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對美國大豆進口增至3.8倍,可否看做美歐貿易戰偃旗息鼓?

今古達觀


從時間節點看,歐盟對美國大豆進口增加,在容克和特朗普會面之前。這就表示歐盟大量進口美國大豆,不排除囤貨的考慮。因為在某國取消美國大豆訂單後,美國大豆滯銷出現了降價,貪便宜進行囤貨的概率很大。

雖然歐盟答應進口更多的美國大豆,是在7月25日後,從時間的節點看,並不能作為考量美國和歐盟貿易戰偃旗息鼓的風向標。

歐盟進口美國大豆可能存在另外的企圖?

某國作為美國大豆的主要進口國,每年從美國進口9700萬噸大豆,而區區歐美市場單月進口達到35萬噸,就已經是上年同比的3.8倍,按照進口峰值算,年進口量420萬噸。420萬噸和9700萬噸,就不是一個同等級別的市場,即使放開巨大的胃口,又能夠吞下多少東西?

那麼,特朗普在和容克見面後,對媒體表示,歐美將進口更多的美國大豆,就是給美國豆農打了一劑強心針,讓美國豆農的心跳恢復正常。以及特朗普政府給予豆農120億美元的補貼一樣,都是出於安撫性質的,短暫減緩豆農喪失巨大市場後的痛苦,給豆農畫餅充飢的美好理想而已。

畢竟,中期選舉臨近,特朗普不想因為大豆的問題,影響自己和共和國的票倉

而歐美完全不是基於緩解貿易戰才開始進口美國大豆,這是一定,借美國大豆降價,趁機囤貨,然後轉投某國,賺取大豆差價,或者才是歐美的初衷。

歐美和美國貿易戰,在容克和特朗普會面商談後,暫時終止了貿易戰升級可能性,已經得到確認。但是美國對歐盟徵加鋼鋁關稅,和歐盟對自美國進口28億商品徵加關稅,已經是既成事實。如果雙方沒有達成取消其前互相徵加的關稅,貿易戰就還在繼續,屬於打打停停,停停打打,一邊談一邊打局面,直到最後談成結果,方才預示貿易戰正式結束

按照目前狀況看,特朗普拋出的零關稅是歐盟所不能接受的,除了德國表達了意向外,其他歐盟國家都沒有積極回應。

總之,美國和歐盟貿易的問題尚在談判,還存在很多未知和不確定因素,單憑一個區域進口數量的增加就貿然斷定貿易戰偃旗息鼓,不但缺乏依據,而且其結果也架不住考證。


以上所述純屬個人觀點,歡迎關注和點贊,歡迎在評論裡發表不同見解,我們一起探討~


行走吧木頭


據歐盟委員會週三(8月1號)公佈的最新數據,歐盟7月從美國進口的大豆相比於去年同期增長280%。那麼歐盟自美國進口大豆量的快速增長是否意味著歐美之間的貿易戰已經偃旗息鼓了呢?
(美國是全球最大的大豆生產國)

實際上在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和美國總統特朗普於7月25號舉行會談之後,美歐雙方之間的貿易戰風險就基本已經消失。

在容克和特朗普達成的共識當中,歐盟同意進口更多的美國大豆和天然氣,作為回報美國則將放棄對歐盟汽車產品加徵關稅的計劃。另外雙方還表示將會進一步推動美歐之間實現貿易零壁壘、零關稅和零補貼。

儘管特朗普和容克的會談結果只能算是一種貿易意向,美歐雙方還沒有簽署正式的自由貿易協定,但是容克的此次訪問具有非常大的意義,至少它表明歐盟並不希望和美國發生貿易戰,歐美之間還有非常廣闊的談判空間。況且特朗普的主要貿易戰對象並不是歐盟,而是美國太平洋對岸的另一個經濟大國。在美國出口到東方國家的大豆因為貿易戰原因而大幅減少的情況下,歐盟擴大從美國的大豆進口量,這相當於是在給特朗普解圍。
(特朗普和容克)


