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條輸油管線試運營 山東地煉迎來「大管輸」時代

◆經濟導報記者 劉勇

繼煙淄管線之後,山東地煉的第5條原油管線——董濰管線二期已經投產試運營。

除煙淄管線和董濰管線外,山東還有多條已經投產的原油輸送管線。東營市還要在全市範圍內做到管道“廠廠通”,將重點推進四大主幹管線及系列油品支線共17個項目。就在不久前,山東省發改委正式批覆日照港—京博輸油管道工程項目,標誌著此項工程正式進入實施階段。

“十三五”期間,山東省共將新建7條原油管道和7條成品油管道,提高原油和成品油輸送能力。山東地煉迎來了大管輸時代。

接受經濟導報記者採訪的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山東46家煉化企業中,有32家企業已經拿到了原油進口配額,運輸瓶頸顯而易見。“除了能大幅降低原油的運輸成本外,還提高了運轉速度。”淄博一家煉廠副總經理黃超說。

年輸送能力3000萬噸

據瞭解,上個月底,10.5萬噸南美原油通過董濰管線從青島港輸送到了齊潤化工。這標誌著經過16個月的緊張施工後,董濰管線二期順利投產試運行,實現了原油從碼頭經管道進煉廠的“門到門”全程物流。

公開資料顯示,董濰管線包括“一干六支”,總長度485公里。其中,幹線輸油能力3000萬噸,主要將董家口港進口原油輸送至廣饒油庫;京博支線年輸油能力400萬噸;齊潤支線年輸油能力400萬噸;昌邑支線年輸油能力400萬噸;廣饒-東營支線年輸油能力800萬噸;廣饒-墾利支線年輸油能力400萬噸,主要為墾利石化、利津石化輸送原油;廣饒-淄博支線年輸油能力600萬噸,主要為匯豐石化、金誠石化、清源集團輸送原油。

一期工程已經於去年8月份投產,已累計完成原油管輸517.1萬噸。此次試投產的二期工程,繼續承接、延伸一期工程建設,包括濰廣管道、京博支線和齊潤支線。經濟導報記者獲悉,三期工程已完成核準立項審批,將於今年9月份開工建設。

三期建成投產之後,青島港的原油輸送體系將全面形成,基本輻射山東省的地煉集中地區,從而把青島港董家口港區30萬噸原油碼頭、200多萬立方的油罐,通過管線的運輸通道與山東地方煉廠集群串聯起來。

齊潤化工總經理助理鄭偉峰預計,未來有九成原油可實現管道運輸,三成左右原油運輸車輛將陸續被淘汰。

東營一家危化品運輸公司的負責人崔業文表示,現在公路運輸的情況不容樂觀。“一方面是煉廠對原油運輸車輛管控更嚴,同時山東對進出港口的油罐車載重被限制為標載,油罐車載重由90餘噸轉變為載重30餘噸。”在他看來,未來將淘汰大部分原油運輸車輛。

“相比過去的汽運模式,‘港口-管道-煉廠’的費用至少降低30%。”山東聯合能源管道輸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韓文告訴經濟導報記者,管道實現了“門到門”的輸送模式,同時拉動了管道沿線煉化產業的發展。

帶動地煉減支增效

目前,山東地煉獲批的進口原油配額已超過8000萬噸/年。考慮到部分新獲批煉廠還未大量操作,未來使用率仍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因此,現有的管線已無法滿足山東地煉的需求,這就需要投建更多的管線來服務地煉企業。

“十三五”期間,按照預計山東省內煉化企業原油加工量約1億噸計算,將新增原油管道運輸需求8300萬噸,新增成品油管道運輸需求約2500萬噸,配套油品輸送設施不足的問題凸顯。

此前發佈的《山東省油氣輸送設施規劃建設方案》提出,到2020年,山東規劃新建原油管道7條,總長度2379公里,年輸送能力12800萬噸。同時,加快國家骨幹成品油管線省內支線建設,完善煉化基地外輸管道。規劃新建成品油管道7條,總長度1975公里,年輸送能力4450萬噸。

就在不久前,山東省發改委正式批覆日照港-京博輸油管道工程項目,標誌著此項工程正式進入實施階段。項目有原油管道1條,年設計輸送量1500萬噸;成品油管道1條,年設計輸送量300萬噸。“前期手續的辦理歷時1年多,先後跑了6個市10個區縣的116個政府主管部門,共拿到支持意見200餘個,13個專項評價及省發改委的核準意見。”黃超介紹說。

“管道項目建成後,可實現將油品直接從碼頭輸送至煉油廠,為沿線煉廠大幅節約運輸費用,管線沿途各市也將成為日照港油品貨源的直接腹地,對完善山東煉油企業上、下游產業鏈,緩解原料運輸壓力,減少危化品運輸車輛事故有重要意義。”黃超說。

就在不久前,東營市公開了原油、成品油管道現狀以及中長期規劃。根據其佈局,將重點推進東營港-廣饒原油成品油輸油工程、廣饒縣至利津、董家口港經廣饒至利津支線、東營港至利津四大主幹管線及系列油品支線共17個項目建設,總長度1408.8公里,總投資52.4億元,由東營各地煉企業負責建設。

生意社能源分析師盧興俊認為,原油進口全面放開加速推進了港口及周邊配套設施的建設進度,而周邊配套設施的更加完善也將反過來帶動地煉的高速發展。因此,管道投建加速不僅能為地煉原料及時到位提供堅實的物流保障,運輸成本下降也將帶動地煉減支增效,提高其盈利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