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港-京博輸油管道項目獲批,未來地煉“大管輸”可降三成費用

在已有5條原油和成品油運輸管線的基礎上,山東將再建一條原油管線。

近日,日照港-京博輸油管道工程項目獲山東省發改委核准,為實現原油、成品油運輸系統多元化,項目包括原油管道一條、成品油管道一條。項目建成後,將明顯提升油品的運輸能力,降低運輸成本。

據瞭解,“十三五”期間,山東省將新建7條原油管道和7條成品油管道,提高原油和成品油輸送能力。在不久的未來,山東地煉將迎來“大管輸時代”。

再批管線

公開資料顯示,日照港-京博輸油管道工程項目自日照港起,途經日照市嵐山區、東港區、莒縣,以及臨沂市、濰坊市、青州市、淄博市、濱州市、廣饒縣,全長428公里。項目有原油管道1條,年設計輸送量1500萬噸;成品油管道1條,年設計輸量300萬噸。

“前期手續的辦理歷時1年多,先後跑了6個市10個區縣的116個政府主管部門,協調路由規劃及支持意見,共拿到地市級區縣級支持意見200餘個,13個專項評價及省發改委的核準意見。”

黃超介紹說,“管道項目建成後,可實現將油品直接從碼頭輸送至煉油廠,為沿線煉廠大幅節約運輸費用,管線沿途地市也將成為日照港油品貨源的直接腹地,對完善山東煉油企業上、下游產業鏈,緩解原料運輸壓力,減少危化品運輸車輛事故有重要意義。”

“最關鍵的一點是大大提升了效益,管道運輸的量比較大,能夠連續輸送。如果用汽運的話,需要排隊和調度安排,時間和效率都沒法跟管輸比。”

“現有原油管道運輸能力佔加工能力的比例只有42%,成品油管道運輸比例佔產量的比例不足30%。油品運輸仍以公路、鐵路運輸為主,成本高,效率低,而且存在較大的運輸安全隱患。”此前發佈的《山東省油氣輸送設施規劃建設方案》中提到。

幾乎能達到“廠廠通”

目前,山東地煉獲批的進口原油配額已達8379萬噸/年。考慮到部分新獲批煉廠還未大量操作,未來使用率仍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因此,現有的管線已經無法滿足山東地煉的需求,這就需要投建更多的管線來服務地煉企業。

山東省《全省油氣輸送設施規劃建設方案(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山東規劃新建原油管道7條,總長度2379公里,年輸送能力12800萬噸。同時,加快國家骨幹成品油管線省內支線建設,完善煉化基地外輸管道。規劃新建成品油管道7條,總長度1975公里,年輸送能力4450萬噸。

去年3月,海右石化與日照港、瀚坤能源簽約了日照-莒縣輸油管道項目,該項目建設週期(規劃)為2017年7月至2019年4月。

日照港晨華輸油有限公司嵐山-莒縣輸油管道工程環境影響評價第一次公示顯示,擬建項目主體工程包括2條輸油管道。日照港嵐山港區至各煉廠的原油管道、各煉廠至日照港嵐山港區的成品油管道,該管道短期年輸送能力300萬噸,遠期配合海右石化的千萬噸級擴建規劃,年輸送能力提升至2000萬噸。

就在不久前,東營市公開了原油、成品油管道現狀以及中長期規劃。根據其佈局,將重點推進東營港-廣饒原油成品油輸油工程、廣饒縣經齊潤化工至利津、董家口港經廣饒至利津支線、東營港至利津四大主幹管線及系列油品支線共17個項目建設,總長度1408.8公里,總投資52.4億元,由東營各地煉企業負責建設。

生意社能源分析師盧興俊則認為,原油進口全面放開加速推進了港口及周邊配套設施的建設進度,而周邊配套設施的更加完善也將反過來帶動地煉的高速發展。因此,管道投建加速不僅能為地煉原料及時到位提供堅實的物流保障,運輸成本下降也將帶動地煉減支增效,提高其盈利水平。

“隨著大管輸時代的來臨,山東的地煉企業可以說幾乎能達到廠廠通,不管是進口原油還是出口成品油,管線將成為省錢的利器。”盧興俊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