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为何一直不受刘备重用?原因竟然这么多!

赵云为何一直不受刘备重用?原因竟然这么多!

要问三国名将你最喜欢谁?相信许多爱好三国的读者都会高举手中的荧光棒振臂高呼:“赵云!赵云!”没错,赵云就是美貌与智慧并存,是英雄与侠义的化身,读三国的朋友没有不喜欢他的。

赵云对刘备可谓忠心耿耿,自从古城会君臣聚义,当了上刘备警卫队长后,死心踏地至死不渝,多次救刘备于危难。长坂坡单骑救主,赵云一战成名,直接上了东汉舆论热搜榜首。后来又截江营救,避免了阿斗当东吴人质的命运。他智比诸葛,汉水之战首用空城计只身退敌;勇敌关张,北伐中原力斩五将,威震敌胆。

赵云为何一直不受刘备重用?原因竟然这么多!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又忠心又有能力的员工,并不受老板刘备的重用,却让人匪夷所思。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赵云终刘备一世基本上都是做警卫工作,看似跟随老板左右吃香的喝辣的,无限风光,可和关羽、张飞、马超等人独挡一面镇守一方相比,算不上重用。虽说领过桂阳太守,那也只是个虚衔兼职。第二,看赵云的官职:刘备进位汉中王时,五虎将中四人分别被封为前、后、左、右将军,关张马还“假节”(能代表皇帝)唯独赵云被封了个“翊军将军”,属于杂号将军,不是正式编制,就像协警之于正式警察。第三,爵位。关羽早年在曹营受封汉寿亭侯不说,张飞在赤壁之战后即封新亭侯,刘备称帝又晋封西乡侯。马超刚刚入股,刘备不仅承认他自创的都亭侯爵位,称帝后更是晋封马超为斄乡侯,连小弟马岱都混了个陈仓侯。再看赵云,刘备连个爵位的影子都没让他见到,后主登基才混了个永昌亭侯,直到死才追追谥顺平侯。

赵云为何一直不受刘备重用?原因竟然这么多!

所以很多云粉纷纷为赵云叫屈鸣不平。其实,赵云不受重用是有原因的。

第一,草根出身。苦孩子一个,无爹可拼,在那个重视家门出身的时代,只靠自己的努力打拼讨生活,很容易受忽视。当刘备自立为汉中王时,群臣上表汉献帝,署名第一位的是平西将军都亭侯马超,以下才是诸葛亮、关羽、张飞,黄忠、法正、李严等。马超凭什么列名第一?就是他出身好,老祖宗是当年赫赫有名的伏波将军马援,父亲马腾则也是平西将军、西凉太守,官宦门第,世代望族;就连黄忠出身虽虽不济,但在刘表手下也是中郎将,后来跟韩玄升到裨将军。而赵云则就“等”在了以下的“一百二十人”之内。

赵云为何一直不受刘备重用?原因竟然这么多!

第二,政治分歧。刘备就是一个靠眼泪圈粉的演艺人士,骨子里就是个十足的政治骗子。挂着“兴复汉室”的羊头,卖的是割据偏安的狗肉。否则不会放弃既定的联吴抗曹的战略,而兴兵伐吴的。而赵云这样怀着真正“匡复汉室”政治理想的人是成不了刘备的心腹的。且看:刘备要做皇帝了,大家都忙着配合表演,他却没有劝进;在他心里,始终将复兴汉室作为头等大事。

第三,同僚打压。关羽张飞是刘备集团联合创始人,又是拜过把子的兄弟,地位是无人可比的。关羽是个醋坛子,看不得老大对别人好,三顾茅庐,他看老大对诸葛亮恭敬,伙同老三闹了不少情绪;封五虎将,又看不起人家黄老先生,说什么“大丈夫耻与老兵同伍”。刘备为了拉拢赵云,少不了打打感情牌,连同床睡觉这样的绝招连用了,要知道这可是关羽张飞的特权。不用说,这兄弟两个肯定又闹了不少情绪。为了照顾核心兄弟的感受,刘备肯定会在其他方面打压一下赵云,以示区别。

赵云为何一直不受刘备重用?原因竟然这么多!

第四,情商不高。赵云秉性耿直,不会拐弯抹角,容易得罪人。计取桂阳时,刚认的本家兄弟好心把嫂子许他为妻,却挨了他一顿暴揍,本来已到手的桂阳又费了一番周折才平定。刘备平定益州之后,有人主张将成都城中房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给诸将,赵云却上书劝阻,刘备只好作罢,不知有多少人恨死了赵云。刘备要伐东吴报私仇,他却说:“曹操才是国贼,不是孙权。”这样直来直去的说话办事,领导和同事喜欢才怪,评功升职也没人替他说话。诸葛先生一样不赞同伐吴,但看看人家怎么干的。人家率百官来奏,向皇帝暗示这是群众的意见,不代表个人,刘备即使想发火也发不到自己的头上。另外又说“陛下初登大宝,北伐中原才可亲率六军,至于要伐吴,派一员大将就够了”。意思是“不说不伐吴,用不着您老人家亲自动手”!这样一来可以大大缩小战争规模,最大程度减少诸葛亮制订的战略损失。

所以,赵云不受刘备重用,既有机遇环境等因素影响,自己不够老练也是一方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