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中的这座建筑,曾是慈禧为光绪帝打造的囚牢

颐和园中的这座建筑,曾是慈禧为光绪帝打造的囚牢

建于昆明湖畔的玉澜堂,可谓是颐和园重要的历史见证。

玉澜堂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西临昆明湖,可观水波粼粼,美景胜收。作为一座三合院式的建筑,其正殿玉澜堂坐北朝南,东配殿霞芬室,可到仁寿殿,西配殿藕香榭,可到湖畔码头。

玉澜堂临昆明湖水而居,可观落日辉煌,可赏湖光潋滟。而其名字的由来,则要提及晋代诗人陆机的诗句“玉泉涌微澜”,因昆明湖水取自玉泉山,且玉澜堂与昆明湖交相辉映,难舍难离,便取诗句中的“玉”“澜”二字,将其名为“玉澜堂”。

玉澜堂在乾隆时是皇帝的一座书堂,嘉庆朝皇帝曾在这里办公、用膳、召见大臣。道光年间,为节俭开支,撤消了一些陈设,被用来赐宴有功的大臣。该组建筑曾于1860年被烧,1892年翻新重建。“戊戌变法"失败后,曾于此处囚禁光绪,当时为防止光绪与外界接触,慈禧命人砌了多道墙壁,今虽大部分拆除,但仍能见到痕迹。

颐和园中的这座建筑,曾是慈禧为光绪帝打造的囚牢

清代日本印制光绪、慈禧人物像明信片

玉澜堂内锁空寂

玉澜堂三合院式的建筑仿佛颐和园中的世外桃源,宛若湖上明珠,于此记录的古园往事,既有一代辉煌享乐,也有一代封锁的寂寥。

光绪幽禁

玉澜堂曾是乾隆召见大臣饮宴赋诗之所,嘉庆也曾在此召见群臣,并举行过老人宴。慈禧重建颐和园后,让光绪皇帝住于此,隆裕皇后住宜芸馆,两院相通,且与她所住的乐寿堂相近。玉澜堂曾承载着一朝辉煌。

然而时代变迁,光辉落幕。光绪的御苑寝宫最终也成为了他囚禁人生的开端,幽静的玉澜堂因此染上了落寞的色彩,一朝辉煌一朝寂寥。

颐和园中的这座建筑,曾是慈禧为光绪帝打造的囚牢

为支持维新变法,光绪皇帝曾在玉澜堂正殿召见袁世凯,令其助行。然后消息走漏,变法失败,“百日维新”后慈禧将光绪囚禁在此,砖墙垒砌,不见光日。为防光绪皇帝逃遁,曾四通八达的殿室纷纷封堵,慈禧的亲信太监严严把守,光绪彻底丧失自由,带着后半生的空寂与无奈徘徊于此。积怨于心的光绪发泄着心中的仇恨,现在游客仍可见凹凸不平的地面,传说就是光绪杖击的遗迹。现东西配殿内也仍保留有当年所砌的砖墙,一河岁月虽已远去,但此处仍刻写着历史的痕迹。

母子石

玉澜堂大门前有两块石头,它们被称作“母子石”。这两块大石头是囚禁光绪时,慈禧特意令人从香山搬过来的,意在用顽石的“母子情深”之意讽刺光绪的“忘恩负义”。

矗立在玉澜堂门前的两块石头,是慈禧对光绪无尽的仇恨,在慈禧眼中,光绪主张变法无疑是“造反”的行为,本借光绪而重掌政权的慈禧必要勃然大怒。

顽石有情,人却无情,慈禧用“母子石”责骂光绪的大逆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