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晉襄公垂拱而治,執政七年卻幾喪霸業,也許是這一因素導致!

公元前627年,父親過世後,晉襄公繼位。晉襄公,名歡,秦女穆嬴為他夫人。對於晉襄公,史書中多表現他的垂拱而治,史學家也大多對他評價甚高。學者全祖望,在他的《鮚崎亭集外編》中,就將晉襄公評為春秋五霸之一;近代著名史學家呂思勉,先秦史著名專家童書業,先秦史及考古學家李伯謙等人,都公認晉襄公為當時霸主。

都說晉襄公垂拱而治,執政七年卻幾喪霸業,也許是這一因素導致!

晉襄公時期,晉國是江湖霸主是不錯的。然而細讀《左傳》後卻發現,在晉襄公執政七年時間裡,雖然繼承了晉文公的霸業,但到他執政後期,晉國卻差點喪失了霸業!

晉國霸業出現危機,與晉襄公執政密切相關。

在晉襄公執政的頭兩年,晉國就取得了三場對外戰爭的勝利:崤之戰、箕之戰、汦(音之)水之戰。崤之戰是對秦人,箕之戰是對狄人,汦水之戰是對楚人。三次戰役,戰勝了江湖上數一數二的三大外敵,此時晉國可謂是如日中天!

然而不到三年,形勢就急轉直下。

因為在崤山腳下遭遇恥辱性失敗,秦人為此臥薪嚐膽,持續不斷地向晉國發起報復:公元前625年,秦國孟明視率兵入侵晉國,引發了彭衙之戰;公元前624年,秦國再次入侵晉國,佔領了王官,一度進攻到晉都絳邑郊區,晉人居然高掛免戰牌,無人敢應戰。

與此同時,南方楚人見晉國忙於應付秦國威脅,也一舉出動,吞併了晉國在淮水邊上的最後一個盟國——江國,讓晉國霸業遭遇到重大危機,幾乎難以為繼了!

都說晉襄公垂拱而治,執政七年卻幾喪霸業,也許是這一因素導致!

回顧箇中緣由,崤之戰與秦國決裂,就是一重大失誤。得罪秦國,讓霸業還未穩固的晉國失去了一強大盟友,卻增加一強大敵人,使得晉國短期內都不敢再南下與楚國爭霸中原!所以,崤之戰雖然獲勝,但這場勝利卻是得不償失。

晉襄公作為“帶頭大哥”,在崤之戰發起時不發一聲,未能阻止崤之戰,當然需要承擔重大管理責任!


雖然晉襄公未能阻止崤之戰,但崤之戰是由強勢先軫所推動,雖然後果嚴重,但也還是有情可原。可關鍵是,崤之戰與箕之戰、汦水之戰三大勝利,卻產生了另一負面效果:晉襄公有些膨脹了。

公元前626年,晉襄公決定要討伐衛國。

都說晉襄公垂拱而治,執政七年卻幾喪霸業,也許是這一因素導致!

衛成公當年,因為濫殺無辜,被晉文公定罪,後來賄賂了周襄王才得以赦免。然後,衛成公又殺死元咺和公子瑕,再次回國為君。好不容易回國後,衛成公念及晉文公曾經下毒想殺死他,就再也沒來晉國朝覲過。

4月,晉襄公派大臣先且居和胥臣則率軍前往攻打衛國,攻佔了衛國的戚邑(河南濮陽北)。

公元前625年,繼位剛兩年的魯文公也沒來晉國朝見。

晉襄公去年就因朝見之事討伐了衛國,自然也不會放過魯國。所以,馬上又派兵前往討伐魯國。在晉國強大壓力下,魯文公只得親自前往晉國,尋求和解。

然而,膨脹起來的晉襄公,對魯文公姍姍來遲仍然充滿了怒意。

4月,晉襄公居然派出自己老師陽處父與魯文公訂盟!陽處父雖然貴為晉襄公老師,但是他在晉國卻連卿士都不是。他國國君來與晉國結盟,晉襄公不但自己不出面,甚至連晉國卿士都不讓出面,明顯就是要侮辱魯文公!——小小魯國,竟敢如此怠慢江湖霸主,實在是罪有應得!

