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來,樓市躲過了兩次崩盤,下一次危機,將會在哪裡出現?

10年來,樓市躲過了兩次崩盤,下一次危機,將會在哪裡出現?

很多朋友都知道,樓市的問題不能簡單一概而論,有諸多因素的制約。房價問題其實可以從過去追溯到根源。從2008年到2018年這10年來,我們不難找到房價持續上漲的原因。同時,這十年來,樓市避免了兩次危機,每一次危機出現,都被相關層面及時的化解。

隨著房價的再次上漲之後,下一次危機,將會在哪裡出現呢?剛需如何應對,炒房者又該何去何從呢?

第一次危機:

2008年,受全球大環境的影響,國內風聲鶴唳,樓市悲觀情緒蔓延,購房者大量減少,全國樓市開始下滑,而各地紛紛樓盤爛尾,業主退房成為常態。

2009年,決策層拉了樓市一把,"四萬億"橫空出世,當年如果沒有"四萬億",全國房地產市場不可能在一年之內完全恢復。

樓市在如此巨大的刺激下,再次火爆,房價止跌回升,大量資金湧入樓市,為第二次危機買下了種子。當年,據某房產機構的統計報告顯示,全國房價上漲25%,一線城市上漲超過50%,貨幣貶值15%以上。由於大量資金無處安放,在實體兜了一圈,發現還是樓市利潤大,過剩的產生,大量的遊資熱錢,以及海量的信貸都進入了房地產市場,加劇了房價上漲和過剩投資。

10年來,樓市躲過了兩次崩盤,下一次危機,將會在哪裡出現?

第二次危機:

2010年,由於房價上漲,市場供需失衡,開發商瘋狂拿地,政府土地收入大漲,樓市進入過量開發階段,產生了大量庫存。

到了2014年,大量庫存無法消化,多地開發商爛尾,陷入民間借貸跑路,多數地產專家表示,房子賣不掉只能炸掉。樓市陷入低迷,多數地區房價處於下跌狀態。

面對海量庫存,國家再次開啟救市,這就是"去庫存"戰略的來源。

棚戶貨幣化安置來了,通過拆掉舊房,讓拆遷戶拿著大量現金買下大量庫存房子,這次三四線甚至小縣城,房價也紛紛破萬。

棚改帶動遊資跟風炒作,2016年全民買房開始形成,2018年新房二手房價格倒掛,全民買房成為常態化。

10年來,樓市躲過了兩次崩盤,下一次危機,將會在哪裡出現?

我們知道,去庫存之後,全國大部分城市加緊調控,發展租賃市場,房產稅也在路上,這些樓市的長效機制,目的是為了避免樓市陷入過熱。但是這種油門—踩剎車的方式。容易讓樓市產生對政策的依賴以及民眾對樓市的盲目樂觀。

一方面,開發商會認為,根本不用自己操心,只要房子不好賣,決策層自會想辦法,不管地價多高,只要拿地就能穩賺。

另一方面,購房者會盲目認為,國家不會允許房價下跌,房子還會上漲,這樣也會加劇全民買房的信心。

有句俗話說的好,叫"事不過三"。過去兩次樓市的危機被成功化解,並不代表未來樓市就高枕無憂。

國家提出"房住不炒",讓樓市迴歸居住屬性,建立樓市長效機制的目的,就是為了穩定樓市,讓全民住有其居。

所以,對於剛需朋友來說,未來將會出現購房的好時機,唯一要做的,就是抓住購房時機。

而對於多套房的炒房者來講,盲目樂觀未必是好事,提前將房產賣出變現,避免財富縮水,才是正確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