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在美國精英職場上,中國人比不上印度人?

崔亞玲


其實,這個問題可以換一個更加宏大的問題。就是,在美國的亞裔族群中,哪一類是發展最好的。

我在美國接觸的華裔和韓裔是比較多的。印度裔還真的是比較少。

我想首先是印度人的英語相對於比較好,並且容易在軟件研發和產品外包等領域脫穎而出,而很多華人,由於語言的限制,比如爺爺輩開華人餐館,那麼可能到了這輩人,也就是能夠出去公司上班,當一個普通的白領。

我還有一個觀點就是印度的普通民眾基數是不能和中國相比的,因此中國人來到美國發展的能力平均值,就會低於印度的菁英階層,因為他們大部分不是靠著家庭的收入來支撐在美國的生活學習,而是靠著政府獎學金,所以他們會更有能力地適應美國的社會。

當然,如果是很早就都拿到了美國護照的中國人或者印度人,那其實在上升的途徑中,幾乎就是憑藉自己的本事的。

所以,這個事情也要一分為二的來看待。


本來世界觀


在美國硅谷,印度裔佔總人數的6%,但是創辦的公司佔到了硅谷所有公司的15.5%。


印度裔在全球科技業中的成功已經毋庸置疑,遠的不說,單論谷歌新掌門皮查伊和去年上臺的微軟CEO薩蒂亞·納德拉,僅僅這兩家公司,印度裔高管就已經掌管了8000億美元的市值,印度正在成為一個“盛產”CEO的神奇國家。

如果我們再往下分析這批“CEO”們,便會發現一個現象:不同於一些族裔高管都是移民二代,這一波登上硅谷權力頂端的印度裔高管,都是土生土長的印度人,他們在印度頂尖的高校完成本科教育,再蜂擁至美國,進入美國名牌大學如斯坦福、麻省理工學院深造,然後加入美國的高科技企業,再接下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這些來自印度高等院校的學霸精英,在世界上形成一個龐大的“CEO兵團”。

谷歌印度裔CEO桑達爾·皮查伊(Sundar Pichai)↓↓↓

印度留學生超過60%都能拿到美國H1B工作簽證,中國留學生只有6%能拿到,而中國留學生的人數是印度的2~3倍。

中印兩個同為亞洲的人口大國,有諸多相似之處,同為美國最大的兩個留學生來源地,我們很自然地會把對方當成鏡子來做個對照:為什麼印度裔比華裔在美國更成功呢?兩國的留學生在美國的校園中各自有怎樣的表現?是否這些差異影響了各自日後的成就?

中國留學生數量增加,熱衷抱團影響語言和文化的融入交流

有人表示,中國留學生熱衷抱團,對於融入當地朋友圈缺乏興趣,這種習慣養成後在他們走入外企職場後就會顯露出弊端:“無論是價值觀還是習慣,比如說他們在美國的企業裡很多是outside office,你要是不去看球,不跟大家一起去吃飯、看球、一起玩兒,那就很難加入領導圈。”

尼廷·諾里亞,哈佛商學院院長↓↓↓

中國學生沉默謹慎 印度學生能言善辯

印度學生和中國學生相比較之下顯得更為愛辯論敢於發表意見。 印度人在一起,經常為了討論而討論,不惜時間和精力。在學校裡,老師會組織學生進行辯論。而當他們把這些習慣帶入跨國企業的工作中時無疑又增加了一個優勢砝碼,中國人的沉默謹慎,唯恐“禍從口出”的習慣,也意味著容易導致錯失良機。

從校園行為習慣中可以觀察出幫助印度學生走向職業成功的些許因素,同時也有人指出,印度裔之所以取得成功,和他們國內的高等教育也有很大的關係,印度理工學院(IIT)作為印度精英的搖籃、全球錄取率最低的名校,為跨國大企業輸送了頂尖優秀的人才,此外,印裔精英階層很注意幫助本族裔。在招聘、工作安排和培訓上都會刻意提攜本族裔的人,多方面的因素都是印度裔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印度理工學院(IIT)↓↓↓


迷失在耶路撒冷


首先白人對華裔的歧視導致華裔上升渠道困難,二是華裔心氣很高,如果實在上不去的話乾脆撂挑子不幹了回國創業“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是我們千百年的吶喊。

所以你會發現世界排名前十的it公司六家美國的,四家中國的,而印度人的一家都沒有。

印度人被英國殖民並不覺得是恥辱,給美國打工也非常滿足。

中國人: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這輩子都不可能打工的!


