其背后的势力,让其安心扶自己上位罢了。千方百计、卸磨杀驴,在“权”字面前,人心真的是太复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