都說晉襄公垂拱而治,執政七年卻幾喪霸業,也許是這一因素導致!

同年6月,為了徹底解決衛國不朝見的問題,晉國司空士縠在鄭國垂隴(河南滎陽東北)召集諸侯盟會,準備再度討伐衛國。就在此重要關頭,陳共公及時出訪晉國,替衛國求情。為討好晉襄公,陳共公還抓來了去年衛國入侵晉國的主帥孔達!

見衛人前來服罪,晉襄公也就放過了衛國。


晉襄公上臺三年以來,晉國西敗強秦,東服魯國,北收衛國,南勝蠻楚,看起來風光無限。可轉眼間,他就遭遇到人生中最黑暗的時刻。

公元前624年5月,秦穆公親自率領大軍前來複仇,一度攻擊到晉都絳邑郊區;這年秋,楚國又趁秦、晉決裂之際,圍攻晉國盟友江國;到公元前623年秋,楚國就吞併了江國!

都說晉襄公垂拱而治,執政七年卻幾喪霸業,也許是這一因素導致!

一年兩次重大失利,頓時讓晉襄公明白,稱霸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並不能為所欲為。如果晉國不能團結多數諸侯國,就只能眼睜睜看著盟友一個個失去,最終將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晉國孤立無援,無論是秦國還是楚國,都將是晉國的重大威脅!

晉襄公終於清醒過來,開始對前幾年的任性行為進行反省。

公元前624年冬,晉襄公主動向魯文公發出改盟請求,向魯國致歉。魯文公再次來到晉國,這次晉襄公親自出面接待,並隆重地參加了會盟儀式。盟會結束後,晉襄公又設宴款待魯文公,對魯國君臣禮遇備至。

在與魯國完成和解之後,晉襄公又開始了與衛國交好之路。

公元前623年春,晉襄公將衛將孔達放回了衛國。雖然孔達曾經伐晉,但事情卻是因晉襄公強行要求衛成公來晉國朝見而起。既然晉國無禮在先,那麼放回孔達也就是理所當然之事了。衛成公見晉襄公主動釋出善意,也極為高興。這年夏,親自前往衛國致意,徹底修復了兩國關係。

都說晉襄公垂拱而治,執政七年卻幾喪霸業,也許是這一因素導致!

晉襄公如此重視魯、衛兩國,並不是因為這兩國實力有多強,而是因為晉國霸業在秦國和楚國衝擊之下,已是出現了難以為繼的苗頭。如果再不能拉攏其它諸侯國,晉國霸業也許將徹底被晉襄公葬送了。


與魯國、衛國和解後兩年,晉襄公就過世。

傳統上,人們都認為他是守成之主,實現了垂拱而治。但從他七年執政生涯來看,前五年時間都任性之極,不但與秦國決裂,還與衛國、魯國關係鬧僵,結果讓南方楚國趁虛而入,差點葬送了晉國霸業。

不但在外交上多失政,晉襄公在內政上也出現過兩次重大失誤。

都說晉襄公垂拱而治,執政七年卻幾喪霸業,也許是這一因素導致!

崤之戰後,晉文公夫人文嬴向晉襄公請求放了被俘的秦國三帥,晉襄公不假思索就答應了。可是,此舉卻引發了大將先軫的高度不滿,當面斥責了晉襄公。此後不久,先軫就因為無禮於國君自愧不已,在箕之戰中不配盔甲殺入敵營,戰死沙場!為晉國稱霸立下了汗馬功勞的一代名將,就如此隕落,令人無比痛惜!如果晉襄公能稍微自主一些,就不至於輕易放回秦國三帥,留下如此多後患,先軫也就不至於枉死了!

