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公認的猛將,只打了一仗就被李世民擱置,原因竟是爲他好

大唐作為中國最繁盛的朝代之一,其文治武功都受到很多人的好評朝堂,不僅有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兩個在歷史上都出名的時期,經過大唐的征討中國的版圖再一次的擴大了,曾不屬於中國的朝鮮半島的百濟等國也成為了大唐的附屬,而這一功勞應當屬於一員老將。這名老將就是蘇定方,但是奇怪的是,攻克百濟等國卻是發生在中宗時期,重用蘇定方的也是中宗李顯。為何太宗皇帝要放著這樣一位猛將而不用呢?這還要從頭說起。

朝堂公認的猛將,只打了一仗就被李世民擱置,原因竟是為他好

蘇定方是在隋朝末年的農民起義中崛起的,剛開始從事農民鬥爭的蘇定方經常跟隨父親在戰場上拼殺,《舊唐書》對蘇定方的描述是“定方驍悍多力,膽氣絕倫”,每次上陣殺敵的蘇定方都好像是吃了興奮劑一樣異常的勇猛。這樣的猛將很自然地在父親死之後接手了他們的軍隊。

朝堂公認的猛將,只打了一仗就被李世民擱置,原因竟是為他好

擁有少量軍隊的蘇定方看著時局的發展對自己有些不利,因為幾個關鍵的地盤都被比較大的軍閥給霸佔了,說白了自己這點人就是隻能給人打工。蘇定方經過權衡決定加入當時在河北有仁義之名的竇建德,加入竇建德之後的發展還挺不錯,不僅被主公所器重,還被當時的大將軍高雅賢給收為了義子。這樣的待遇也可謂是平步青雲了。

朝堂公認的猛將,只打了一仗就被李世民擱置,原因竟是為他好

但是好景不長,竇建德雖然在河北混的風生水起的,無奈李唐的政權是容不得竇建德這粒沙子的,很快就派當時南征北討的李世民來攻打竇建德的河北。手下悍將能臣較多的李世民在虎牢關一戰把竇建德給打敗,蘇定方只好跟著義父繼續奔逃,逃到了北方的軍閥劉黑闥的地盤,沒想到的是投奔到這還是逃不掉李世民的征討。最後實在無處可去的蘇定方只好回老家去種地去。

朝堂公認的猛將,只打了一仗就被李世民擱置,原因竟是為他好

李唐統一天下的步伐很快,做穩皇位的李世民很快就想通過自己的征討來留下不朽的名聲。在對北方突厥人的討伐中發現軍中的武將需要擴充隊伍,於是李世民就大量徵集之前的義軍將領,蘇定方就想乘著這個機會再實現自己征戰沙場的抱負。蘇定方被編入了當時的名將李靖的旗下,李靖決定讓蘇定方率領一隊人去突襲到他們的大汗的營帳中,這在兵強馬壯的頡利可汗的陣營中突襲可是非常危險的,但是勇猛的蘇定方並沒有膽怯,而是帶著人出色的完成了任務。

朝堂公認的猛將,只打了一仗就被李世民擱置,原因竟是為他好

這一仗之後突厥被打的潰敗,按說立下功勞的蘇定方應該被賞識,但是李世民卻沒有重用這員猛將,一直到唐中宗的時候征討百濟等國的時候中宗才想到有這員猛將可用,所以啟用了蘇定方,蘇定方也不負眾望的打下了百濟三國,後來人們猜測李世民不用蘇定方是想給後代留下一些可用並且可馭之人,而太宗在位時,人才濟濟,蘇定方很難出頭,長此以往難免自暴自棄,與眾人同流合汙。不如干脆棄之不用,讓他磨礪自身,為後世子孫留下一員獨一無二的名將。只是不知蘇定方能否明白太宗的一片苦心。

朝堂公認的猛將,只打了一仗就被李世民擱置,原因竟是為他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