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35歲剩女被逼婚,拿菜刀誤傷家人,你怎麼看?

晨曦談


逼婚與被逼婚從來不是一個單方面的問題,所以針對這件事情我們也應該考慮到

雙方的立場。

這個35歲還未結婚的女人,其實承擔著一種來自家人的歧視,和來自社會的壓力,因為社會有自己的一套看似“約定俗成”的律例,男人女人(尤其是女人)到了一定年紀就應該戀愛結婚,如果不這麼樣就會被人覺得古怪,甚至遭到排擠和敵對。

這是來自外界的輿論壓制,而未婚人士內心其實何嘗沒有一種需求,只是因為諸多因素所以才一直擱置,這種需求不被滿足已經是一種焦慮,再加上身邊人的非議和指責,長此以往,內憂外患,雙向的壓力負荷讓一個人的精神處於敏感的狀態,使她做出一些瘋狂的舉動也不足為奇

在這件事裡,女當事人顯然就是因為家人的不理解而情緒失控所以才失手傷人。

站在她的立場,我們當然會認為家人應該給予體貼和諒解,應該能夠多付出一些關懷和包容,因為未婚有時候不僅僅只是一個人的問題,而且,一個人應該擁有自己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的自由。

但是站在女當事人的家長的立場,他們對一個35歲還未結婚的女人也是懷著一種恨鐵不成鋼的心理。因為有時候自己子孫等親人的婚姻問題並不僅僅是她一個人的事情,她的親人也難以倖免被捲入一種輿論的壓力當中;此外,大多數人的心目中依然持有這樣的觀念,對於一個女人來說,婚姻始終是一個比較好、比較安穩的歸宿,總會比獨自生活要幸福,所以他們也未嘗不是為她著想,只是傳達的方式不夠恰切

這件事故的發生,很大原因是因為溝通方式的不恰當。

親人之間合理有效、入情入理的溝通也是非常重要的,動輒訴諸言語中傷甚至武力攻擊一定是不明智的;不僅如此,人與人之間也應該互相尊重與包容,親人之間更是如此。

個人認為,作為一個成年人,無論獨身與否,獨立是很重要的,最好能夠獨自生活,也避免和家人產生各種各樣的矛盾,將自己置身在一種被嫌棄被指責的環境之中。

一個人,即便獨身,依然能夠將自己照顧得很好,將日子過得很安然,這樣的話,親人也不至於那麼杯弓蛇影,彼此也不至於如此劍拔弩張。


席越


每逢佳節被相親,這句話真的讓很多大齡剩男剩女感到恐慌,原本節日就是一家團圓相聚的時候,本應該開開心心的,可誰知,泉州的小麗(化名)卻出現了這樣糟心的事情。

事情經過是這樣的:

泉州女孩小麗今年35歲了未婚,過年回家熱鬧,想著和奶奶聊聊天話家常,可誰都不敢相信,就是因為奶奶的一句“很丟人”(原因是這麼大了,還不嫁人),小麗被徹底激怒!開始與奶奶辯駁,爭吵。

(資料圖)

結果小麗的三叔和堂弟看到倆人爭吵的場景,便為老人說話,可誰能想到的是,就這樣的一句話卻引發了一場大戰!從拌嘴到吵架,再而升級到打架!最後小麗氣急敗壞的從廚房拿了菜刀誤傷到堂弟小熊(化名)的手……直到民警趕來,雙方協調才和解。

開開心心的一個年,怎麼就出了這樣糟心的事情呢?

其實,像小麗這樣的案例並非少數,還有很多的單身青年在春節裡都感到“壓力山大”。婚姻這種事情,有時候真的是需要緣分的,小編相信有很多的單身人士也是迫逼無奈成為“單身狗”的,誰不想有個疼愛自己的老公或老婆呢?

PS:春節假期,若你被逼婚,希望給父母多一份理解和寬容;同時,如果你是長輩也希望給子女多一份理解。(海峽網 黃小群)


海峽網


小麗抗婚記

【潘衛霞律師原創情景模擬,內容屬虛構,人名虛構】

要過年了,35歲—哦,過了年是36歲的小麗猶豫許久,鼓起勇氣,回家看看。她平時自己在外租房,寧願每月多花兩千多房租,圖的就是個清靜。

剛進門,奶奶便摘下老花鏡往外看,不看小麗,只望她身後,沒有看見她想看到的人,老太太的嘴又開啟了復讀按鈕:“麗啊,找對象了沒,我這把老骨頭還能看見你結婚不?這麼大了別挑了,有要的就行了……死老婆的,離婚的,帶著孩子的,都可以……”

