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奇人異事之紫禁城裡賣饅頭


紫禁城,就是現在的故宮博物院。別看現在你只要買了門票就可以進去隨便溜達參觀,但在古代,這裡可是皇家禁地,是皇帝居住的地方,閒雜人等禁止入內,就是朝廷大臣進入也必須有出入的證明才可以,要是沒有,那就會被當成刺客當場捉拿。

但是就是這麼個皇家禁地,這麼個一般人看也不敢看一看的地方,卻在清朝的時候,有一個普通小商販,硬是在裡面賣了兩年的饅頭,不但賺的盆滿缽滿,而且被發現之後屁事沒有。您還別以為這是什麼野史傳說,還真不是,這是正二八百記載在《清宮檔案》裡的事實事件。

歷史上的奇人異事之紫禁城裡賣饅頭

這個膽大包天,敢把皇宮當成農貿市場的人叫王庫兒。

王庫兒是順天府宛平縣(北京豐臺區)人,從12歲便跟在父母后面靠賣饅頭衛生。年長後便自己一人挑著擔子,走街串巷賣饅頭,過著平淡無奇的生活。

歷史上的奇人異事之紫禁城裡賣饅頭

1851年9月的一天,王庫兒在北京東城金魚衚衕口賣饅頭時,無意中撿起了一個腰牌。不識字的王庫兒,在把玩腰牌的時候,正好一個私塾先生來買饅頭,認出了這是可以自由出入紫禁城的腰牌。

老先生對王庫兒說這不是老百姓可以拿的東西,現在交給城門守衛也許還能獲得賞賜,否則就晚了。於是,王庫兒忐忑的來到紫禁城門口,正打算雙手奉上腰牌的時候,恰好一隊兵馬入城,守衛便順手把王庫兒推進了城中。就這樣王庫兒成為第一位參觀紫禁城的平頭百姓,還是免費的。和我們現在參觀故宮博物院一樣,王庫兒懷著無比好奇的心情在紫禁城中逛了一圈,發現裡邊車來車往,與外面無異。但是,就是沒有賣東西的,更沒有賣饅頭的。王庫兒看著偌大的皇宮,來來往往的人群,竟然沒一個人做生意,好可惜。

突然,他靈機一動,猛拍了一下大腿,對啊,我為什麼不來這裡賣饅頭呢?這裡人多熱鬧,也沒有其他競爭者,自己要是在這裡做生意,肯定能賺大發,於是一個大膽的想法便在他心裡萌發了,當然,被良好商機衝昏頭腦的王庫兒可能並不覺得這個想法很大膽。

說幹就幹,第2天,王庫兒收拾體面,整好饅頭,挑著擔子,徑直就往紫禁城走了。原本他以為會被守衛攔下,想不到只是被盤問了幾句,便放他進去了。到了裡面後,王庫兒找了一個熱鬧的角落——一處涼亭裡的石桌上擺起了饅頭攤,正式開啟了他在紫禁城裡賣饅頭的輝煌生涯。

歷史上的奇人異事之紫禁城裡賣饅頭

事實證明,王庫兒是一個優秀的小商販(比武大郎強太多了),在紫禁城賣饅頭是一個相當成功的商業案例。

王庫兒在紫禁城的饅頭生意火了。

太監、宮女甚至皇帝的老婆都來光顧他的饅頭攤子。這些人出手闊綽,給的錢比外面多得多。此外,大臣們有時上朝起得很早,往往沒吃早飯。他們看到王庫兒的饅頭攤子,還以為是皇帝體恤大臣之舉,很是感激,給錢時也很大方。就這樣,王庫兒在紫禁城賣了一年多的饅頭,跟宮裡的那些人都非常的熟悉,人緣特好。

王庫兒的饅頭攤子儼然成了紫禁城裡的“網紅店”,他也因此賺了大錢。

十分難得的是,王庫兒不但自己通過在紫禁城賣饅頭致了富,還積極分享經驗,帶著其他人致富。

1852年4月間,王庫兒出繼的哥哥張貴林聽說此事後又驚又喜,便央求著王庫兒帶他一起進去買東西。王庫兒倒也乾脆,當即就答應了。自此張貴林就接替王庫兒,開始了他原來做夢都不敢想的“皇宮擺攤”的生意。而王庫兒本人也沒閒著,靠著熟悉的關係,在宮中找到了一份還算好的活計,當時,有一個叫張春成的宮內御廚,讓王庫兒幫他一起做飯,晚上就在他那留宿,兩人“合作”的非常愉快。

這真是一個超現實主義的場面,2個北京城裡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每天一個挑著兩擔饅頭,一個拎著大大小小的物件,出入於皇家禁地紫禁城叫賣吆喝,想來不禁讓人會心一笑。

如果事情一直照這樣發展下去,那將是一個好的結局,然而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牆。

一次,曾經買過饅頭的慈安皇后與咸豐帝閒聊,聊著聊著,就聊到了王庫兒,慈安皇后對咸豐帝說,最近有個賣饅頭的,那個饅頭真不錯,下次多買點讓皇帝品嚐一下。咸豐帝是一臉懵逼啊,這皇宮內院的,哪裡來的賣饅頭的啊,便下令徹查。

最後調查發現:王庫兒那塊腰牌是鑾儀衛一個負責廚房事務的校尉袁士棟的,1851年9月間,同在一處服役的翟二套出去買菜,拿錯了腰牌又不慎丟失,因怕受責罰不敢呈報,於是乎上文中的事情就這樣發生了。

隨後,咸豐按照按照《大清律例》的規定,擅闖紫禁城者,仗打一百,轟出紫禁城。不過,慈安皇后覺得王庫兒的饅頭好吃,悄悄的安排官兵輕點下手,他倒也沒有吃太大苦頭。

出宮後的王庫兒,雖然失去了在紫禁城繼續賣饅頭的機會,但是兩年的成功經歷,讓他賺了很多錢,日子想來過的也不錯。不多也有說法,說他被召進皇宮做了御廚。說法不一而足。

不過能在皇帝居住的紫禁城裡買兩年饅頭,就這經歷也夠他吹一輩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