用戶930769105868


那是因為中國的精英都愛國,根本不去美國就業,都在國內創業呢!



求圖55


應該是教育出現了問題,中國小孩子在該玩的時候,卻被繁重的課業磨去了創造的天性。有創造意識的孩子被視為"不合格品"過早被踢出生產線。上大學的基本是學習機器,創造人才比例已經很低了。 教育改革迫在眉睫!!!


丹東丹寧


之所以出現這種問題,沒有什麼亂七八糟的原因,也沒有什麼哪個人種比哪個人種智商高的的原因。原因其實很簡單——政治。對於那些胡扯的人我只想問,在美國硅谷是印度人多還是白人多,在硅谷管理那些所謂的印度高層的人是印度人還是白人,扯來扯去,最後得到一個老套的結論白人至上。我只能說那些胡扯的人,跪的太久,看似回答的冠冕堂皇,實際上掩飾不了那骨子裡散發出的惡臭——奴性。

幸好,管理國家的不是這些人。

對於那些批判國家教育的人,我只想說,在中國最多的就是人,在中國那些既能適應枯燥的應試教育又具有發明創造性的人多的是,在中國由於一項發明專利而獲利幾千萬的大學生多的是。在中國不學習的大學生很多,學習的大學生也很多,你們以為上了大學就成功了?錯!大學才是真正的“高考”,大學畢業後能夠成功的才是真的精英。中國現在的社會是很殘酷,但也是相對而言最公平的,只要你有能力。你不想吃苦中苦中苦,你還想當人上人上人?

中國什麼都缺,最不缺的就是天才!!!


默默易拉罐


在美國的企業裡,印度裔高管遍地都是,尤其是硅谷的公司最為明顯,包括微軟、谷歌、諾基亞、軟銀集團等在內的公司,它們的首席執行官都是印度人。而中國人普遍在美國公司擔任工程師,鮮有向管理層的突破。因此,硅谷形成了一個傳統族裔權力結構:大量擔任技術研發任務的中國工程師,往上是一群印度中層,再往上則是美國本地白人高管。

1、印度人搶著去美國,“印度幫”成硅谷一大特色

根據派思諮詢對美國500強企業印度CEO的調查報告發現,有75家企業的CEO是外裔(外籍)身份,其中印度人數最多,佔了10位,緊隨其後是其他西方國家,而中國大陸無人上榜。這10位印度裔(籍)高管中,有7位所在的美國公司為科技行業,再次佐證了印度人在科技行業的影響力。

同樣是在美國留學工作,為何中印兩國人才在職場境遇上有那麼大的差距?事實上,這一批在美國企業權力頂端的印度裔高管,都有一個特徵——都是土生土長的印度人,所就讀的本科院校都是像印度理工學院為代表的最高學府,然後再去美國。從上世紀70年代的科技產業黃金時期開始,每年印度理工學院70%的畢業生會選擇出國,且大部分都落腳美國。過去50年,印度理工學院總共誕生了17萬畢業生,留在美國的就超過3.5萬人。

2、為了出口歐美,印度連教育都“丟”了

難道是中印教育體系的差距,其實不然,印度的教育更多培養服務美國等發達國家的IT人才。受英國殖民的影響,印度的官方語言是英語,教育更加註重英國,這非常有利於印度人在語言溝通上接近西方。另外,印度大學課程設置的國際化程度高,重視培養人際溝通能力,相比華人,會更加符合西方企業文化和對人才的要求。

印度注重培養西式人才,很大原因跟印度的經濟發展方向選擇有關。印度原本是一個極其落後的農業國,可是妄圖短時間內實現經濟飛速增長,於是忽略工業的發展,重點發展產值最高的信息服務業。由於國內需求較小,印度的軟件產品和軟件服務主要面向出口。據統計,印度出口到美國、日本、英國、德國、法國和意大利這六個國家的軟件佔印度軟件出口80%,其中出口到美國的軟件佔比高達60%以上。就這樣,印度變成了歐美企業的信息服務“工廠”。

因為印度在信息服務業上與西方國家緊密聯繫,很多印度的本土人才都會傾向選擇留學美國,最後在美國工作。當然絕大多數的印度從業者,都會去他們比較“熟悉”的美國科技公司任職。在這個長期過程中,美國人逐漸對印度裔工作者形成認同,也就率先比華人打破了“天花板瓶頸”。值得一提的是,早期的印度裔工作者與華人差不多,大多處在基層崗位。

2018年再度連任的普京能否挽救俄羅斯經濟?幾百萬印度女犯人為何與男子關在一起?關注“金十數據”,我們給您提供更專業的解答!