奶奶的話像連發的炮彈,把小麗堵在門口,小麗靠在門上,使勁忍著,她總得跟爸媽說句話再走。奶奶見她不吭聲,加大了火力:

“麗啊,你怎麼不放聲呢,奶奶的話聽見木有?我怎麼還能有你這麼個孫女?這兩年我都不敢下樓到院子裡和鄰居們插咕事了,丟人啊,我這老臉沒地擱了……”

奶奶說到傷心處,抬起一隻老樹根一樣的手,抹起了眼淚。

小麗嘆口氣,壓住火,放下東西:“奶奶,我的事您就別管了行不?”

奶奶火氣明顯大了,聲音也大了:“我怎麼能不管? 人家你這麼大的孩子都上學了,我和你這麼大五個孩子了……”

小麗反唇相譏:“您不就是會養孩子,還能幹嘛?”

此時,叔叔和堂弟進門。

小叔:“小麗,你怎麼和奶奶說話啊你,你怎麼說話啊你,我在門外都聽到了……奶奶還不是為了你好?”

小麗崩潰:“為我好?她說讓我死老婆的、帶孩子的、打離婚的,無論好歹找個男人嫁了,免得她丟人,這是對我好? ”

小叔:“死老婆帶孩子怎麼了,人家還不一定要你呢!”

小麗火了,到廚房抄起一把菜刀,舉到前面:“你們誰再逼我,我就跟誰一刀兩斷!”

堂弟驚呼一場,上前奪刀,“哎喲”一聲,手破血流。

情景模擬完畢。

潘衛霞律師點評如下:

1. 給小麗同學點個大大的贊,誓死捍衛自己的單身權,精挑細選 權,決不為嫁而嫁,隨便嫁一個糟爛漢;

2. 閒吃羅卜淡操心的所有的七姑八姨左鄰右舍們,小麗的事是她自己的事,與你們沒有半毛錢的關係,要想大家以後還能比較愉快地相處,就請尊重小麗們的選擇,閒心少操,閒事別管;

3. 親愛的奶奶們、爹孃們,請你們管好自己,把自己的身體照顧好,有能力的話再琢磨增加點收入,不給小麗添麻煩,加負擔,就是對小麗最大的愛護;

4. 小麗35歲不嫁,是因為她沒有遇到想嫁的人,你們卻讓她無論好歹找個男人嫁了,原因只是“她不嫁,你丟人”,你們只為了你們有談資,不丟人,就把一個好好的、自由自在的小麗往火坑裡推,才是真正的非常自私,非常丟人。

支持的,請點個贊!關注潘衛霞律師,捍衛正義的路上,你我同行;分享法律和思想的點滴,我們同在!感謝您的閱讀!謝謝!


潘衛霞律師


該問題由百合情感的徐偉老師為您解答

——其實家庭逼婚的現象在我國農村以及一些縣城是很常見的現象,老一輩的人通常都結婚比較早,同時,他們的思想觀念還是停留在很早以前的時候,那時候也沒有什麼思想教育,哪怕現在,依然不會很懂得年輕人不結婚的苦衷。

所以這個問題就有點像是隻關心結果,不關心過程。不理解為什麼不結婚,反而埋怨對方,有時候其實子女也想結婚,但是找不到合適的對象,這個你說講究,拜託,畢竟不是為了你結婚,是自己的終身大事,能將就嗎?所以,這就是矛盾,老一輩的掌控欲太強,始終都覺得子女就是自己的工具和附屬品,得聽自己的,子女卻有自己的想法和做事的方法,這就產生了矛盾。

既然產生了矛盾,那麼矛盾總是要有一個解決的方法,大多時候,都是子女忍氣吞聲,應付一下所謂的相親,就過去了,但是如果被逼急了,極端情況下就會像題主說的這樣,拿著菜刀去砍人。這本質上是一種反抗,一個人被逼到一定程度了必然會反抗。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是這個女生和她家裡人溝通不利的結果,一般父母逼你結婚談戀愛,你如果沒有合適的對象你就可以去和對方溝通。當然這也有很客觀的因素在裡面,一個35歲的女生在婚戀市場的競爭力確實不行。高質量的男人不願意買單,低質量的男人她可能又看不上,所以自然就單身了。

