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市司法局「七五」普法接地氣、亮點多

法乃國之重器,學法用法是善治的前提。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宏大背景下,昭通市司法局積極作為、勇於作為、創新作為,以“12345”工作模式引領全市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深入持續開展(“1”就是緊緊圍繞昭通市委“法治昭通”建設這一總目標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工作,做到綱舉目張;“2”就是實施好《雲南省法制宣傳教育條例》和以市委市政府名義印發的《“七五”普法規劃》兩個文件;“3”就是突出國家工作人員、青少年尤其是在校學生、外出務工人員3類重點對象;“4”就是不斷完善“誰執法誰普法”、媒體公益普法、法治文化建設、履行好普法辦職責4項工作機制;“5”就是打造好昭通普法網、“昭通普法”微信公眾號、昭通日報普法教育之窗、昭通電臺“大家說法”、 普法氣象電子屏5個普法平臺),多項重點工作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昭通市司法局“七五”普法接地氣、亮點多

2018年5月憲法講座

一、精心組織憲法講座,引領全市學法用法熱潮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就是全面推進依憲治國,只有應勢而謀、因勢而動、順勢而為,才能不斷適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新要求。昭通市根據省普法辦和市委市政府要求,於2018年5月3日舉辦《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暨2018年領導幹部法治講座,講座以視頻形式覆蓋11縣區,邀請雲南財經大學法學院原院長、教授高崇惠授課,羅朝峰、趙洪乖、李彪、保明康、鄭平、袁曉渝、嚴偉等廳級領導,市直相關部門及11縣區主要領導近1600餘人聆聽此次講座。宣講中,高崇惠教授緊緊圍繞“尊崇憲法、學習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運用憲法”這一主題,對憲法的基本知識、地位作用、以及這次憲法修改的重大意義和重點內容做了講解,並對新時代、新形勢下如何貫徹實施憲法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等內容作了深入細緻的剖析,宣講內容豐富、觀點新穎,站位高、導向明。市政府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李彪就學習宣傳憲法提出四點要求,明確提出要從提高政治站位、發揮示範作用、增強宣傳實效和加強督促檢查4個方面,全面深入推進憲法學習宣傳。明確指出憲法是當前和今後很長一段時期的重要學習課題,要講好中國憲法故事,傳播法治好聲音,推動憲法學習宣傳教育“活起來”“落下來”,全市上下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學法用法熱潮。

昭通市司法局“七五”普法接地氣、亮點多

參加司法部召開調研會,並做經驗交流發言

二、“昭通普法”微信公眾號粉絲數16個州市排名第1,受司法部肯定

近日,昭通市司法局參加了司法部在昆明召開的普法調研座談會,昭通市司法局調研員曹俊在會上做經驗交流發言,昭通市媒體公益普法工作受到了司法部法宣司副司長劉漢銀的充分肯定,這是昭通市首次參加司法部召開的經驗交流會議,昭通普法工作逐步受到上級的表揚肯定。面對新媒體普法工作的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 “昭通普法”微信公眾號應運而生。“昭通普法”設置了“農民工維權”、“一分鐘學法”、“每週一案”、“烏蒙普法”四個板塊,每週更新兩次信息,圖文結合,以案釋法。在市司法局和下轄縣區司法局的推廣下,粉絲數逐步達到了數千人。粉絲數達到了數千人後一度陷入瓶頸期,始終難以突破萬人次。為解決這一難題,昭通市司法局聯繫了教育局、團市委,市直各律所、公益團體等,制定了推廣方案:一是利用全市“七五”普法啟動會議推廣,抓住了我市公職人員這個群體。二是利用“送法進職教中心”活動推廣,激活了青少年學生這個群體。三是利用“送法進工地”等活動,遠赴浙江、上海、廣東等昭通市外出務工人員聚集地推廣“昭通普法”,《寫給雲南昭通外出務工老鄉們的一封法治公開信》點擊量達數千人次,吸引了廣大農民工這一重點對象。四是在各律所微信公眾號推送“昭通普法”普法信息,挖掘了各律所服務對象這個潛在群體。五是聯合公益組織開展公益普法進社區、進學校、進基層,不斷延伸“昭通普法”觸角,可以說法治宣傳到哪裡,“昭通普法”二維碼就推送到哪裡,想方設法,不斷努力,粉絲數增長至數萬人,最多達9萬餘人。

