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仪拳与养生:两仪拳对身体的影响与益处

自古迄今,养生疗病之术颇多。两仪拳总结了前人各种养身之术的精华,结合阴阳之理,把动与静巧妙结合,实现了内外兼修、思维与动作、快与慢、开与放、分与合等动作意气的相互协调。从而在思想上得以安逸,从形体器官上得以锻炼,元炁得生、宗气得充、精气得保、身体强壮、祛病健身。

习练两仪拳不仅强身健体,久练日深,对人的身心灵健康也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1)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两仪拳运动要求体松、心静和意识主导,可以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机制的转换。习练两仪拳时可使大脑皮层运动区域的活动处于兴奋状态,使大脑皮层的其它区域因负诱导作用而处于抑制状态,所以人们在紧张的学习、工作之余习练两仪拳可以变换大脑皮层的兴奋区域,从而使大脑得到较好的调节和休息。同时亦可以降低疾病在大脑皮层引起的病理兴奋,有助于被疾病病理兴奋所抑制或衰退的功能得到兴奋,使病状逐渐减轻或消失,从而达到较好的健身、祛病的功效。

两仪拳与养生:两仪拳对身体的影响与益处

(2)对运动系统的影响

两仪拳特别强调以内中轴引动腰脊(外中轴),依次带动关节,使人体内外进行轻松、慢、圆的整体性武术运动。这样必然会对人体各系统特别使对腰和四肢都得到及其良好的刺激,增强其柔韧性、协调性和力量,将人体筋骨肌肉连的又有弹性又有力量,加强了关节和骨骼的固定性和平稳性,从而保证了关节和骨骼的正常活动。另外还将人体皮肤练的又松柔又细嫩,又光滑又红嫩,又有弹性又有韧性,又协调又自然,从而增强皮肤保护机体,感觉灵敏,调节体温和水盐平衡,毛细血管和毛孔畅通,分泌、排泄、湿润皮肤等能力。

(3)对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影响

两仪拳动作柔和缓慢,随着动作导引内气贯通五脏六腑。深、长、细、匀的腹式呼吸,是以隔肌活动为主的深长的呼吸运动,由于横隔膜上下移动的范围较大,致使胸腔容积增大,胸内负压增加,肺泡壁弹性纤维网被动拉长和收缩力增大,从而可以增强隔肌及辅助呼吸肌的力量和肺泡壁弹性纤维的弹性,改善肺组织的弹性,提高肺的全部潜在通气能力。两仪拳的动作要与呼吸配合,动作与呼吸配合时听任自然,毫不勉强,日久自然气贯四梢,呼吸变慢,膈肌收缩和舒张能力提高,增大肺活量,防治各种慢性肺病。两仪拳运动的腹式呼吸,可以加大隔肌、腹肌的收缩和舒张,对肝脏,肠胃能起到自我按摩作用,提高肠胃的蠕动、消化和吸收的能力,改善人体内部的物质代谢,提高人体健康水平。

两仪拳与养生:两仪拳对身体的影响与益处

(4)对心血管系统及免疫系统的影响

实验证明,两仪拳对人的心脏功能有明显提高作用。可使心机纤维增粗,心壁增厚,收缩力增强,冠状动脉口径变粗,心脏容量和每博输出量增加。两仪拳运动作为缓和型的有氧练习,可以促进机体副交感神经活性增强,交感神经的活性下降,因而使机体对应激的敏感性下降,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5)平衡阴阳,调和气血的作用

两仪拳是按照两仪理论和中医基本理论,按照人体阴阳五行运动的规律,通过经络沟通表理上下,联系脏腑器官,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感应传导,调节脏腑器官的机能活动,从而达到养生保健的作用,使人体保持正常的健康状态。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与人的生理病理关系密切。经络畅通则身体健康,经络不通则生疾病。两仪拳的练习方式、途径虽不尽相同,但根本目的都在于练就充足的内气,并运行内气贯通十二经脉,七经八脉,通大小周天,从而达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目的。

近年来,两仪拳得到了空前发展。习练两仪拳讲究修心防身、强身健体,身心合一、内外兼修。以武习心,天人合一,习练两仪拳既能消除浮躁心理修心养性,又能达到身心合一、强身健体的养生保健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