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過去做買賣,居然是靠的這個,難怪那麼富有!

經常有外地的朋友問我:“你老說,北京有人情味兒、有人情味兒,到底什麼是人情味兒啊?”

老北京過去做買賣,居然是靠的這個,難怪那麼富有!

嗯,這個問題問的好,起碼您知道問我,

沒跑去問上海人什麼叫人情味兒。(玩笑)

說到底,北京人總說的人情味兒到底在哪呢?

是什麼呢?

老北京過去做買賣,居然是靠的這個,難怪那麼富有!

這麼說吧,在北京的每個大雜院裡,每條衚衕,

每天抬頭不見低頭見的生活中,

在每句問候裡。甚至在我們小時候,

小雜貨店,小飯館裡,連那些做買賣的,

靠的都是人情味兒。

老北京過去做買賣,居然是靠的這個,難怪那麼富有!

做買賣,低頭彎腰下跪是基本功,

錢是要撿來的,不是天上掉下來的,

北京人有句叫:掙錢像孫子,花錢像大爺!

所以如果您掙錢像大爺一樣,

那麼花錢就一定像孫子一樣!

老北京過去做買賣,居然是靠的這個,難怪那麼富有!

看過馬天驥先生的文章寫過:

相聲藝術大師侯寶林先生說的一段相聲中,

用曲藝曲牌表演一段兒唱:

“買賣要靠和氣生財,不分窮富一樣看待……

像你這樣的買賣怎麼能夠不發財?”

老北京過去做買賣,居然是靠的這個,難怪那麼富有!

那時的北京,做買賣的都跟鄰居是的,

周邊都是街坊,進個油鹽店兒買點東西,

趕上店老闆熬粥都會給孩子端一碗,

老北京過去做買賣,居然是靠的這個,難怪那麼富有!

文章寫過:"早點鋪來碗豆腐湯,快喝光了,

大爺便笑眯眯地走過來熱情地說:

“來,孩子,大爺給你再加點兒湯!”

熱氣騰騰的湯,泡上烙餅或饅頭非常香,

吃得也痛快。

老北京過去做買賣,居然是靠的這個,難怪那麼富有!

其實您想,誰做買賣不是為了掙錢,

而在北京,做個小買賣,能和人聊上天兒,

“進咱們店就是—家人,大家吃舒服了我們就高興。

味美價廉,和氣體貼,顧客能不來嗎?

老北京過去做買賣,居然是靠的這個,難怪那麼富有!

我想起我們小時候,

去家門口的副食店打個醬油,

售貨員阿姨都會提醒你小心點!

去書店淘箇舊書錢不夠,零花錢拽在櫃檯上說

“這套書我定了,給我留一週”

然後老闆就真跟認識你似的給你留一週。

老北京過去做買賣,居然是靠的這個,難怪那麼富有!

好像每個北京孩子童年記憶裡

都有個在校門口買小零食,小玩意兒的

老奶奶或者老大爺,

而且,都特和藹可親,笑呵呵的。

真是和氣生財。

老北京過去做買賣,居然是靠的這個,難怪那麼富有!

那時候也有外來做買賣的,

可那時和現在的真不一樣,

基本都是北京周邊兒,大部分是河北的。

(這可沒有絲毫瞧不起)

都是本分人,做點小買賣,

用糧票換點雞子兒,花生什麼的。

雖然有點兒小磨嘰,但還都透著實在呢。

老北京過去做買賣,居然是靠的這個,難怪那麼富有!

這讓我聯想到這些年的一個夏天,

正好回以前家那邊兒,

忽然烏雲密佈,電閃雷鳴的,瞬間就大雨瓢潑,

想跑到曾經老去的一家小賣鋪避避雨。

記得以前放學經常去路過喝瓶酸奶

還會和店裡的老奶奶聊過天兒。

這裡有個涼棚,有小板凳,你可以坐下喝。

老北京過去做買賣,居然是靠的這個,難怪那麼富有!

真是巧了,涼棚還在,跑過去剛站了一會,

嘿,您猜怎麼著,店主立馬來收篷子了,

還說了句“這兒可不是避雨的地方”,

這一句話,聽出來了,原來店主已經換了。

本來心想,坐下來避雨,買瓶酸奶吧,

得,就您這會做的“生意經”,趕緊著,我走得了。

老北京過去做買賣,居然是靠的這個,難怪那麼富有!

總聽說好多店主把房子租出去開菸酒店,

說北京人開這個店房租都掙不出來,

好奇地問,別人怎麼就有本事掙錢到手?

老闆娘說,咱北京人賣周邊都是街坊,

假煙假酒怎麼能賣?聽明白了,

北京當地人做買賣總的還是仗義啊!

老北京過去做買賣,居然是靠的這個,難怪那麼富有!

可有的人會認為北京人懶,

是懶,懶的弄歪門邪道。。。。

懶的算計,也算計不了,

出門抬頭不見低頭見的街里街坊的,沒那個臉啊。

當然,也有黑心的二道販子,專愛騙遊客的,

抹黑了北京,真希望他們能看看這文章,

感受感受當年北京做買賣的人情味兒,

這才是最好的“生意經”。

老北京過去做買賣,居然是靠的這個,難怪那麼富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