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如何破高鐵短板?將構建「十」字型交通樞紐

瀘州如何破高鐵短板?為何爭創經濟副中心?

瀘州,是四川除成都以外唯一擁有自貿試驗區這一國家開放平臺的市州,也是連續九個季度保持四川GDP增速在一二名的市州。同時,它也是全國上百萬人口的中心城市裡唯一一個不通一寸客運鐵路的城市。

瀘州想繼續推動轉型、創新和跨越發展。7月20日,瀘州市委八屆五次全會上作出奮力爭創全省經濟副中心的決定,提出在2020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超2000億元,再經過4年奮鬥後超3000億元。同時,加快建成“兩中心一樞紐一門戶一高地”——川渝滇黔結合部區域中心城市和成渝經濟區南部中心城市以及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四川南向東向開放重要門戶、內陸開放高地。

泸州如何破高铁短板?将构建“十”字型交通枢纽

為何爭創全省經濟副中心?如何加快建成全國交通樞紐、破除最大的高鐵短板?怎麼成為四川的重要門戶和內陸開放高地?8月3日下午,中共瀘州市委八屆五次全會精神解讀第一場新聞發佈會在瀘召開,對上述問題作出回應。

談動因

瀘州為何爭創全省經濟副中心?

國家層面看,是國家戰略部署的細化落實。瀘州是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確定的全國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重點港口,是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確定的“雙兩百”區域中心城市,是新一輪西部大開發規劃確定的長江—川藏西向開發節點。對此,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趙一表示,瀘州爭創全省經濟副中心,體現了瀘州在國家戰略中的定位和作用。

再看四川層面,是貫徹落實省委要求的生動實踐。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在部署構建“一干多支、五區協同”發展戰略時,明確支持川南經濟區打造成為全省第二經濟增長極,支持瀘州建設川渝滇黔結合部區域中心城市和成渝經濟區南部中心城市,這是省委關於瀘州發展最明確和嶄新的定位。

同時,從瀘州層面看。市委政研室主任許仁兵表示,瀘州產業、城市等發展基礎較好,教育、醫療資源也有優勢,擁有自貿區等一系列平臺和載體,具備了邁向更高發展水平的基礎和條件。但也要看到問題,如瀘州市人均GDP較低、鐵路建設滯後、創新能力不強、區域發展不平衡等問題還比較突出。要以爭創全省經濟副中心為契機,增強產業競爭力、城市集聚力、開放影響力、環境承載力,提升瀘州綜合競爭力,加速建成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

談交通

瀘州開放大通道建設,如何破除高鐵短板?

瀘州強力推進開放大通道建設,打算怎麼幹?瀘州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局長沈昭平表示,推動形成“四向拓展、全域開放”立體全面開放新格局,為建設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和爭創全省經濟副中心提供交通支撐。

大通道建設的主要目標和工作重點是:一是全力攻堅鐵路大通道建設。編制完善瀘州鐵路樞紐總圖規劃,形成“一縱一橫多聯”為骨架的鐵路網格局,大力突破高鐵通道,力爭川南城際鐵路2020年建成,力爭渝昆高鐵瀘州段和城北樞紐站儘快開工、瀘遵鐵路升格為高鐵等,預計到2025年,瀘州市鐵路總里程將超過570公里(其中,高速鐵路155公里),構建高速鐵路、地方鐵路、進港鐵路、企業鐵路專用線作補充的客貨鐵路網樞紐格局。

二是大力對外拓展黃金水道。立足瀘州港,打造川滇黔渝航運物流中心。

向南:通道建設已全面啟動,依託瀘州至黃埔、瀘州至欽州至防城港班列等,深化與昭通、畢節、遵義等滇東黔北地區合作,與南寧、欽州、廣州、香港等地對接,加快融入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粵港澳大灣區、孟中印緬經濟走廊,拓展與南亞、東南亞地區的物流通道。

向東,藉助長江黃金水道與青白江鐵路港、武漢港、南京港、上海港等合作,開通“瀘漢臺、瀘寧韓(日)等近洋外貿航線,加大與長江中下游城市群、長三角、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合作,打造內陸與沿海沿江演變協同開放示範區;