金十數據


這個問題前面回答的答主已經分析得很多了,我就試著從另外的角度來簡單地說幾點:



中國是全民教育,印度是精英教育

在中國已經實行了多年的義務教育,小學到中學大部分人都能獲得免費教育,只要成績可以就能升入大學繼續學習,所以大學教育也是相對普及的。

印度社會等級制度明顯,當然也體現在教育上,公立教育不發達,名額有限,所以能上得起學的基本都是中產以上的家庭子女。以一國的資源培養少數精英,出幾個人物很正常。

中國重視基礎教育和全面人才培養;印度不公平的教育資源分配,決定了只能培養某一方面的人才

中國從初級教育、中級教育到高等教育,資源分配較為公平,理工農醫文等學科分佈合理,教育均衡,人才全面。

印度初中級教育不發達,高等教育知名的也只有“印度理工大學(IIT)”,題主所說在美國的IT精英幾乎都出至該校。這所大學培養IT人才計劃比中國起步早,所以人才比中國要多一些。



兩國文化的差異造就了不同的人才素質

中國傳統的儒釋道文化形成了中國人注重自我修養、獨立發展、與世無爭的個性,受這些個性文化的影響,到了國外的中國人更願意到相對獨立的研究性機構就業,發揮自己的優勢和特長。另外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異也制約著華人華僑融入當地社會,影響著他們個人職業的發展。

印度百年英國殖民地的歷史,使得國內中上層精英家庭無論是從語言上、生活習慣上以及文化認同上都已經和西方文化融為一體,這些精英家庭的子女在歐美國家能更好地融入當地社會,獲得認同。



隨著中國的發展,海外學子回國就業創業成為新趨勢

十幾二十年前海歸熱潮,吸引海外人才回國就業和創業,推動了國內包括互聯網IT業在內的所有行業的發展,隨著國家經濟的發達,實力的增強,一方面海外學子更願意回國創業就業,另一方面由於國外社會環境的影響也推動著海外學子歸國。

印度則不然,出國的印度人更願意留在國外,融入當地社會。



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歐美等國對中國高技術領域的封鎖限制也制約著華人華僑在這些領域的就業和職業發展。

關於這一點,就不展開討論了,大家也應該是心知肚明的。

總之,從以上幾點分析來看,是中印兩國在文化教育上的差異產生了題主所說的現象。但是這些差異又何嘗不是中國優勢的體現呢?我們正是經過不斷地對這些優勢加以重視和發展,才全面提高了整體中國人的科學技術文化素質,最終造就了今天中國舉世矚目的國家實力,也才有了今天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這不比只是某幾個人在國外成為精英要強許多嗎?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未來的發展後勁仍然會遠遠強大於印度而且也必將惠及每一個國人。我們要有這樣的自信而不能被某些現象迷惑了。




分享一點理念,共創美好生活!


一點理念


今天我們來說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在美國硅谷是世界互聯網的中心,我們發現有很多很多的中國人在打工,也有很多很多的印度人在打工。按道理講咱們認為,咱中國人的素質怎麼地也比印度人強多了吧!但是我們發現,印度人在硅谷的位置遠遠高於中國人。

舉個簡單的例子,現在谷歌和微軟這兩大企業的CEO,全都是印度人。除了頂級的CEO 之外,大量的印度人佔據了硅谷很多很多互聯網公司中高層位置。而中國人的身影呢?中國人很奇怪啊,大概做到中層,就已經做到了天花板了。別說上層了,做到中層就已經很不錯了。

有人統計過啊,清華大學在硅谷地區就有一萬多名校友,那麼加上北大復旦南開浙大等等等等,那有將近十萬中國名牌大學的精英在硅谷地區啊。但是他們卻做不過印度人,他們只能安貧樂道的做一個簡單的程序員,或者做一箇中低層的經理。

大量的中高層經理甚至頂級CEO的職位,都被印度人所佔據了。大家不禁要問,為什麼會是這樣一個狀態?中國人不如印度人嗎?其實印度人在硅谷取得成功啊,是有表層原因和深層原因兩方面的。

