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修炼与道德修养

中华两仪拳是武术站桩,混元功法是属于医疗站桩,但是又不同于其它的站桩,就是它静中有动,动静相兼。内动就是说当练功人入静后,真气在体内循经运行,而对外部不产生运动,外功就是当真气运行在体内的某一个部位受到阻碍时,说明那个部位经络不通,就推动形体自发地作出各种促进疏通经络,在治疗疾病。我们的实践进一步证明,在站桩时想到尾闾和尾闾下垂的重锤,能很快地启动真气,调整督脉,只是意守尾闾。也同样能很快地出现收发真气,治病健身,特将此功法提前这是属于第一步功法,第二步功法是秘法内功,此功法随着练功的深浅和实际的需要,在一定的范围内回以传授。

气功修炼与道德修养

气功锻炼是我国传统的一项健身方法。它能祛病强身又可调治性情,开发智慧,又是一种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点的精神文明活动,历代不少思想家,学问家和医学家,例如:老子、庄子、华佗、张仲景、张景岳等等,在他们的著作中,对气功的锻炼都是有过论述,许多人还有很深造诣的气功大师。

前人练功有成就者,都非常注重道德修养。历来就有信为功本,德为功母,功从德上来,德为功之源之说,古人认为,道德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道德是指整宇宙自然界而言,是指大自然的最精徽的原始物质及能力和运动规律。狭义的道德是指人的行为规范,老子道德经说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遇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之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见道是一种原始物质,宇宙里的一切具体物质,都由道这中原始物质组成,在每一具体事物中,道又是维持该事物的平衡一阳一阴,与变化的内在力量,它遍布宇宙,无处不有德是到之本性的一种体现,是物质运动的规律,道之剩,德蓄之,物行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老子道德经说,宇宙万物,所以道德寄存与宇宙万物之中,也积存与人的身体之中它与自然界的息息相通,决定着人体象生命的运动天人统一观,正如“素问”所说: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生死之本也,逆者则实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的道。

狭义的道德,指的是人在社会活动中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淮则,也就是社会的道德。不同的社会阶级,民族都有不同的道德标准。我国是个文明的古国,有历史的悠久和灿烂的文化,遭强敌不灭,历尽沧桑而不衰,以自己的民族气质自立与世界民族之林,爱过自强而不息,勤劳纯朴善良正直,忠孝仁义礼信谦恭是我国的民风。练习气功为什么要强调道德修养是由气锻炼的特殊规律决定的,凡是练气功不论练哪种功法,最首要的一条是入境,排除各种私心杂念,才能利于真气运行,可达到治病健身的目的。从生理角度上看,入境可以使大脑皮层对皮质下核的控制放松,这样,原有病区兴奋与积郁的信息和能量就得到缓解和消除。也只有安静得好,才能显示真意,练出真功。因为入境越深,后天意识消退越快,才能焕发一种超正常人的智慧和功能,功能出现后,还需要一个很好的内在环境去维护和保护,如果没有较高的道德修养,那就很难入境,也就谈不上什么气功锻炼了。

要处理各种关系,首先要处理好师生关系以及门里的师生关系。过去,由于气功讲究心传口授,六耳不传,因此认师择徒都有严格的条件,历来有非真人不传,宁可失落,也不可误传之说。而气功老师和一般的老师不同。他不但要求传授气功知识,而且还要治病救人。帮人们解除病苦,气功的这门学问,没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就不能练出高层次的功夫来,有的人,无师自通,另搞一套,不利于气功的研究,便去就给人治病,出了偏差,又收不了场,有损气功的名誉。学员要尊重老师,老师也要爱护学生,要处理好同道和各气功门派之间的关系互相尊重,互相爱护和支持,取长补短,这样才能共同促进气功事业的繁荣和发展,总之,一个气功造诣很深的人,应该是一个心灵美,言行美,表里如一的人,助人为乐,德高望重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