最後,如果你是單身主義,你也得跟你家裡人說清楚,如果你還是丁克,那一樣跟家裡人說清楚,即使他們不同意,那也沒辦法,隨著時間的推移最後接受的還是比較多。反目成仇的也有,但我還是想說,做你自己想做的事情,畢竟一輩子是為自己而活的。想單身就單身,想戀愛就戀愛。當然,你也得具備戀愛的條件,如果戀愛都不會,那你單身也就不奇怪了。最後,戀愛技巧是可以學習的,先天不足後天彌補。努力提高自己的情商,吸引喜歡的人自然不是難事。


百合情感


現在不興包辦婚姻了,但是趕場的相親和逼婚是越來越甚了。

特別是現在年輕人結婚越來越晚,父母那一輩25歲結婚都算晚,可現在的都市男女,30歲結婚也是早的。

相比之下,很少有像我們的家長,對干涉子女的婚姻如此上心,幾乎每個城市都有一個大伯大媽扎堆的相親角。

於是每到春節,沒結婚的單身男女回家都得提著神。甚至,為了不回家被逼婚,她們選擇旅遊過年。

2018年的春節,平時在北京工作的劉明珠就沒有回老家過年,而是約一些朋友去了拉薩。

除夕當天,她們乘坐38個小時的火車抵達拉薩。對於28歲的劉明珠,這場旅行就是為了逃避親人制作的牢籠,催婚的壓力讓她有家不想回。

劉明珠和小麗的遭遇其實是相似的。她們在城市裡是獨立能幹的白領,不論是學歷還是工作都符合農村父母對孩子的所有期望。可因為沒結婚,家人就否定了她的所有,對於小麗,奶奶說她不嫁人,給家裡“丟人”。而劉明珠的父母則是挨個給朋友打電話,滿是尷尬地請對方給自己的女兒介紹男朋友。

可以想象得到,一家人在一起過春節是中國人最重視的事情。但因為怕家人逼婚,劉明珠們不惜與家人冷戰,也要出去旅行。

而父母為了逼婚,往往失去分寸。2016年,一條“姑娘因父母逼婚而跳樓自殺”的新聞傳遍網絡。“我們小區一個姑娘,27歲,天天被爹媽數落找不著對象,爹媽到處讓別人介紹對象,然後把閨女所有的優點列出來當賣點,真的是很委曲求全的說。全小區都知道她閨女的學歷職業收入身高八字和沒結婚。姑娘留一封信自殺了。”

像小麗的奶奶一樣覺得不結婚“丟人”的大有人在。不少網友寫自己遭遇的逼婚:正常人都結婚生孩子了,你能不能正常點;這輩子受過的最難聽最噁心最嚴重的侮辱來自我媽,就為逼婚;因為不結婚,就是沒有社會價值的廢物;她覺得我已經36歲了,不是跟愛情結婚,而是應該和穩定結婚。

上輩的人往往覺得,女孩子要早點找個好歸宿,男生要早點穩定,到了年齡就是要結婚生子。但他們沒有發現的是,現在初婚解體的風險越來越大,離婚夫妻的平均婚姻維繫時間也從1980年前的16.8年降至3.8年。

當社會和經濟地位的提高,讓女性不再需要依附於婚姻中的男性時,結婚和離婚或不結婚都只是生活方式的一種選擇而已。


每日人物


有句話說,你並不知道我經歷了什麼,請別隨意評價我的生活。我想,或許小麗和家人之間的矛盾更多的是源於彼此之間的不瞭解吧。

在大家都開開心心熱熱鬧準備過年的時候,從網上驚悉這樣的糟心事,我對小麗及其家人深表同情,不管誰攤上這事,這個年都沒法好好過了。

不過,儘管不瞭解詳情,對於小麗成為所謂的“剩女”,我表示充分理解。

一、也許她是個理想主義者,堅信此生一定會有一份屬於自己的感情,它可能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可惜她的家人讀不懂她內心那份“只要最後是你,多晚都沒關係”的痴情守候; 二、也許她是個完美主義者,她也向往屬於自己的愛情和婚姻,只是她不願將就,堅守寧缺毋濫的原則,因為這輩子還長,值得去尋覓和等待一份專屬自己的感情,可惜她的家人對她缺乏足夠的包容;

三、也許她是個受過感情創傷的人,無法無視自己血淋淋且尚未癒合的傷口,它的存在一再提示她,不要將自己輕易託付,因為這輩子太短,來一趟人世不容易,如果沒有他人的真心呵護,最起碼要學會好好愛自己;

四、也許她是個不婚主義者,她認為自己可以過得很好,無需將自己和另外一個人綁在一起而給這個世界多製造兩個不幸的人。就如某著名哲學家所言,因為我終身未婚,這個世界上的某個角落有個女人得到了幸福。何況,這個世界有太多的人渣,萬一不幸遇上了呢;

