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三千年的爱恋:晚唐诗人李群玉的湘妃情结

跨越三千年的爱恋:晚唐诗人李群玉的湘妃情结

(舜帝二妃:娥皇、女英)

尧舜是远古传说中的两位圣明君主。舜是尧的接班人。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是舜的妃子。舜继承帝位后,每隔五年巡狩四方一次,并在东岳、南岳、西岳、北岳接见四方诸侯,检查他们的政绩。舜每次出巡,除了大臣随扈外,娥皇、女英二妃亦随行照顾他的起居。三人同行,恩爱非常,舜左右逢源,二女雨露均沾。

舜在位二十九年之后,虽年事已高,仍坚持南巡。这年盛夏来到洞庭湖,因天气炎热,娥皇女英就留在洞庭湖中的君山,舜继续南巡。不久,噩耗传来,舜死于苍梧(今湖南宁远县)之野 。二妃悲痛欲绝,抚竹悲泣,眼泪洒在竹上,变成了斑竹。后来二妃投湘水而死,死后成为湘水女神,称为“湘君”。屈原《九歌》中把这个故事描绘得十分哀婉:“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侧。”今洞庭湖中的君山岛上有二妃墓。墓前有石刻对联曰:“君妃二魄芳千古,山竹诸斑泪一人。”此外,洞庭湖畔的湘阴县小姑洲,曾有祭祀娥皇、女英的黄陵庙。

跨越三千年的爱恋:晚唐诗人李群玉的湘妃情结

(君山斑竹)

娥皇、女英死去三千年后,时光穿梭到了唐朝。唐宪宗元和五年(810年),一位叫李群玉的人出生在澧州(今湖南澧县)东溪七里庄。此人后来成为了晚唐著名诗人。澧州地处荆楚沅湘之间,是楚辞滥觞之地,李群玉深受屈原、宋玉文墨的影响。十八岁时,李群玉已有诗名。其后他四处交游,足迹踏遍大江南北。《全唐诗》录他的诗263首。《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

但是,李群玉的科举之路并不顺利。诗人杜牧游澧州时,曾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一试不中,李群玉便不再赴试。直到唐宣宗大中八年(854年),经宰相裴休、令狐绹推荐,李群玉向皇帝进献自己的诗作三百首,才授了个弘文馆校书郎的官职。据说,唐宣宗看了他的诗作,给的评语是“所进诗歌,异常高雅”,一高兴还赏赐了他“锦彩器物”。

不过,李群玉的校书郎一职只干了两年多,就因遭人谗谤,被迫辞职。大中十年(856年),李群玉返回家乡澧州。居乡期间,李群玉的心情大约比较郁闷。他在《自遣》一诗中写道:“翻覆升沉百岁中, 前途一半已成空。浮生暂寄梦中梦,世事如闻风里风。修竹万竿资阒寂,古书千卷要穷通。一壶浊酒暄和景,谁会陶然失马翁。”诗中自比塞翁失马,应是指弃官之事。

跨越三千年的爱恋:晚唐诗人李群玉的湘妃情结

(舜帝二妃:娥皇、女英)

虽然人生失意,但李群玉仍经常游走于湖湘。李群玉是考察和记载“长沙窑”的第一人。他的《石渚》一诗,对当时长沙窑陶瓷器的生产情况作了生动描述:“古岸陶为器,高林尽一焚。焰红湘浦口,烟浊洞庭云。回野煤飞乱,遥空爆响闻。地形穿凿势,恐到祝融坟。”诗中描绘长沙窑在烧制陶瓷时,烟火冲天,十分壮观。

唐懿宗咸通元年(860年),李群玉游湘中,途经洞庭湖畔湘阴县的黄陵庙时,一连写了《黄陵庙》(小姑洲北浦云边)、《黄陵庙》(黄陵庙前莎草春)、《题二妃庙》(黄陵庙前春已空)、《题二妃庙》(少将风月怨平湖)四首以二妃为题材的诗。在“少将风月怨平湖,见尽扶桑水到枯。相约杏花坛上去,画栏红紫斗樗蒲”这首诗中,李群玉竟对死去三千多年的二妃流露出爱悦之情。大意是:湘妃呀,不要为情所困望穿秋水,不要等到海枯石烂,与其在这儿痴情守望,倒不如相约为伴共游杏花坛,在姹紫嫣红的美景中尽情游戏。

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当天夜晚,李群玉借宿山中客舍时,梦见两位女子来到他面前说:“我们是娥皇、女英,承蒙先生以妙诗佳句相赠,先生两年后将做云雨之游,我们愿跟随相伴。”说完,人影就消失了。“云雨之游”出自“巫山云雨” 这一典故。宋玉《高唐赋》中记述,楚怀王游云梦之台,宿高唐之馆,梦见巫山神女自荐枕席的情事,自此“巫山云雨”便成了男女欢合的代称。

跨越三千年的爱恋:晚唐诗人李群玉的湘妃情结

(君山湘妃祠)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两年后李群玉真的来了一次远游。李群玉先是至鄂州,拜访了好友李频。然后前往江州(今江西九江),拜访李远和段成式。当时,李远卸任江州刺史一职,由段成式接任。李远和段成式都是李群玉的旧友,因而相聚甚欢。谈笑中,他们问起李群玉《黄陵庙》诗中的“朝云暮雨”之事。李群玉便说了自己两年前的梦中奇遇。段成式听后取笑道:“不知足下是虞舜之辟阳侯也。”意思是说,没想到兄弟你给舜帝戴了绿帽子啊。“辟阳侯”是指西汉初的辟阳侯审食其,曾被汉高祖刘邦的老婆吕后所爱幸,为吕后之男宠,故后世常以“辟阳之宠”来形容大臣为后妃所宠幸。

咸通三年(862年), 李群玉病逝于洪州(今江西南昌)。好友段成式作诗追思道:“曾话黄陵事,今为白日催,老无儿女累,谁哭到泉台。”大意是:说过的黄陵往事,如今都被光阴催走了,到老没有儿女之累,谁去哭送他呢?

唐昭宗光化三年(900年),诗人韦庄奏请追赠那些文学成就很高却怀才不遇的才子,包括李贺、皇甫松、李群玉、陆龟蒙等人。朝廷于是追赐李群玉进士及第。科举之路不顺的李群玉,终于在死去三十多年后获得了一个进士称号。(文/谢志东)

跨越三千年的爱恋:晚唐诗人李群玉的湘妃情结

(君山二妃墓)

【参考文献】

1、《唐才子传·李群玉》(辛文房)

2、《云溪友议》(范摅)

3、《新唐书·艺文志》

4、《李群玉年谱稿》(陶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