我們先說表層原因,表層原因很多人都看的到,很簡單。

第一,印度人有所謂的語言優勢啊畢竟它是幾百年的殖民地啊,那英語也可以說是他的母語之一了。

第二,很多人都說印度人絕對是會來事兒的。大家就說過一個段子嗎,說同樣一個活給一個美國人、中國人和印度人去幹,美國人就是踏踏實實給你幹完了,然後到點下班走人啥也不說。中國人呢勤勤懇懇幹完了,幹得特別漂亮,但是不會說話。印度人啥也不會幹,老闆來了他給人彙報說:這個項目我們三個人完成的非常好,我做了什麼什麼,他做了什麼什麼。結果在我領導下這工作完成了。而且呢人PPT做的還特別漂亮。換句話講印度人會來事兒愛說話,有功就能攬到有過就能推走。中國人就是那個,很強調自身的硬實力,對講話溝通這種軟實力吧這個,搞得比較差,所以中國人都說這個印度人太會拍馬屁太會來事兒。所以他容易上的快啊!

更重要的還有第三點,很多中國人說,印度人這個民族非常抱團。什麼意思呢? 印度在硅谷地區有大量的同業協會,一旦一個印度人上去了,他就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他一定要提攜拉吧很多印度同鄉來,所以一個公司往往形成了非常非常多的印度人團體。印度人之間就是一定要把我的人再拱上去。大家瞭解,在海外的中國人,其實很多是願意單打獨鬥的。偶爾呢跟中國人交往,但是真正你說抱團的事兒,中國人很難出現抱團的狀態。所以很多人說的嘛,一個人中國人是條龍三個中國人是條蟲嘛。

聽完了表層原因,您是不是覺得印度人真是比中國人強很多。我跟您講,表層原因終歸是表層,其實印度人能取得成功。還有一個深層原因,什麼原因呢?

很簡單,印度真的是做了幾百年的殖民地,所以他有一個長期的僕從文化的意識。而從另一個角度講,印度現在在整個國際環境中啊,沒有什麼人能指責他,每個人都讚美他。但您記住中國一句老話:“

無遭人妒是庸才”。

換句話講,各個大國都是認為印度,其實沒有什麼特別大的潛力,不可能成為超級大國,不可能威脅他們的存在。因此呢對他的一個認知就是一個“僕人的國家”那麼作為一個僕人來講,我給你點高位置你拿了點薪水,乾點活是ok的。可是中國這樣一個國家在其它各國中,是這樣一個狀態嗎?完全不是嗎!中國在其它各國的眼裡,那是一條已經正在騰飛的巨龍啊!對於這樣一個國家,哪個國家它得防著點,他不得害怕你的人進到我的核心層,把我核心機密給弄走了。所以印度人當了谷歌和微軟的CEO,美國社會是不會有太大反響的。因為他認為印度人嘛你就是我一個僕人,你幹了CEO也是領我錢工資的人嘛!可是如果是中國人幹了谷歌和微軟的CEO,那您去看看,美國社會絕對會掀起又一輪的中國威脅論。

總而言之就是說吧,國家太弱,所以呢我不需要擔心你。你的人在我這兒打多高的工都可以。國家太強我一定要防著你,我防著你的人掌握我的核心機密。還有一個角度講呢,中國目前的互聯網經濟,是並列於美國在世界存在的,那不要說印度西歐或日本也趕不上中國。

所以呢,中國的互聯網,在中國境內也誕生了大量的企業。這些企業也需要相當多的人才。曾經有人統計過啊,實際上,在中國境內你做到一個互聯網企業的中高層的話,你拿到的錢,未必少於在美國。這樣就導致大部分的中國金融人才,我現在未必要在美國發展。我回到中國發展,也非常好,也非常不錯。而印度這樣一個國家,它的高精尖人才,他除了在硅谷待著,他還能去哪?這不也就是為什麼, 印度人只能拼死拼命在硅谷發展 而中國人有很多道路選擇的原因。


照理說事


其實這麼多年大家看到這個現象,都忽略了這個問題的本質,那就是美國白人的種族歧視,但是美國白人心裡清楚,印度人屬於白人。大家不要驚異,以為有些印度人長得黑,他們肯定就不是白人了,其實你錯了,人家就是白種人。等於和美國白人是一家人,那華人競爭不過他們,你就明白了吧。大家不要不相信,你看咱們有些中國人曬得比黑人還黑(黑人也有膚色淺的),但是你能說他是黑人嗎?同樣中國很多女同胞皮膚白皙,而且,很比起白人來非常細膩,但是你能說她是白人嗎?可能外國人分不清,但是我們中國人一看就知道他是黃種人。如果兩個同樣黑的人站在一起,一個是黑人,一個是黃種人,那你心裡感覺偏向誰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