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永不逝去的“芳华”,夕阳午后的碧色寨竟别有风情!

「游记」永不逝去的“芳华”,夕阳午后的碧色寨竟别有风情!

点击标题下方红河旅游,了解更多旅游资讯。「云南旅游新方向,云上梯田,梦想红河」

「游记」永不逝去的“芳华”,夕阳午后的碧色寨竟别有风情!

《芳华》热映,

碧色寨成了蒙自一处人气很旺的景点。

对于身边这片人文景观,我肯定不能无动于衷地做旁观者,我笃信自己的文字和照片是属于个人的心血和体验,有着独特的痕迹,绝非别人的东西可以代替。

「游记」永不逝去的“芳华”,夕阳午后的碧色寨竟别有风情!「游记」永不逝去的“芳华”,夕阳午后的碧色寨竟别有风情!

周五下班一时兴起,约了两个朋友直奔碧色寨,体验一把夕阳午后的“芳华”。

果然,经过电影热映宣传的影响力,再加上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碧色寨景区有了质的飞跃,浓浓的经典风情味迎面扑来。

此时,已是夕阳午后。

「游记」永不逝去的“芳华”,夕阳午后的碧色寨竟别有风情!

没有太阳当空照的炙热,也没有冬日刺骨的寒风,碧色寨一派脉脉含情的小家碧玉状,惹人顿生怜爱之心。

「游记」永不逝去的“芳华”,夕阳午后的碧色寨竟别有风情!

很多年以前,年少的我经常乘坐小火车去草坝车站,那里有我的外婆和故乡。而碧色寨车站,就在下一站。这个名气比草坝大很多的地方,以一种静默的姿态等候着我。擦肩而过数年,终于在成年以后,竟然以一种客人的姿态重新投入它的怀抱,这让我又尴尬又欣喜。算起来,我们应该不陌生,却屡屡没有交集。

母亲对碧色寨并不陌生,她在草坝的土地上长大,对蒙自的土地没有不熟悉的理由。母亲偶尔会对我讲起某些关于碧色寨的片段,我却听得云里雾里,比起草坝在我心里的分量,碧色寨简直就是一块陌生的土地,虽然我曾经离它那么近。

中年回到碧色寨地盘,说不出的感受。

「游记」永不逝去的“芳华”,夕阳午后的碧色寨竟别有风情!

当年熙熙攘攘的碧色寨车站,成了一片静默的风景。无论你从哪个方向进入,总要走到开阔的轨道面前。开阔导致不会压抑,不会被狭窄的巷道绊住脚步。如今这里没有荒草丛生,都是《芳华》剧组留下的痕迹,几幅大型海报在夕阳午后的余晖里熠熠生辉。租衣服的小摊特别显眼,漂浮在风中的绿色军服和浅蓝色民国服饰,就像一种暗示,激起游客与碧色寨融为一体的兴致,或多或少满足了大家穿越或停留在某个时期的心愿。

「游记」永不逝去的“芳华”,夕阳午后的碧色寨竟别有风情!「游记」永不逝去的“芳华”,夕阳午后的碧色寨竟别有风情!

我看到一家三口穿着绿色军服照相的场景,也看到情侣在铁轨间穿着绿色军服拍照的画面,还有零零散散的“民国女学生”跃入视野的瞬间,真不知道是我们留住了时间还是时间分散了我们的注意力?

「游记」永不逝去的“芳华”,夕阳午后的碧色寨竟别有风情!

当余晖覆盖在车站的站台上,那种陈旧的玄黄仿佛有一种魔力,轻易就将我们网罗。在朋友帮助下,我坐在铁轨上准备来几张摆拍,后面的绿色长椅上却坐着两位下工的男人。原先以为有情调的地方属于女人,属于喜欢穿梭在风花雪月中的女人,没想到两个大老爷们也会留恋夕阳午后的“芳华”。

这倒是此行一大亮点,我看着他们,他们也在偷偷打量我们。辛劳一天的欣慰洋溢在彼此的脸上,都是劳动者,都有热爱这片土地的理由。他们叼着烟,拿着烟头吞云吐雾,一幅满足的表情,拿着手机互相拍照。

「游记」永不逝去的“芳华”,夕阳午后的碧色寨竟别有风情!「游记」永不逝去的“芳华”,夕阳午后的碧色寨竟别有风情!

那座挂钟,永远是碧色寨的“宠儿”。它如凝固一般,成为一种装饰品,却是车站醒目的标志。你可以穷尽想象,去编织关于挂钟衍生的任何故事,有关芳华、有关故园、甚至有关家国情仇。

别看一方小小天地,照样可以制造很多惊喜。时间流逝、天色渐晚。忙累一天的我们,还是希望尽快休息。所以,乘着想象的翅膀,欢乐地离开碧色寨,离开每个人的“芳华”纪念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