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王開東:奸臣也是有底線的!

文史|王開東:奸臣也是有底線的!

蘇軾和李清照,這兩個人之間的糾纏太多。他倆都是宋詞中一等一的高手,大腕。一個男人,一個女人。一個是豪放派英雄,一個是婉約派翹楚。一個少年得志,譽滿天下,被稱為李江蘇海,名垂千古;一個少女得情,神仙眷侶,被譽為婉約之宗,光照日月。

但所有這些,都不是我關注的要點。我感興趣的是,這兩個光風霽月之人,在命途多舛之中,為什麼都有一個著名的奸臣,挺身而出,義無反顧地幫助他們,使他們逢凶化吉,遇難呈祥。這不能不說是咄咄怪事?

蘇軾,是繼歐陽修之後的文壇領袖,蘇門弟子烜赫一時。不說蘇門四學士如何了得,單就是蘇軾門下的一個小小的書童,在蘇門的薰陶之下,不出幾年,竟然平步青雲,飛黃騰達,做到了“中央政治局常委”兼“國防部長”,就知道蘇門弟子的厲害。

這個小小的書童,就是我們常說的高太尉——高逑。

關於高逑,歷史上實有其人。在小說《水滸傳》第一回中,施耐庵這樣描述這個人物:

“那高俅,原是潑皮無賴,多次投靠權貴,最後被推薦給小蘇學士,小蘇學士又將他推薦給小王都太尉。小王都太尉居然待他“如同家人一般”。後來被小王都太尉的小舅端王看中,從此發跡。”

這裡所說的“小蘇學士”就是蘇東坡,而“小王都太尉”則是王詵。王詵,何許人也?他乃端王的姑夫是也。而所謂的端王,就是後來的書畫皇帝宋徽宗。

據《揮麈後錄》記載:王詵派高俅到端王府去送篦子刀。端王趙佶正在園中踢毬,高俅站在一旁觀看,技癢難耐。

文史|王開東:奸臣也是有底線的!

端王問他“會踢否?”,高俅年輕氣盛,回答說“能”。於是二人對踢,高俅拿出看家本領,使出吃奶的力氣,像C羅一樣華麗的腳法,如梅西一樣的盤帶功夫,穿越端王的靈魂,把端王驚得一楞一楞的。

端王大喜過望,引高逑為知己,兩個人每日切磋球技,關係一日千里。高逑憑藉球技高超,還有蘇門所學的文書之用,很快成了端王最大的親信。

端王登基不到半年,就急不可耐地破格提拔高俅擔任殿帥府太尉。從此高逑騰雲駕霧,像坐了火箭一樣拔地而起。

元祐末年,宋室起用新黨,舊黨遭到清洗。蘇軾首當其衝,被貶官遠謫。烏臺詩案後,蘇軾更是厄運連連,接連被貶謫到惠州、儋州等地。

在蘇軾最艱難的時候,可以說,吃飯要拿貸款,喝酒要靠按揭。高逑不忘舊恩,挺身而出,不斷接濟蘇軾家人。據林語堂先生在《蘇東坡傳》中記載:

“高俅發達後,不忘蘇氏,每其子弟入都,則給養問恤甚勤。”

也算高俅這個東西還有點良心,最終才得以善終。

蘇軾另一個看走眼的人是林靈素,他少時曾為蘇軾書僮,蘇軾問其志,他笑而答曰:“生封侯,死立廟,未為貴也。封侯虛名,廟食不離下鬼。願作神仙,予之志也。”

後林因素果真多次得到皇帝封賜、加號。徽宗以“聰明神仙”稱他。然而,林靈素為非作歹,鬧出的動靜實在太大,以至於民怨沸騰。

皇帝不得已讓他告老還鄉。但仍然對他親眼相加。林靈素死後,徽宗還親筆賜字——“玉真教主神霄凝神殿侍宸”來褒獎他,可謂恩寵不改。

林靈素出自蘇軾門下,和高逑同為書童,也許是蘇軾的人格魅力。總之,林靈素對蘇軾及其“元祐黨人”極為同情,曾大力為蘇軾叫屈。而蘇軾最好的朋友,歷史上最著名的科學家之一沈括,《夢溪筆談》的作者,卻是想方設法的把蘇軾往死裡整啊!

蘇門弟子中,竟然有兩個臭名昭著之人,而這兩個臭名昭著之人,竟然不約而同地為蘇軾兩肋插刀,不知道這是蘇軾之幸,還是蘇軾之不幸?

文史|王開東:奸臣也是有底線的!

再來看看

文史|王開東:奸臣也是有底線的!

