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學術成就和政治思想在歷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顧炎武是明清之際三大啟蒙思想家之一,他學識淵博,在經學、史學、音韻、小學、金石考古、方誌輿地以及詩文諸學上,都有較深造詣,建樹了承前啟後之功。他繼承明學者的反理學思潮,不僅對陸王心學作了清算,而且在性與天道、理氣、道器、知行、天理人慾諸多範疇上,都顯示了與程朱理學迥異的為學旨趣。顧炎武為學以經世致用的鮮明旨趣,樸實歸納的考據方法,創闢路徑的探索精神,以及他在眾多學術領域的成就,宣告了晚明空疏學風的終結,開啟了一代樸實學風的先路,給予清代學者以極為有益的影響。

他的學術成就和政治思想在歷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顧炎武,江蘇崑山人,明萬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生。初名絳,學名繼紳,字忠清。清順治二年(公元1645年),清兵南下,為敬仰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門生王炎武的忠貞品格,他更名炎武,字寧人。順治七年,為避害曾化名蔣山。因家鄉有一亭林湖,故人稱亭林先生。

崑山顧氏,為“江東望族”,官宦世家,至炎武父輩家道中落。父親顧同應,母親何氏,生子五人,炎武是次子。在他很小時,就過繼給嗣祖顧紹芾。嗣父顧同吉早卒,由嗣母王氏撫育。王氏受過良好教育,非常勤奮,“晝則紡績,夜觀書至二更乃息……尤好觀《史記》、《資治通鑑》及本朝政紀諸書”,並經常給顧炎武講劉基、方孝孺、于謙等人的事蹟,對顧炎武的思想有深刻的影響。顧紹芾博學多聞,留心時事政治,他對明王朝日趨沒落的形勢有著比較清醒的認識。有一次,他指著庭院裡的草根對嗣孫說:“爾他日得食此,幸甚!”在他的指導下,顧炎武閱讀了《左傳》《國語》《戰國策》《史記》和《資治通鑑》等史籍,也讀過《孫子》、《吳子》等兵書。他教誨顧炎武說:“為士當求實學,凡天文、地理、兵農、水土,及一代典章之故不可不熟究。”後來顧炎武提出的“經世致用”實淵源於此。顧炎武十四歲正式入學,性情耿介,很有志向,與同鄉歸莊最為相好,並與他一起加入了政治性學術團體“復社”。經過十四年的寒窗,顧炎武在科舉上沒有取得什麼成就,對於功名舉業逐漸淡薄。他日益發奮讀書,研究實用之學。明崇禎十二年(公元1639年),他“感四國之多虞,恥經生之寡術,於是遍覽二十一史以及天下郡縣誌書,一代名公文集及章奏文冊之類,有得即錄,共成四十餘帙”。這些資料為他日後編寫卷帙浩繁的《肇域志》和《天下郡國利病書》做了準備。

他的學術成就和政治思想在歷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甲申(公元1644年)之變,顧炎武聞訊後作《大行哀詩》,對於崇禎皇帝之死深表哀痛。清兵入關,明鳳陽總督馬士英等在南京擁立福王朱由崧,建立第一個南明政權。顧炎武受崑山縣令楊永言的推薦,被福王政權授予兵部司務的職務。清兵攻陷南京後,顧炎武與歸莊、吳其沆等在蘇州、崑山參加了可歌可泣的抗清鬥爭。崑山城陷,死難者四萬餘人,顧炎武的生母何氏被清兵砍去右臂,兩個弟弟遭殺害,好友吳其沆也被捕蒙難。顧炎武奉嗣母王氏避兵禍於常熟,王氏聞城陷,絕食十五天死節,臨終時給顧炎武留下遺言:“我雖婦人,身受國恩,與國俱亡,義也。汝無為異國臣子,無負世世國恩,無忘先祖遺訓,則吾可以瞑於地下。”國恨家仇,嗣母遺言,使顧炎武終生保持了不與清廷合作的態度。南明福王政權敗亡後,唐王朱聿鍵在福州即位,遙授顧炎武為兵部職方司主事。此時顧炎武母喪未葬,沒有應召赴任,但與唐王政權保持著秘密聯繫。後來,顧炎武曾親赴海上,又因道路阻隔,未能再次投入抗清鬥爭。在此期間,顧炎武非常關心抗清形勢的發展,並且寫下了許多首追悼死難烈士、感慨國家興亡的壯麗詩篇。順治七年(1650),為了躲避仇家的陷害,顧炎武偽作商賈,化名蔣山,遍遊沿江一帶,觀察時局的變化。顧家原有僕人陸恩,見顧家衰敗,叛投豪紳葉方恆,並且要以通海罪告發顧炎武。順治十二年,顧炎武捉到陸恩,將其投入水中淹死。陸恩的女婿復投葉方恆,買通地方官吏,把顧炎武拘入私室,欲陷之於死地。顧炎武幸得好友幫助,才得脫離虎口。以後,顧炎武又在南京太平門外被葉方恆派遣的刺客擊傷,因遇他人相救倖免一死。在地方豪紳的迫害下,顧炎武見江南已難容身,於是準備北上山東。他的好友歸莊作文餞其北上,《序》中寫道:寧人之學有本,而樹立有素,使窮年讀書山中,誰復知寧人者?今且登涉名山大川,歷聘六國,以廣其志,而大其聲施焉。知今日困厄,非寧人行道於天下之發軔乎?

