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的发明创造

梦中的发明创造

蛇咬尾巴—印证苯环结构

1864年冬的某一天,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坐在壁炉前打了个盹,原子和分子们开始在幻觉中跳舞,一条碳原子链蛇一样咬住自己的尾巴,在他眼前旋转。猛然惊醒之后,凯库勒明白了苯分子是一个环—就是现在充满了我们的有机化学教科书的那个六角形的圈圈。

梦中的发明创造

鬼画符—一个实验的设计方法

1921年“复活节”之前的夜晚,奥地利生物学家洛伊从梦中醒来,抓过一张纸迷迷糊糊地写了些东西,倒下去又睡着了。早上6点钟,他突然想到自已昨夜记下了一些极其重要的东西,赶紧把那些纸拿来看,却怎么也看不明白自已写的是什么鬼画符。幸运的是,第二天凌晨3点,逃走的新思路又回来了,它是一个实验的设计方法,可以用来验证洛伊17年前提出的某个假说是否正确。洛伊赶紧起床,跑到实验室,杀掉了两只青蛙,取出蛙心泡在生理盐水里,其中一号带着迷走神经,二号不带。用电极刺激一号心脏的迷走神经使心脏跳动变慢,几分钟后把泡着它的盐水移到二号心脏所在的容器里,结果二号心脏的跳动也放慢了。这个实验表明,神经并不直接作用于肌肉,而是通过释放化学物质来起作用,一号心脏的迷走神经受刺激时产生了某些物质,它们溶解在盐水里,对二号心脏产生了作用。神经冲动的化学传递就这样被发现了,它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并使洛伊获得1936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梦中的发明创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