昭通市司法局“七五”普法接地氣、亮點多

律師公益普法進校園

三、“律師公益普法進校園”活動首站走進昭通學院附中,做法受到我省州市同行借鑑

為充分發揮律師隊伍在在校師生法治教育中的作用,昭通市司法局、市教育局、市普法辦、市律師協會“問需於民”,決定在全市中小學、市職教中心開展“律師公益普法進校園”活動,“律師公益普法進校園”作為一項長期性工作,每學年開展一至二次。昭通市司法局、市律師協會按照結合專長、個人自願的原則,選拔政治堅定、素養過硬、宣講能力強的律師,組成一支律師公益普法志願者隊伍,並將律師特長和學校需求進行“配對”,提供“點餐式”法律服務。據統計,共有65名律師參與此次“律師公益普法進校園”活動,活動涵蓋了昭通市第一中學、市實驗中學、市民族中學、昭通學院附中、市實驗小學、市特殊學校、市體育運動學校、市衛生學校、市財貿學校、市農業學校十所重點學校。5月12日,雲南振誠律師事務所的範榮梅和成翰兩位律師為昭通學院附中全體師生帶去了一場法治安全知識講座,兩位律師用獨特的視角,以案釋法,生動詮釋了法律常識,全校1800多名師生聽取了講座。“送法進校園”活動作為一項常態化的工作,以多樣化的形式不定期開展,今年來共計開展“法治班主任進課堂”、“法治副校長進課堂”、“普法志願者進校園”、“律師公益普法講師團進校園” 23場次,受教育師生達5萬餘人,發放宣傳資料6萬餘份。這一做法,在省廳會議交流後,普洱等州市立即向我局詢問詳細做法,表示要借鑑昭通做法。

昭通市司法局“七五”普法接地氣、亮點多

律師公益普法進校園

四、普法惠民助力脫貧攻堅

昭通市司法局在脫貧攻堅工作中進行了一次接地氣的法律扶貧嘗試,組建扶貧駐村普法隊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能有人掉隊”,扶貧必扶智,駐村隊承擔著對掛鉤扶貧點的普法教育職責,田間地頭、板凳炕頭,一個個流動的法治課堂正在現場直播,愛國守法、鄰里互助,一個個法治理念正在生根發芽,截止目前,共開展了25場普法活動。組織律師宣講團,以發生在群眾身邊的違法案例,簡潔明快的語言,活潑多樣的形式送法進鄉村,幫助群眾在法律上脫貧。以水富縣為例,把律師們的送法講稿編輯成了《普法惠民助力脫貧攻堅——律師“送法進鄉村”選編》,《普法惠民助力脫貧攻堅——律師“送法進鄉村”選編》待印刷成冊後全市扶貧工作隊員人手1冊。此做法上報省司法廳後,受到省司法廳領導的高度肯定,認為很有特色和價值,決定將這一做法在全省各州市推廣

五、為外出務工人員厚植“法治基因”

昭通市是勞務輸出大市,常年有一百多萬外出務工人員在外務工,他們為農村增加了收入、為城鎮創造了財富、為改革開放注入了活力、為國家現代化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昭通市司法局把外出務工人員法治宣傳教育工作列為每年普法工作的重要內容,並以工作要點的形式印發至各縣區,要求各縣區在農民工的居住地、工作場所等區域,開展遵紀守法、依法維權等內容的法治宣傳教育。昭通市司法局充分利用“大家說法”、“普法教育之窗”、昭通司法行政網、“昭通普法”微信公眾號和普法氣象電子顯示屏這5大平臺一齊發聲,開展全方位立體化的宣傳工作,力求做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主要宣傳憲法、刑法、婚姻法等,涉及內容包含工傷鑑定、討薪維權、婚姻家庭、依法信訪、土地承包等,最大限度的服務於我市外出務工人員,聚集了超高人氣。《大家說法》節目邀請市直律師事務所、市人社局、市公安局、市婦聯等錄製了農民工維權節目42期,普法教育之窗發佈農民工維權信息35條、昭通司法行政網發佈相關信息26條、昭通普法微信公眾號發佈普法案例15個、普法氣象電子顯示屏發佈法律諺語18條。昭通市司法局5大平臺關注人群達到數十萬人左右。全市共有12個法律援助工作管理局、2個縣級法律援助中心、法律援助工作站240個、村(社區)法律援助聯繫點1239個,覆蓋所有鄉鎮村社,各縣區開通農民工法律援助綠色通道,涉及農民工討薪、工傷賠償等事項,一律給予法律援助,壓縮辦案時限,優先辦理農民工討薪、工傷賠償等案件。全市共辦理農民工討薪法律援助案件728件,受援人數1149人,挽回或避免經濟損失931.8萬元,提供法律援助諮詢2052人次。

昭通市司法局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開展普法教育,普法職能得以延伸和加強,與民生的聯繫更為緊密,全市普法工作逐步被國家司法部、省司法廳認識、認可,新時代普法工作大有可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