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来,楼市躲过了两次崩盘,下一次危机,将会在哪里出现?

10年来,楼市躲过了两次崩盘,下一次危机,将会在哪里出现?

很多朋友都知道,楼市的问题不能简单一概而论,有诸多因素的制约。房价问题其实可以从过去追溯到根源。从2008年到2018年这10年来,我们不难找到房价持续上涨的原因。同时,这十年来,楼市避免了两次危机,每一次危机出现,都被相关层面及时的化解。

随着房价的再次上涨之后,下一次危机,将会在哪里出现呢?刚需如何应对,炒房者又该何去何从呢?

第一次危机:

2008年,受全球大环境的影响,国内风声鹤唳,楼市悲观情绪蔓延,购房者大量减少,全国楼市开始下滑,而各地纷纷楼盘烂尾,业主退房成为常态。

2009年,决策层拉了楼市一把,"四万亿"横空出世,当年如果没有"四万亿",全国房地产市场不可能在一年之内完全恢复。

楼市在如此巨大的刺激下,再次火爆,房价止跌回升,大量资金涌入楼市,为第二次危机买下了种子。当年,据某房产机构的统计报告显示,全国房价上涨25%,一线城市上涨超过50%,货币贬值15%以上。由于大量资金无处安放,在实体兜了一圈,发现还是楼市利润大,过剩的产生,大量的游资热钱,以及海量的信贷都进入了房地产市场,加剧了房价上涨和过剩投资。

10年来,楼市躲过了两次崩盘,下一次危机,将会在哪里出现?

第二次危机:

2010年,由于房价上涨,市场供需失衡,开发商疯狂拿地,政府土地收入大涨,楼市进入过量开发阶段,产生了大量库存。

到了2014年,大量库存无法消化,多地开发商烂尾,陷入民间借贷跑路,多数地产专家表示,房子卖不掉只能炸掉。楼市陷入低迷,多数地区房价处于下跌状态。

面对海量库存,国家再次开启救市,这就是"去库存"战略的来源。

棚户货币化安置来了,通过拆掉旧房,让拆迁户拿着大量现金买下大量库存房子,这次三四线甚至小县城,房价也纷纷破万。

棚改带动游资跟风炒作,2016年全民买房开始形成,2018年新房二手房价格倒挂,全民买房成为常态化。

10年来,楼市躲过了两次崩盘,下一次危机,将会在哪里出现?

我们知道,去库存之后,全国大部分城市加紧调控,发展租赁市场,房产税也在路上,这些楼市的长效机制,目的是为了避免楼市陷入过热。但是这种油门—踩刹车的方式。容易让楼市产生对政策的依赖以及民众对楼市的盲目乐观。

一方面,开发商会认为,根本不用自己操心,只要房子不好卖,决策层自会想办法,不管地价多高,只要拿地就能稳赚。

另一方面,购房者会盲目认为,国家不会允许房价下跌,房子还会上涨,这样也会加剧全民买房的信心。

有句俗话说的好,叫"事不过三"。过去两次楼市的危机被成功化解,并不代表未来楼市就高枕无忧。

国家提出"房住不炒",让楼市回归居住属性,建立楼市长效机制的目的,就是为了稳定楼市,让全民住有其居。

所以,对于刚需朋友来说,未来将会出现购房的好时机,唯一要做的,就是抓住购房时机。

而对于多套房的炒房者来讲,盲目乐观未必是好事,提前将房产卖出变现,避免财富缩水,才是正确的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