李清照。琴瑟和諧的丈夫趙明誠去世之後,李清照一個人孤獨的活著,行無定所,漂泊無依。

不久之後,李清照改嫁張汝舟。張汝舟也是讀書之人,初婚之時,對李清照極為寵愛。但好景不長,張汝舟的這種感情並不單純,他不僅看中了李清照之貌,想把一個美女詩人據為己有,更重要的是還想霸佔李清照擁有的文物。

李清照何許人也?豈能讓自己和丈夫趙明誠的文物輕易落入他人之手?惱羞成怒的張汝舟,立馬露出了真面目,對李清照大打出手。這個庸俗之徒,哪裡明曉一個高貴靈魂的堅守?

李清照眼裡揉不得沙子,決定和張汝舟分道揚鑣。要知道這是宋朝,離婚簡直是天方夜譚。中國歷史上第一例離婚的是婉容,她的離婚對象是末代皇帝溥儀。李清照距離中國第一例離婚就橫跨了好幾個朝代。

無奈之下的李清照走上了這條絕路。她要告發張汝舟的欺君之罪。要把張汝舟送入牢籠。惟其如此,她才能獲得自由之身。

造化弄人,老天助人,新婚燕爾之際,張汝舟曾經透露過一個驚人的秘密。當年他參加科舉考試,是作弊過關的。可能是因為手段天衣無縫,他暗自得意,才忍不住告訴新婚的嬌妻。

李清照當時雖然覺得荒唐,但命運系在這個人身上,也沒有過多糾纏,但現在,這個秘密卻成了自己救命的唯一稻草。只有告倒張汝舟,自己才能重新屬於自己。

但這樣一來,等於兩敗俱傷,魚死網破。因為宋朝法律規定,女人狀告丈夫,無論對錯輸贏,至少要坐牢兩年。

一介弱女子,揚眉劍出鞘。我們完全能夠想象,李清照把寫詞的纖纖玉手,伸進鐐銬枷鎖的悲壯如水。只是一個苟延殘揣的宋朝的桎梏,豈能鎖住一個巾幗英雄的婉約雄心?

張汝舟東窗事發,終於鋃鐺入獄,接著被流放。而李清照只在牢房裡呆了九天,就被無罪釋放。

原因何在?要知道,這個時候,趙明誠死了,樹倒猢猻散,趙家倒了;李家也衰落了。最重要的是,如果不是生活無著,李清照怎麼可能那麼快就改嫁張汝舟?那麼,窮愁潦倒、大逆不道的李清照,又憑什麼逃脫牢獄之災?

答案是當朝權貴,大奸臣秦檜的大力援助。那麼,秦檜為什麼要幫助李清照?原來秦檜的夫人是李清照二舅的女兒,是李清照的親表姐。

儘管李清照剛直不阿,不依附權貴,根本沒把秦檜看在眼裡,也不和他打交道。甚至秦府落成,大宴親朋,李清照也拒不參加。但拳頭往外打,胳膊肘往裡彎。最終援助李清照的只能是老賊秦檜。

我讀書至此,一種恍如隔世之感,洶湧而來。能夠拯救宋代絕世才華兩大詞人的,竟然是宋代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兩大奸臣。這難道是歷史對我們的嘲弄?

也許揭開歷史的煙雲,他們並不如我們的想象中那麼壞呢?

毋庸置疑,這兩個人都是聰明人,秦檜還是狀元出身。而聰明人勢必要選擇一種最適合自己生存的人生。也就是說,是皇帝決定了他們的選擇和走向。

魏徵沒有遇見唐太宗之前,是反覆無常的小人,一旦遇見了一代明君。馬上就不顧生死的勸諫,和皇帝頂真,對著幹。他是否用用這種最活潑的蠻橫的奴性贏得皇帝的寵愛?

只反奸臣,不反皇帝,紅顏禍水,男人無罪,這似乎是我們歷史的慣例。未嘗不也是奴性社會最大的悲哀。

想想看,岳飛最大的理想就是,“直搗黃龍,迎請二聖還朝”,那麼,“二聖”回來了,人家高宗皇帝怎麼辦呢?岳飛也不想想,你敢威脅到高宗的龍椅,高宗不紐斷你的脖子才見鬼呢?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可秦檜偏偏沒有給岳飛羅織罪名,而只是用了一個荒唐的“莫須有”,也就是“可能有”的罪名,在風波亭處死岳飛。這是為什麼?

文史|王開東:奸臣也是有底線的!

我覺得這是一個狀元的聰明之處,秦檜也怕留下滾滾罵名,而用一個“莫須有”的罪名,殺害岳飛。任誰也能猜出真正想讓岳飛死的是高宗!否則,一個宰相秦檜憑什麼用“莫須有”的罪名,就敢殺害君之股肱,國之重臣?

別忘了,歷史還告訴我們,是高宗用十二道金牌調回岳飛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