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肝科普」对付肝癌:战术多样,战略有度

「爱肝科普」对付肝癌:战术多样,战略有度

指导专家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肿瘤内科 邹静怀 任正刚(教授)

「爱肝科普」对付肝癌:战术多样,战略有度

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肝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位列我国癌症病死率的第二位。

肝癌的发生和发展是多因素作用、多阶段进展的过程。主要致病因素为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黄曲霉毒素、各种原因所致的肝硬化等也可引起肝癌,酗酒、吸烟等可作为促发因素增加患肝癌的危险性。

早期发现:获得较好疗效的关键

肝癌早期没有症状,若已出现症状而去就诊,多数已处于中晚期,治疗难度大,预后(预测疾病的可能病程和结局)比较差。早期发现肝癌,是取得较好治疗效果的主要途径。

乙肝、丙肝、肝硬化患者,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肝癌筛查:每半年进行一次腹部超声检查和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一旦发现异常,应进一步进行CT 和磁共振检查,以便明确诊断。

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可被发现的肝癌病灶越来越小。与传统造影剂相比,使用最新的磁共振肝细胞特异性造影剂,可检测出1 厘米以下的微小病灶,更有利于肝癌的早期诊断。

肝癌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规范化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每一种治疗方法都有各自的适应证,应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肝功能状态、肿瘤情况等选择最适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一般而言,病灶局限(未发现有明确的肝内或远处转移)的患者,应首选有望获得根治性治疗效果的方法,如手术切除、局部消融治疗等。

如果病灶局限在肝脏内,估计手术不能彻底切除病灶者,可考虑进行肝动脉栓塞化疗。

如果肝癌病灶局限,也没有转移,但肝硬化严重,不能耐受手术切除、局部消融治疗或肝动脉栓塞化疗者,可考虑接受肝脏移植治疗。

如果已经发生转移,通常以分子靶向治疗和化疗为主。

近年来,我国肝癌的治疗有了很大进展,相当多肝癌患者经过适当治疗得以长期生存,有的人重新走上工作岗位,有的人结婚生子。但肝癌是容易发生转移的恶性肿瘤,积极防治肝癌的复发和转移是目前治疗的难点。

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药物治疗方法,主要针对诱导肿瘤增殖的关键分子进行阻断,达到控制肿瘤增殖的目的,被用于治疗有转移的肝癌患者。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与介入治疗联合,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介入治疗的效果。

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主的免疫治疗目前正在进行三期临床试验,有望成为更有效的肝癌治疗方法。

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肿瘤就是慢性病”的观点,对于不能根治的肝癌,不必刻意追求“赶尽杀绝”,可通过恰当的综合治疗方式,使肝癌患者在提高生存质量的前提下活得更久。过度追求根治带来的过度治疗,会严重损害人体本身的抗瘤能力及器官功能,结果适得其反。

精彩文章回顾

「爱肝科普」对付肝癌:战术多样,战略有度

“爱肝联盟”是什么?

“爱肝联盟”是国内五百余位肝病相关学科专家,联合《大众医学》杂志、《实用肝脏病杂志》共同发起的肝病患者关爱平台。

本项目入选2018年度上海市科委“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科普项目,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普项目资助(项目编号18dz2307300)

快速关注:点击题目下方蓝字“爱肝联盟”

微信号:china-fattyliver

投稿/合作:[email protected]

点击阅读原文,可购买《中国脂肪肝防治指南(科普版)》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爱肝联盟”微信公众号

「爱肝科普」对付肝癌:战术多样,战略有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