他的學術成就和政治思想在歷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順治十四年,顧炎武隻身北上,開始了終其後半生的漫遊生活。在二十五年間,他遍歷山東、河北、山西、陝西等廣大地區,所到之處,即考察山川形勢,廣交豪傑師友,“頻年足跡所至,無三月之淹,友人贈以二馬二騾,裝馱書卷,所僱從役,多有步行,一年之中,半宿旅店”。他曾考察了山海關、居庸關、古北口、昌黎、薊州等戰略要地,“所至塞,即呼老兵退卒,詢其曲折,或與平日所聞不合,則即坊肆中發書而對勘之” 。他先後寫成《營平二州史事》和《昌平山水記》等著作,總結宋代以來不瞭解營、平、灤三州的地理形勢和戰略地位,以致於爭地構兵而亡天下的歷史教訓,為後人提供借鑑。

在長期的漫遊生活中,顧炎武結識了當時許多著名的學者。他與他們切磋學問,砥礪風節,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他在《廣師》篇中寫道:夫學究天人,確乎不技,吾不如王寅旭;讀書為己,探賾洞微,吾不如楊雪臣;獨精三《禮》,卓然經師,吾不如張稷若;蕭然物外,自得天機,吾不如傅青主;堅苦力學,無師而成,吾不如李中孚;險阻備嘗,與時屈伸,吾不如路安卿;博聞強記,群書之府,吾不如吳任臣;文章爾雅,宅心和厚,吾不如朱錫鬯;好學不倦,篤於朋友,吾不如王山史;精心六書,信而好古,吾不如張力臣。

他的學術成就和政治思想在歷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顧炎武在學術上取得很大成就,與他的廣交師友,虛心請益是分不開的。順治十八年,南明永曆政權敗亡,抗清鬥爭轉入低潮。顧炎武已知反清復明難以成功,於是專心於篤志經史,勤勉著述,“以待后王,以待來學”。他還曾經與李因篤一起,在雁門關之北,五臺山之東,應募墾荒,積資待時,希望能夠像後漢的馬援、杜子春一樣在邊地立業。

顧炎武所處的時代,是社會動亂,各種矛盾激化的時代。當時,不同類型的學者,從自己不同的角度去窺察世界,探索了不少經邦治世的大道理。顧炎武所走的是一條重視經驗和實踐的道路,即依據實際來作“當世之務”的倡導。他一生勤奮好學,是個“讀萬卷書而行萬里路”的人,學問廣博,對國家典制、部邑掌故、天文儀象、河漕、兵農以及經史百家、音韻訓詁之學都有研究。晚年治學側重考證,主張掃除脫離實際的虛浮頹廢學風、樹立面向實際,學以致用的新作風、被稱為清代樸學風氣的“開山之祖”,對後來考據學中的吳派和皖派都有影響。

在哲學上,顧炎武從唯物觀點出發,贊成張載關於“太虛”、“氣”、“萬物”三者統一的學說,承認“氣”是宇宙的實體,即承認物質是實在的,反對宋儒的先理後氣上道下器的唯心論。他也談心、理、性、命等範疇,但又否定這些範疇的舊理解,把它重新規定。如可以經驗的所謂實學,以所見所聞為準,反對空談;同時,他指出古人投身於經世之學而明理,今人則舍歷史制度與客觀現實而空談性理,指出“六經之旨與當世之務”應該結合,提倡“經世致用”的實際學問。

他的學術成就和政治思想在歷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社會經濟方面,顧炎武為了緩和地主和農民的矛盾,主張減輕地主對農民的剝削,並且廣開耕地,增加生產,改善農民生活,以及用互助合作等辦法來解決貧富均衡的問題。同時,他還針對明朝的腐朽,進而對明朝社會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提出了改革的意見。

顧炎武對學問的興趣是多方面的,著作種類繁多。他熟悉音韻學,擅長經學,對《易經》《詩經》《春秋》《古傳》《論語》《孟子》等都有精深的論述。在文獻學和歷史學方面,他從客觀實際出發,把事物聯繫起來加以研究。他的代表作《日知錄》8卷,在書中他把自己從文獻和訪問考察得來的資料,統一歸納聯繫,分門別類,繫於一個個小的標題下,然後再做出簡短的結論,言簡意賅。他對農田分配和租賦問題,對政權的組織和兵制等問題都進行了深入研究。除此之外,顧炎武的專門性著作《音學五書》,給後來研究中國古音韻學的人們開啟了門徑,他一生的著述,共有62種,528卷。

他的學術成就和政治思想在歷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明朝滅亡之後,顧炎武一意反清復明,堅決不做清朝的官,至死不變。作為出身紹紳之家的子弟,不貪享受,不戀利祿,不畏艱險,拒絕清廷的種種引誘,可謂之有民族氣節的學者。清兵佔據南京後,他侍奉嗣母遷居於常熟,因感激明朝之恩,其母絕食七日而死,並遺囑顧炎武讀書隱居,不仕二朝。顧炎武深受感動,積極投入崑山人民的抗清武裝鬥爭。抗清武裝鬥爭失敗後,他開始了漫長的逃亡生涯,頻繁地奔跑於江蘇、浙江、山東、河北、河南、山西、陝西各地。隨行的騾馬馱著書籍,行萬里路,讀萬卷書。一路風塵,顛沛流離,與各地遺民和抗清志士緊密聯絡,企圖發動抗清武裝鬥爭。當清朝廷徵召他赴博學鴻詞和參修國史時,他一口拒絕,說人人都可以入仕,惟他一人不能,並以一死來抗命。

顧炎武的學術成就和政治思想在歷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不但開有清一代學風,而且中國近代的政治變革也從他那裡吸取了精神力量。梁啟超在《清代學術概論》中指出:“清代儒者以樸學自命以示別於文人,實炎武啟之。最近數十年以經術而影響於政體,亦遠紹炎武之精神也。”顧炎武和黃宗羲、王夫之被稱為明末清初三大啟蒙思想家,但就其學術影響來講,黃比顧王二人要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