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寡妇如何度过长夜?此女17岁丧夫守寡79年,临终前道出真相

大家都知道,古代的女性没有什么地位,没嫁人时听父亲的话,出嫁后唯丈夫是从。不过有一类人更惨,那就是寡妇。古代的时候,女孩子们十多岁就得嫁人,如果自己的丈夫早逝,那这一辈子基本就算无依无靠了。尤其是宋朝之后,女子的精神束缚更大,丈夫死后一辈子守寡,才会被人尊敬,称一句“贞洁烈妇”,送上一块贞节牌坊来显示女子的美德。这些精神上的枷锁不知道锁起了多少古代的女子们,让她们在方寸之间耗尽了青春,内心的孤独没人倾诉。在现代,一到晚上,我们可以看电视、玩电脑手机,一个人的生活也可以过得丰富多彩。那古代没有那么多娱乐的条件,寡妇们又该怎么熬过每个漫漫长夜呢?

古代寡妇如何度过长夜?此女17岁丧夫守寡79年,临终前道出真相

这次的主人公是个清朝的寡妇,在她17岁,还是女子最美的年华时便丧夫了。因她夫家姓高,所以人们称她高节妇。她去世时96岁,从现代来看也是长寿之人,而她从17岁到96岁,一直守了79年的寡,其中想必经历了常人难以坚持的痛苦。好在她还有儿子,后来孙子有出息成了大臣,家境也富裕了起来,不过内心的孤独又该向何人诉说呢?她默默忍受着,将一生奉献给了家人,得到了当时人们的尊重。

古代寡妇如何度过长夜?此女17岁丧夫守寡79年,临终前道出真相

刚守寡时,高节妇的生活是很拮据的,她选择为别人缝纫、做衣服为生,养育了几个孩子。当把孩子拉扯大,孩子们都各自赚钱养家,她又开始带孙子。几十年过去了,到了中晚年,她的一个孙子很争气,当了进士,家中宽裕后,出入都有仆人服侍,苦尽终于甘来。就当大家以为高节妇可以开始享福的时候,她却和以前一样,每天还是拼命地干活,闲不下来。这让人很是疑惑,为什么可以当个贵妇人了,还需要如此忙碌呢?直到她临终前,这才告诉了子孙真相。

古代寡妇如何度过长夜?此女17岁丧夫守寡79年,临终前道出真相

17岁的她便失去丈夫,内心很难接受,但既然选择守寡这条路,她便一直提醒自己要守住贞洁。这么多年过去了,她通过忙碌来麻痹自己,而一到黑夜,孤独扰心神,难以入睡。为了能够度过长夜,她选择让自己一直忙起来,白天也使劲干活出力,这样一到晚上才能因为劳累快速入睡。然而这个办法对她而言也有失效的时候,每当那时,她便在房间里撒上两百枚铜钱,然后在黑暗中一个个找出来,直到自己撑不住了才去睡觉。这个答案着实让人惊讶,也莫名觉得心疼。对于女子来说,生在现在的时代,真是万幸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