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安太后一聽曾國藩,不由肅然起敬

“臣以為郭嵩燾於洋務確有見地,然其人性情急躁,有時未免責人太苛,洋務須用水磨功夫,他卻不勝繁劇,故處處遭人誤解。今決意請辭,不如成全其志向。至於劉錫鴻則無論資歷學識,皆去郭嵩燾太遠,本不堪正使之任,觀其屢次對郭嵩燾提起彈劾,不惜深文周納,直欲置人於死地不已,其人品德可見一斑;且據臣所知,其出任駐德欽差不過數月,便因言語粗俗,行為乖張,為洋人恥笑,他竟至託病不出。故臣以為,郭嵩燾與劉錫鴻乃一同奉使,若撤郭留劉,必招外人猜測,不若一道撤回,方示公允。”

此言一出,李鴻藻如何肯依,就是另幾個軍機大臣也不耐寂寞,一個個皆有桴鼓相向之意。慈禧太后看在眼中,乃冷笑道:

“前年派郭嵩燾使英,確有些因人就事,過於孟浪。不過清流那班人的話也不能盡信,這班人往往抓住一件事不放,且一尺風三尺浪的,郭嵩燾因此捱了不少冤枉罵。既然自己請撤,也不好強人所難。至於那個劉錫鴻也過於刻薄,既然在德國屢出笑話,我看一同撤回也罷了。”

慈安太后不意慈禧也這樣說,忙點頭道:“我看就這樣最好。只是英、法、德三國欽差非同小可,三處一下同時出缺,誰人可替代得?”

慈安太后一聽曾國藩,不由肅然起敬

恭王從容奏道:“總理衙門行走曾紀澤自幼受其父曾國藩調教,學有所成,於洋務更是有獨到之見,這些年自學英語,很有成就,若使其兼駐英法,必不僨事;另外,記名道、駐歐留學生監督李鳳苞為李鴻章麾下能員,於洋務研習最早,目下已在德國,對德國情形熟悉,若讓其接替劉錫鴻,正是駕輕就熟之舉,臣主張就以李鳳苞代劉錫鴻。”

這裡李鴻藻一聽終於扳翻了郭嵩燾,將其撤回,心中不由高興,但聽要撤劉錫鴻,便又不喜歡了。本來還想力爭,但礙於兩個太后都已同意,慈禧且對清流有責備之意,一時也找不出反駁的話,只好適可而止。

慈安太后一聽曾國藩,不由肅然起敬,心想,曾國藩調教出來的人必然可靠,至於下面關於李鳳苞的介紹,她也聽不進去了,馬上說:

“要得要得,忠良之後,學有所成,這樣的人不用用什麼人呢?就依此議。”

有此一說,別人想說也不好再啟齒了,這事就這麼定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