五、也許她還沒做好為人妻為人媳為人母的準備,她對此深懷恐懼,還在努力調適自己的內心,只是家人已經失去了等待的耐心;

也許,還有很多也許……

事已至此,只希望小麗一家人能平心靜氣,好好過年。希望小麗別恨自己的奶奶,也別恨任何覺得她還沒嫁人很丟人的人。如果可以,最好能真心地跟奶奶表示歉意,向因自己一時失控而誤傷的堂弟表示愧疚。因為他們都披著一件名為”愛“的外衣,裡面藏的是蝨子還是真心,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不管什麼都割捨不斷血脈親情。

如果願意,我覺得小麗不妨學著做到“笑而不言,痛而不語”,這樣,或許會讓自己在以後的春節過得祥和如意。


俗世飄鴻


快過年了,應該廣大未婚青年都對相親,逼婚深惡痛絕。這簡直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拉鋸戰。

你不得不承認的是,大部分人也是出於關心你的目的才催婚,也是礙於這種出發點,所以大家才不好發作,只能委婉拒絕。

但是,無論處於什麼目的關心她人怎麼還嫁不出去。除了父母,我依然想對那些人說,這真的是管你屁事!!!

從來都沒有人規定,人的一生必須怎麼樣活著,結婚不結婚,多久結婚,生不生孩子,日子怎麼過,都是他人自己的選擇。

何況有太多人只是不願意湊合,不願意將就才耽誤到今天,難道珍惜感情,重視自己的婚姻,這種態度不對,就是到了年齡,不管對方什麼樣的人都應該馬不停蹄的嫁出去嗎?

嫁了又忙著離婚?累不累?



有句話怎麼說來者,我好久結婚我不知道,但是誰和傻13睡一張床上我很清楚。

這麼說,雖然比較偏激,但是對婚姻慎重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延伸來說,那些催婚的人,考慮過婚姻的成本,生孩子的成本嗎?也就動動嘴皮子。

到時候離婚的時候,也是你們這群人,再多不合適也讓對方堅持過下去。

因為總是很多人啊,自己日子過的一塌糊塗,但是總喜歡教育別人怎麼做人。

並且,他們善於站在自己認為的道德觀念上去指責他人,要求所有人都必須過他選擇的生活。

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權利,只要合理合法。

道德是用來約束自己而不是苛責他人的,何況你這也不道德。

針對題目中的奶奶,我想說,沒有所謂的剩女,結婚也不見得日子就一定會好過,慎重婚姻總比草草嫁人離婚好。

不結婚丟臉?如果有人覺得這種事情丟臉,那是他們的錯,而不是錯在自己。

不要用他人的不對來懲罰自己。

(最後,一家人吵再厲害,都別動刀)


廖彩琳律師


僅從事件本身來看,就知道這個孩子在家裡一定是被寵壞的那個寶貝,有這種反應也實屬正常。

其實剩女族群當中,有相當大的一部分都是類似家庭長大。從小到大隻有她一個,集萬千寵愛於一身,覺得整個世界都是她的,可是當成年以後,步入社會,體會到討生活的艱辛,突然發現自己其實並沒有自己想的那麼重要,茫然之下,這樣的女人會分化成兩種:

第一種,把工作和生活分開。在工作上迎難而上,闖出自己的一片天,成為職場上的強者,但是在感情上,還是那個被寵壞的小孩,把小時候家長對自己的態度應用於愛情當中,覺得另一半至少要像家人那樣對她那樣好,才是合格的。

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只顧享受,沒有絲毫家庭的責任和擔當,甚至把婚後要面臨的很多瑣事當成自己恐婚的藉口,就是這類人最佳的寫照。

第二種,把工作和生活混在一起。從被溺愛的家庭裡出來以後,面對工作壓力不能很好地調適自己,而是把自己的失敗推到別人身上,職場上的發展乏善可陳,生活上心比天高,命比紙薄,於是她選擇逃避,把自己縮到自己以為最安全的窩裡,可是當家庭不再給她提供她想要的環境時,她開始覺得恐慌,憤怒,把自己的失意和不滿發洩到家人身上,這種人用三個字來形容,就是——窩裡橫。

不管是哪一種,這樣的剩女都是跟吊絲男一樣的loser,都是應該遠離的生物。

雖然說嫁不嫁不關別人的事,但既然你做了選擇,就得準備好付出相應的代價,除非你躲到深山裡,永遠不跟人接觸,不然在人類社會里,你選擇任何一種生活方式,都一定會面臨身邊人的非議,大小程度不同而已,現在剩女話題是社會上廣泛熱議的,作為剩女一族,你要承擔的壓力自然也會比較大,沒這份心理準備,怪我咯?