向西,提升“蓉歐+瀘州港”班列營運效能,積極提升瀘州川藏通道西段節點城市的作用。

三是全面加密對外對內公路通道。瀘州高速公路總里程位居全省第三、川南第一,已實現縣縣通高速。推進與重慶、貴州等地的大通道建設,變交通通道為經濟通道;加速推進瀘州到永川、瀘州到榮昌、G8515 瀘渝高速建設,謀劃渝赤敘高速,全面暢通瀘州與重慶的交通連接,納入重慶一小時經濟圈;加快推進敘威高速建設,爭取2020年底建成通車等,預計到2025年,瀘州市高速公路總里程將超過850公里,全面構建“三縱四橫一繞城”高速公路網。

推進大通道建設中,高鐵是最大短板,瀘州怎麼補?沈昭平給出答案,首要任務是突出南向,打通南向通道,聯結北部灣經濟區和粵港澳大灣區,進而輻射南亞、東南亞等地區。

具體辦法是做好高鐵規劃,核心是構建“十”字型交通樞紐,即渝昆高鐵和蓉遵高鐵在瀘州形成十字交叉(渝昆高鐵:從重慶經瀘州至昆明。蓉遵高鐵:由成都經自貢、瀘州、遵義、貴陽後可直達廣西、廣東。)這兩條四川南向主動脈在瀘州形成十字交叉,進一步縮短瀘州南下至雲貴地區、兩廣地區時間,瀘州高鐵中心樞紐優勢日益凸顯。

此外,通過組建工作專班、保障要素資源對鐵路建設工作攻堅,同時廣泛吸納人才,向全國招聘具豐富鐵路工作經驗的人才參與瀘州高鐵建設。

談開放

如何打造四川南向東向開放重要門戶和內陸開放高地?

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提出“四向拓展、全域開放”立體全面開放格局,特別是明確要“突出南向、提升東向”開放。因為南向擁有23億人口的巨大市場機遇,開放空間潛力很大;東向是四川最大的內資、外資來源地。

市商務局副局長劉春濤表示,瀘州作為除成都以外唯一擁有自貿試驗區這一國家開放平臺的市州,無論從區位優勢、政策機遇,還是發展平臺、經濟基礎來說,具備打造“四川南向東向開放重要門戶、內陸開放高地”的潛力。加快構建立體全面對外開放格局做法有幾點:

高水平建設自貿區川南臨港片區。突出抓好制度創新,深入推進海關、海事、金融、稅務等領域制度創新。全面提升口岸能級,爭取儘快設立國家開放口岸和綜合保稅區,力爭獲批汽車整車、水果等指定口岸,做大做強糧食、木材、肉類等特色口岸業務。加快建設大宗商品交易中心、進出口商品分撥中心等,確保外貿進出口總額、瀘州港集裝箱吞吐量保持穩健快速增長。

同時,強力推進開放大通道建設。重點突出交通設施互聯互通,加快建設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儘快形成通往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灣經濟區的鐵路大通道。依託長江黃金水道拓展江海、鐵水等多式聯運方式,暢通到長三角、京津冀和美日韓等國家和地區的東向開放通道。同時,抓好雲龍機場運營,加快形成高密度高等級公路網絡。

再次,突出南向提升東向推動對外開放合作。重點突出南向開放,深化與昭通、畢節、遵義等滇東黔北地區合作,加強與南寧、欽州、廣州、香港等地聯繫對接,加快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灣經濟區、孟中印緬經濟走廊,拓展與南亞、東南亞地區的經貿往來、產能合作。與此同時,積極擴大與長江中下游城市群、長三角、京津冀等地區合作,積極承接東向的先進生產力和鞏固傳統市場。著力加強與西向的對歐合作,強化國際合作。

最後,加快促進外向型經濟發展。重點推動吸引外資突破發展,放寬外商投資准入,積極有效利用外資。推動對外貿易加快發展,促進外貿規模擴大。穩步推動對外經濟合作,建立完善對外投資和經濟合作服務體系。力爭瀘州市三年內實際利用外資突破50億元人民幣,貿易進出口額超200億人民幣。

下一步,瀘州將召開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強力推進開放大通道建設、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建設區域中心城市、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做強瀘州教育醫療品牌等6場新聞發佈會。(記者 魏馮 文 / 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