公元前621年,因為多位卿大夫過世,晉國急需調整新一屆領導班子成員。最開始,晉襄公任命狐偃之子狐射姑為中軍元帥,趙盾輔佐。但就在此時,晉襄公太傅陽處父卻勸他:“民眾不擁戴狐射姑啊,不能讓他當主帥。”於是,晉襄公馬上招進狐射姑,當面告知他將改任趙盾為主帥:“陽處父說你不受民眾支持,不能當主帥!”狐射姑聽了,當面不敢發作,內心卻窩了一肚子火。後來,狐射姑就找人刺殺了陽處父,自己也被迫逃亡國外。陽處父之死,晉襄公就是最大責任人!如果不是他洩露陽處父的談話,陽處父何至於被殺?

都說晉襄公垂拱而治,執政七年卻幾喪霸業,也許是這一因素導致!

晉襄公與在內政上的兩次重大失誤,一次讓晉國損失了大將先軫,另一次讓自己老師死於非命。對晉國來說,這都是無謂的犧牲。

為何晉襄公會顯得如此任性而又不通人情世故?


也許,這才是關鍵因素:晉襄公繼位時,年紀實在太小,不知世事;等他長大稍微懂事之時,卻又不幸過早夭亡。

史學界大多認為晉襄公是晉文公夫人偪姞之子,而偪姞又是在晉文公逃亡之前所娶。因而,晉襄公也應該是在晉文公出逃之前出生。如此而言,晉襄公繼位時已經成年。

都說晉襄公垂拱而治,執政七年卻幾喪霸業,也許是這一因素導致!

然而,春秋時代,講究的是“子以母貴,母以子貴”。晉襄公既然已繼位為國君,那麼其母偪姞地位必然上升為第一,成為嫡夫人。可是,《左傳·文公六年》晉國趙盾與狐射姑在討論晉文公九位夫人排位時,偪姞卻僅排第二,排第一位卻是文嬴!文嬴,就是晉文公剛到秦國時,秦穆公嫁給他的五位秦女之一。讓偪姞的兒子當上國君,卻讓文嬴作嫡夫人,這與當時風俗極為不符。

其次,秦穆公嫁五位秦女給晉文公時,其實最為看重的是懷嬴。晉文公為討好秦穆公,還隆重地下聘禮迎取了懷嬴,可見當時晉文公也對懷嬴最為禮遇。因此,出嫁之時,在五位秦女中,懷嬴地位肯定是最高。嫁給晉文公後,懷嬴改稱辰嬴。後來,辰嬴為晉文公生下了兒子公子樂。可是,晉文公死後,九位夫人裡,辰嬴僅僅排名第九;而晉文公在秦國時娶妻沒提到的文嬴,反倒成了第一。如果文嬴沒為晉文公下兒子,地位卻如此之高,這似乎有悖常理。

因此,晉襄公更可能是文嬴之子,而不是偪姞之子。

都說晉襄公垂拱而治,執政七年卻幾喪霸業,也許是這一因素導致!

如果晉襄公是文嬴之子,那麼晉文公去世時,他才不過七八歲,不通世事。正因為年幼,崤之戰前大臣們討論伏擊秦國事宜,晉襄公只能旁觀,卻無法參與討論;正因為年幼,母親文嬴一說放了秦軍三帥他就放了,卻導致了大將先軫的死亡;正因為年幼,所以他才在對待衛、魯二國不朝之事時顯得極為任性;正因為年幼不懂人情世故,才會輕易地將師傅出賣給了狐射姑,使得陽處父冤死在權臣手下……

所謂“垂拱而治”,真相卻是他年齡太小,還無法治國!

晉襄公這樣的幼君給晉國造成了太多傷害,所以在他死後,趙盾才會想到要立長君,而不是晉襄公尚在襁褓之中的兒子。可惜,趙盾沒能堅持成功,又不幸地讓晉國迎來了一位暴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