視清


這是二個時代觀念衝撞的個案。

而大齡剩女的問題則是一個社會性問題。

大齡剩女的問題的產生,是由多種因素影響下的結果,到於大齡剩女的自我解釋則不了真的,那更多的是給自己的理由,什麼自由啊,選擇哪。什麼中國思維方式啊,傳統之類的。

我們來看大齡剩女是如何產生的,大齡剩女產生的時間幾乎是從2000後開始成社會性的問題。之前有但不是太多,也沒有多到成為社會現象的級別。

也就是從80後開始的這一代,在婚姻的選擇上出現的問題,而80後正好改革開放後的時代。西進的思想體系和經濟市場的繁榮所對應的選擇性與個體獨立性,成了大齡剩女二大誘因。這二者的綜合一方面使得現代女性眼界放寬不在象以前那樣只能看見周邊的一畝三分地,而是可以接觸或看到更多可能性,另一方面由於工作的關係,又把自已同樣限入在工作周邊的這一塊。其真實可選擇性反而更少。

而其中最為關鍵的是,西進的思想對現代女性的誤導,特別是所謂愛情的觀念的深入人心,愛情是怎麼事?如何解釋愛情,其實根本沒有標準,也沒有統一合理的答案。所有的一切都是人們想象中的景象。

而想象中的東西總會擴大從而與現實有了落差。

以現代女性一方面精神上獨立,擺脫了傳統的嫁人從夫的固化思想,另一方面在選擇對象上又受到過往浪漫式的愛情想象的影響,很難有完美的對象出現,所以挑挑撿撿到最後反而把自己給選剩下了。。

而大齡剩女之所以成為社會現象甚至成了家庭的矛盾根源之一。卻在於父母一輩的傳統觀念中對超過一定年齡而沒有結婚的子女的焦慮。他們無法接受,在30多歲還沒有結婚的事實。因為在傳統的中國家庭概念中,父母對子女的責任要承擔至子女結婚為至,也就是對父母而言,子女結婚了,他們的任務就完成了,結過婚後的日子怎麼過,那已經是他或她們自己的事了。否則他們有道德上的虧欠感。他們的人生不完整。

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女子30多歲第一次生孩子,由於難產,接產的醫生就一再抱怨,她沒有媽媽嗎?怎麼能把姑娘弄到這麼晚才出嫁。

這樣的思想在我國存在很深的土壤。

我國不同於歐美,在歐美的家庭觀念中區分家庭的責任是以年齡來劃分的,而我國則是以結婚於否來界定的。這是完全不同的家庭責任的劃分標準。因此我國的大齡剩女就會突顯的更加明顯。


源頭的風景


家是人最後的港灣,不要把家變成沼澤。——題記

我倒是覺得家人之間還是要有距離感的,像這種逼婚的,確實讓人非常惱火。有一種愛叫“我都是為了你好”,這種堵嘴式的愛我真是不敢恭維。


確實,家裡長輩關心孩子的婚事是一種愛,每個家庭都希望自己的晚輩順順利利,和別人一樣生活。但有時候就會發展成這樣一種所謂的“該什麼時候就做什麼事”的規矩,這種有時候就讓年輕人頗有壓力,尤其是這種35歲還未婚的女性,這種說法有時候更涉及了尊嚴,愛不要變成傷害。

這種情況不是個例,而是一種普遍現象,很多長輩還以自己的老一代閱歷要求新時代的人,雖然有很多有用的建議,但並不是都是對的。結不結婚是年輕人自己的事情,過於批評就讓本來自卑的人更自卑。


這是一種典型的矛盾激化以及爆發,這種大齡未婚的人其實是非常敏感的,內心的壓力非常大,別人一說,可能開始不會反駁,後來開始反駁,在到後來吵架,甚至發生這個案例中的傷人事件。

非常的可惜釀成了慘劇。其實沒有合適的對象自己單身也未嘗不可,要尊重每一個個體,她既是晚輩更是個體。要是覺得女生心裡有問題就試試心理援助,科學解決問題。

但是砍人還是太過於激烈的舉動,很不好,但是她絕對代表了一些對逼婚不滿人群的真實想法。

像上圖這種素質三連我想很多人都遇到過吧?

看了這個事件您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