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人如果不死,北伐必定成功,他死后,刘备痛哭说:孔明误我

三国三分天下,刘备在汉中建立了蜀汉政权。刘备可以顺利建国登基做皇帝,离不开诸葛亮的谋略和众多大将的浴血奋战。那个时候正值蜀国实力的巅峰时期,刘备帐下的大将数不胜数,比如大家熟知的:关羽、张飞、赵云等等。

这个人如果不死,北伐必定成功,他死后,刘备痛哭说:孔明误我

但我们却忽略了一个后起之秀,他就是刘备收养的义子—刘封。此人武功高强,力气异于常人,骁勇善战是个带兵打仗的好苗子。面对这样一个不可多得的潜力股,只要好好栽培他日定能成为一员猛将。可是诸葛亮为何却对他心生疑虑,让刘备处死他呢?

我们知道刘备在很长一段时间一直都没有子嗣,面对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到了最后却没人继承下去的问题,刘备也很是烦恼。总不能白白的拱手让给他人?刘备在荆州的时候,机缘巧合找到了长沙刘氏有一外甥,姓刘名封。就收下了刘封当干儿子,带在身边,准备培养他当继承人。只是不久之后刘备的老婆甘夫人给他生下了一个儿子—刘禅。

这个人如果不死,北伐必定成功,他死后,刘备痛哭说:孔明误我

但刘封也没有让刘备失望,当时只有二十几岁就跟着张飞,关羽他们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他骁勇善战,攻无不克丝毫不逊色于其他大将。这一切刘备也都看在眼里,在平定益州之后,任命刘封为副军中郎将,准备好好培养这个好苗子。

本来战略要地—荆州,一直是关羽镇守的。但关羽却出兵去攻打曹军,导致荆州被孙权派吕蒙乘虚而入,取得荆州。关羽陷入绝境,向刘备求援,刘备派孟达和刘封带大军前去支援,解救关羽。面对刘备的命令和关羽的呼救,刘封和孟达二人却以各种借口按兵不动,最终导致关羽突围时被孙权擒获并杀害。刘备对此事大为恼火,责骂刘封二人。

这个人如果不死,北伐必定成功,他死后,刘备痛哭说:孔明误我

而在此时诸葛亮却劝刘备要小心防范刘封这个人,他对刘备说:刘封骁勇善战,是个大将之才,但对你的命令却视而不见。现在都这样了,将来对刘禅来说都是一个大麻烦,有可能和太子争夺你打下来的天下。可以趁此机会除掉他,以免后患无穷。刘备听了诸葛亮这一席话,感觉也说的有理。

这个人如果不死,北伐必定成功,他死后,刘备痛哭说:孔明误我

刘备心中肯定是希望刘禅来继承皇位。但以刘封的能力来说,刘禅远不是他的对手,为了不想二人以后因为皇位而互相残杀,进而影响蜀汉政权的稳定。刘备接受了诸葛亮的建议赐死了刘封,这个冉冉升起的新星就这样陨落了,着实让人惋惜。刘备对于刘封的死也是痛哭流涕,这表明刘备也是非常后悔杀死了刘封。

这个人如果不死,北伐必定成功,他死后,刘备痛哭说:孔明误我

其实在后期蜀国的军事人才是急剧下降,拿的出手的猛将也是寥寥无几。那为什么诸葛亮不留下刘封,而要急着除掉他了?当然他肯定也是经过再三考虑的,他知道如果留下刘封,刘禅也是驾驭不了他,二人势必会有冲突,造成蜀国内乱,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

如果刘封要是没被赐死的话,蜀国北伐的时候,诸葛亮手中就会多了一员猛将,因为那时候的蜀国,将领匮乏。前期那些大将死的死,老的老,人才青黄不接,这也是蜀国的一大短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