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支军队不输杨家将岳家军,谁知最后成了一支人人可打的软柿子

中华上下五千年,从来不缺少精锐将士的身影,比如杨家将、岳家军等等,都是王朝征战沙场的一件利器。除此之外,唐朝的神策军也为朝廷做出了不少贡献,一度成为其中央北衙禁军的主力。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是这样一支不可阻挡的精锐军队,却毁于宦官手中,成为了一支人人可打的软柿子。

这支军队不输杨家将岳家军,谁知最后成了一支人人可打的软柿子

神策军在进入京师之前,只是西北的驻守军队,后来被调入京中保卫京师,等待行征命令,可以说此时的神策军已经成为了唐朝朝廷直接管控的武装力量,同时也是皇帝维持统治的重要军事支柱。根据历史资料记载,自神策军建立到被废除,总共历经了一百四十九年的历史。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探讨一番,神策军对大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皇帝为什么还要废除它呢?

这支军队不输杨家将岳家军,谁知最后成了一支人人可打的软柿子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宦官弄权。神策军进京之后,宦官掌握了一定的领导权,而这使得宦官和神策军之间产生了密切的联系。特别是唐穆宗继位之后,朝廷政权在宦官手中跳来跳去。而在唐穆宗之后,还有九个皇帝,其半数以上都是宦官拥立的。届时,宦官势力大到可以决定皇帝的生死废立,而中间的媒介工具就是神策军。

这支军队不输杨家将岳家军,谁知最后成了一支人人可打的软柿子

唐穆宗驾崩之后,神策军渐渐颓败,战斗力直线下降,而这在某种意义上为诸地藩王提供了叛乱的借口。唐朝末年,藩王势力已经趋于成熟,并且多次骚扰侵犯京师,与此同时,还常常打着排除奸佞,定邦安内的旗号发动叛乱。按道理来说,神策军应该首当其冲,平定动乱,但是此时宦官集团已经完全掌握了神策军的领导权,没有再让他们像以前一样外出征战,而这就直接导致他们战斗力的下降,甚至连普通军士也比不上了,更何况那准备充足的叛乱者。

提到这里,有人可能会提出疑问,宦官掌权以后,神策军为什么不大不如前呢?在这里,笔者就给大家详细说明一下:

这支军队不输杨家将岳家军,谁知最后成了一支人人可打的软柿子

公元783年,节度朱泚发动叛乱,即历史资料中记载的泾原之变,此时京城动乱不堪,唐德宗更是弃城而逃,一直逃到了奉天。不过,幸运的是,神策军大显“神力”,英勇奋战,竟然大败叛乱军,甚至还诛杀了朱泚。战役胜利之后,神策军恭迎唐德宗回朝。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场实力悬殊的战役中,神策军竟没有一人叛变出逃,而且在迎接唐德宗的时候,还随驾扈从。也正因为如此,唐德宗深信神策军最为可靠的军队,爱屋及乌,具有领导权的宦官也应该是最值得相信的。于是,唐太宗完全把神策军交给了宦官掌控。

这支军队不输杨家将岳家军,谁知最后成了一支人人可打的软柿子

自此之后,神策军的地位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待遇也随之变好。在这种情况下,富家子弟争相涌进,甚至有的人为了能够获得军籍,不惜花重金行贿。就这样,神策军被大批纨绔子弟充斥着。

除此之外,神策军自身也渐渐脱离了原来的成长轨道。特别神策主帅中尉,常常恃宠而骄,擅自弄权,还有的不顾法律,在天子脚下侵害百姓,甚至还有些人当众辱骂朝廷命官。将士主帅尚且如此,更别提士兵们了,由于偏离轨道,军中纪律涣散,士兵以吃喝嫖赌为主,哪里有训练的影子。特别是唐穆宗在位的时候,神策军的“职责”就是陪同皇帝游玩,帮助皇帝兴建土木。

这支军队不输杨家将岳家军,谁知最后成了一支人人可打的软柿子

公元880年,黄巢起义军攻陷洛阳,直逼京城。千钧一发之际,唐僖宗急忙召见将军张承范,让他率领神策军抵御敌人。然而,张承范在点兵发现,此时的神策军已经不是从前的精锐了,清一色富家子弟。虽然看上去精气神十足,但是一听到点兵打仗,就立刻跟猫捉老鼠似的,抱头逃窜,甚至有的人当场吓哭。而为了逃逸他们又开始“重操旧业”,花费重金让人顶替自己。可想而知,那些愿意顶替别人上战场的人,无非就是被生活所迫的老弱病残,且不说毫无战斗力,就连基本的持兵作战都不会。因此,在他们的反击下,黄巢起义军很快就攻克京城,而皇帝唐僖宗也只能仓皇出逃。

由此可见,此时的神策军已经是地地道道的“银枪蜡枪头”,被废除也是意料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