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带兵打仗战绩平平 但是谋略过人 仅凭一封信就夺取一座城

秦二世胡亥登基之时,大秦帝国依旧一成不变地保持着当年秦始皇的军事布局,此时秦朝帝国的军队有三大主力军团,一是北边是驻扎在长城沿线的北部军,二是南边是驻扎在南越地区的南部军,三是中部驻守国都咸阳的京师军。

驻扎在长城沿线一带的北部军是由秦朝名将蒙恬所创立,兵员人数高达30万,正因为有这支军团捍卫边界,将蛮横的匈奴人打得丢盔卸甲,落荒而逃回大漠,长城边境才得以安宁。

此人带兵打仗战绩平平 但是谋略过人 仅凭一封信就夺取一座城

只可惜秦始皇病逝后没多久,胡亥就伪造懿旨逼迫一代名将蒙恬自尽。蒙恬死后军团就交由副将王离率领,王离乃是名将之后,他的祖父就是大名鼎鼎一举灭掉赵、燕、楚三国的王翦。

骁勇的王家将领灭掉了四个国家,为以后的大一统打下扎实的基础。在祖辈的丰功伟绩的背景下,秦二世更是对王离委以重任。在秦朝末年爆发由陈胜吴广率领的农民起义,声势浩大起义潮很快席卷了全国,旧六国的贵族也纷纷起兵讨伐秦朝。

陈胜吴广的数十万起义军很快攻入关中,兵锋一度距离咸阳只有几十里,秦朝的命运危在旦夕,家族显赫的王离临危受命,率领长城北部军南下平叛。

此次南下出征,王离不得不缩减长城沿线的防守,带领二十万北军主力南下平叛,只留下十万军队来守长城边界,军力不足的守军以至于后来被匈奴军不断打压,长城防线一再丢失,整个中原地区失去长城的屏障暴漏无疑,以至于数十年后汉武帝才解决了北方边境的匈奴祸患。

此人带兵打仗战绩平平 但是谋略过人 仅凭一封信就夺取一座城

王离将军队一分为二,他派遣一部分军队去关中支援章邯的军队,而他自己则带着剩下的主力渡过了黄河,平息在黄河以北的叛军,稳住黄河的大部分地区。

这时的赵国已经重新复国,如今掌握着赵国政权的人名叫武臣,自他复辟赵国后旧国臣民的争相响应,声势十分浩大,重新复辟的赵国成为秦朝北军的重点打击对象。

自立为赵王的武臣率3000起义军就轻而易举夺下了邯郸和巨鹿,虽然这个武臣名不正言不顺的立地成王,但是从全国各地涌来的反秦的人士还是络绎不绝,人数一下达到6万多,其中还有不少是秦朝投降的士兵。

在众多投降的秦国将领中,有一个名叫李良,武臣对他委以重任,爱戴有加。很快李良就为替他攻下了恒山郡,并在这里承担起镇守的重任。

所以对于此良将,王离想争取过来,他想出了一个离间计,那就是策反归降在赵国的秦朝将领李良,毕竟他曾效忠于秦朝,只是迫于无奈归附赵国,秦人的身份让他在赵国得不到应有的尊敬。

很快王离就模仿秦二世的口吻给李良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大致是假若他能弃暗投明,交出恒山郡,秦朝对他不但不追究,还能赠与他丰厚的赏赐。

此人带兵打仗战绩平平 但是谋略过人 仅凭一封信就夺取一座城

这个王离不亏是名将之后,为了让这封假信能让李良深信不疑,他故意将信件不封口,要只知道古代重要的信件是有封口的,王离这样做无非就是让李良知道他的这封密信已经被赵王武臣知道了。

此刻李良内心十分矛盾,当初归降是天下反叛,秦朝即将覆灭,现如今长城军南下,章邯也出关歼敌,思虑再三之后,李良还是决定动手,他很快就在邯郸城郊外集结了大批军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袭击了赵国首都邯郸城。

事发突然,武臣根本没想到他一直对李良尊敬有加,怎会莫名其妙就反了。邯郸城内的守军毫无防备,被突如其来的李良的军队杀得片甲不留,很快邯郸城就这样轻而易举被李良拿下,复辟赵国政权的领导人大部分被杀。王离不耗费一兵一将,仅用一封书信就能将这声势浩大的赵国复辟热潮给掐灭,实在是太高明了。

后来逃过一劫的赵国丞相张耳、大将陈馀仍旧不死心,还想着重新组建赵国政权,并且在邯郸城北边的信都县重新复国。

此人带兵打仗战绩平平 但是谋略过人 仅凭一封信就夺取一座城

李良还想乘胜追击,一举把赵国余孽悉数歼灭。这一次赵国对他的战争意图有了充足的准备,赵国还迎来了齐国军队的从旁增援,被赵齐军队打败的李良不得不重新归附在章邯的帐下。

而这个时候,在一旁观战很久的王离终于动手了,赵军在长城北部军的南北夹击下,无力招架不得不放弃信都县,只能退回巨鹿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