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業:呈現穩中向好發展態勢

金融业:呈现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金融业:呈现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人民銀行太原中心支行外景。 本報記者 王昕 攝

“2018年上半年,全省金融機構認真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積極支持全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高質量轉型發展,金融運行呈現穩中向好發展態勢。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貸款快速增長,信貸結構持續優化,流動性保持穩定。”

7月26日,在人民銀行太原中心支行的上半年全省金融運行新聞發佈會上,該行向社會通報了山西金融運行情況。

社會融資增長合理

截至6月末,我省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34411.7億元,比年初增加1659.9億元,同比少增540.8億元。從結構上看,間接融資佔比持續上升,佔社會融資規模比重達81.2%。全省直接融資餘額6305億元,佔社會融資規模的比重為18.3%,比上年同期下降0.8個百分點。

同時,全省企業銀行間市場融資同比少增。人行太原中心支行調查統計處處長張育春說,上半年,全省企業通過銀行間市場累計發行債券1239億元,兌付1123.1億元,融資餘額為3645.3元,比年初增加115.9億元,同比少增85.3億元。受短融、超短融集中兌付影響,煤炭企業短期融資同比少增。6月末,我省煤炭企業融資餘額為2973.3億元,比年初增加87.6億元,同比少增308.9億元。中期票據、定向工具和資產支持票據融資餘額為2056.9億元,較年初增加83.3億元,與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信貸結構持續優化

社會融資合理增長的同時,我省各項貸款快速增長。6月末,山西省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同比增長11.5%,比年初增加1553億元,同比多增261億元。人民幣貸款餘額同比增長11.4%,增速在全國排名第16位,比一季度上升3位。金融機構餘額存貸比達到69.8%,創2009年以來的最高值。 我省信貸結構持續優化,金融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能力增強。中長期貸款餘額同比增長16.6%,比年初增加1014.1億元,同比多增59.9億元,連續30個月實現同比多增。煤炭行業表內外融資合理較年初增加250億元。房地產調控效應初步顯現,全省房地產貸款餘額3522億元,較年初增加712億元,佔全部新增貸款的45.9%。6月份,全省個人住房貸款當月新增43.7億元,低於年內月均增量14.5億元,增速較上月回落1.38個百分點。民生領域和薄弱環節信貸支持力度加強。全省涉農貸款餘額比年初增加543億元,增長5.6%;小微企業貸款餘額比年初增加308億元,佔新增企業貸款的28.1%。500萬元以下的小微企業貸款餘額304.2億元,比年初增加11.3億元,同比多增9.3億元。金融助推脫貧攻堅力度加大。全省精準扶貧貸款餘額1263億元,同比增長37.8%。個人和產業精準扶貧貸款帶動54.4萬人增收創業;項目精準扶貧服務1264.7萬人;向12.8萬已脫貧人口發放接續貸款60.1億元,同比增長81.6%,進一步增強了其致富能力,防止二次返貧。

多維度補充流動性

記者瞭解到,上半年我省各項存款合理增長、結構性存款帶動住戶和企業部門存款增加。

6月末,全省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同比增長5%,較年初增加1749億元。人民幣存款餘額同比增長5.1%,增速在全國排名第18位,比一季度上升4位。受監管政策影響,結構性存款較年初大幅增長45.7%,帶動住戶存款和非金融企業存款增加。上半年,全省住戶存款、非金融企業存款分別增加990億元和275億元,兩者佔各項存款新增額的72.3%。

人民銀行太原中心支行認真貫徹落實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差別化存款準備金率、《關於鼓勵縣域法人金融機構將新增存款一定比例主要用於當地貸款的考核辦法》等貨幣政策,多維度補充我省地方法人金融機構流動性,釋放流動性75億元。通過發放再貸款、再貼現、常備借貸便利等貨幣政策工具向市場注入流動性592億元。7月5日,人民銀行再次定向降準,釋放了省內6家城商行、8家非縣域農商行流動性22億元。

跨境收支又創新高

2018年上半年,我省跨境收支延續了快速增長、順差擴大的走勢,總額達到201.3億美元的歷史新高。國家外匯管理局山西分局國際收支處處長毛曉東說,這主要得益於省內大型企業跨境收支持續增長的帶動。

2018年上半年,全省跨境收支同比增長32.7%。跨境收入、支出同比分別增長48.1%、16.6%,跨境收支順差同比增長5.5倍。

全省貨物貿易跨境收入82.8億美元,同比增長44.5%;收支順差17億美元,是全省跨境收支順差的主要承擔者。其中加工貿易佔到全省貨物貿易跨境收支的69%,增幅達到44.5%,拉動了全省跨境收支的快速增長,“一企獨大”、“一品獨大”仍然是我省加工貿易的結構特徵。

維修服務帶動了服務貿易跨境收入的大幅增長。2018年上半年服務貿易跨境收入10.1億美元,同比增長2.2倍。全省居民個人購匯11.3億美元,同比下降7%。同時,直接投資流入大幅增長,跨境借貸資金流出同比回落。

上半年,全省直接投資跨境流入9.6億美元,同比增長6.4倍。主要來自於股權融資8.1億美元,佔到直接投資跨境收入的84%。直接投資跨境流出2.6億美元,同比下降16.1%。全省上半年以跨境借貸為主的其他投資跨境流入同比減少40.4%,跨境流出、同比減少32.4%。

隨著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的加大,我省企業運用衍生產品對沖匯率風險意識逐步增加。2018年上半年,全省遠期結售匯履約12.3億美元,同比增長2.5倍,其中,結匯履約11.7億美元,同比增長2.8倍,售匯履約0.7億美元,同比增長75%。

另外,今年以來美聯儲二次加息,中美貿易摩擦加劇,涉及我省少數企業且影響較小。全省上半年,來自國別為“美國”的跨境收支總額為7.4億美元,佔到全省跨境收支總額的3.7%,涉及機械、鑄造行業,其他行業暫不涉及。

迴歸本源方成大道

金融業作為社會經濟運行的血脈,它的本源是要把為實體經濟服務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全面提升服務效率和水平,把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和實體經濟多樣化的金融需求。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今年以來,我省金融機構在增強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提高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方面都有所動作。各商業銀行在減費讓利、優化流程、提高質效方面都有自己的做法。同時,人行太原中心支行還多維度補充流動性,總額達到689億元,為地方金融機構服務當地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資金基礎。

金融機構也是企業,在引導金融機構正本清源、“脫虛向實”的路上,有太多的工作要做。如何把更多的金融資源配置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是一個系統工程,牽扯到方方面面。面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金融方面最重要的是向市場注入長期流動性,而不是短期就要見效的“只爭朝夕”操作,否則金融市場產品價格“貴且難”的問題就解決不了,“脫實向虛”就解決不了,讓整個金融市場“安靜”下來,才是解決的王道。

今年上半年,我省金融業在這方面成效初顯,特別是各項貸款快速增長,信貸結構持續優化,中長期貸款大幅增長16.6%,連續30個月同比多增;煤炭行業表內外融資合理增加,民生領域和薄弱環節信貸如涉農、小微企業貸款增加,彰顯出山西金融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能力增強。山西金融機構,在迴歸本源的路上正穩步前行。

掃一掃

代辦檢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