美國的經濟實力再強大,他也很難同時跟歐盟和另一個亞洲經濟大國打兩場貿易戰,此時特朗普需要的是歐盟的幫助,這樣他才有信心打贏跟亞洲國家的貿易戰。在關鍵的時候,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突然訪問美國,並且他還給特朗普帶去了豐厚的停止貿易戰的條件,於是特朗普便欣然同意停止一切可能導致美歐爆發貿易戰的政策。

當然,美歐如果想要最終成功簽署一份全面的自由貿易協定,這其中必然還有很多的問題需要解決。因為歐盟部分成員國始終擔心美國的工農業產品會對自己國內的產業構成很大的衝擊,所以他們一直都排斥美歐簽署全面的自貿協定,法國和比利時就是這一類國家的代表。法國總統馬克龍甚至在容克和特朗普發表聯合聲明之後不久就對歐美自貿協議談判表達了反對意見。
(法國總統馬克龍)


美歐之間貿易摩擦的徹底解決必然需要一個過程,雙方在談判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很多分歧。不過既然美歐領導人已經表達了放棄貿易戰進行談判的意願,而且歐盟也確實正在擴大從美國的大豆進口,那麼我們完全可以把這視為美歐貿易戰偃旗息鼓的信號。美國和歐盟的合作前景依然十分廣闊,特朗普的主要目標不在歐盟,雙方爆發貿易戰的可能性極低。


李姓先生


數量確實大幅增加,價格也在大幅下跌,一進一出,多賣的那283%基本上就是賺聲吆喝了。歐洲從美國大豆進口增至3.8倍,並不是歐洲“官方”為了遵守向特朗普做出的“承諾”,對歐洲進口商作出壓力,拼命從美國進口大豆;這其實只是美國大豆市場價格下跌之後,歐洲進口商趁著便宜進貨。美國大豆市場到上個月為止,價格已經跌到2009年來最低位了。換一句話說,美國現在每賣一噸大豆,相比以前豆農都要損失約20%的錢。

(以上是美國CNBC提供的大豆價格走勢圖,可見至2018年6月,美國大豆價格已低於2009年的價位。)

這次美國對歐洲大豆出口的激增,並不是什麼歐美同盟的功績,只是市場價格變化的正常表現。這一點,歐洲的女發言人今天在布魯塞爾也承認:“我們沒有強迫私人公司向美國購買大豆。這只是市場的正常調節結果。”事實上,這正是因為美國大豆向亞洲出口的銳減,導致美國大豆價格猛跌,才引起了歐盟的興趣。

問題是,根據歷年統計,歐盟全年大豆進口總量才1500萬噸,按照7月份的37%算,其中只有550萬噸是從美國進口;其實,哪怕歐洲人和豬都天天吃大豆,就算歐盟全年1500萬噸全部從美國進口,相比較美國丟失的中國每年進口量一億噸大豆,真的是杯水車薪。

貿易戰照這個趨勢打下去,美國要把剩下8500噸大豆爛在地裡當肥料。

除此之外,美國賣給歐盟的大豆,刨去下跌的20%價格,美國多出口的283%,真的差不多是賺聲吆喝,讓特朗普高興一下而已,對緩解美國因為貿易戰而遭受的損失,幫助不大。再過幾個月,11月中期大選,如果美國農民看不到大豆變錢,特朗普的共和黨在國會就會有大麻煩了。

特朗普對大豆出口越緊張,越說明大豆是他在這場貿易戰中的軟肋。貿易戰是一場殺敵800,自損500/1000的消耗戰。既然開打了,就只能看誰能熬到最後了。


七號臺


7月份美國向歐洲出口大豆近36萬噸,特朗普很興奮,因為這是去年同月的3.8倍,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稱:進口增加正在發生。特朗普也說:歐盟說馬上就買大豆。其實這是一場很正常的買賣。特朗普就這樣,擴大事實,故弄弦虛,好象是自己的功績,其實都是作秀,也可能是心虛的表現。因為我們7月份少買了70萬噸美國大豆,歐洲7月份也只是買了36萬噸,僅是少買的一半而已,有什麼興奮的?

美國的大豆多的很,約為9000萬到1億噸。除美國人消耗不足一半外,剩下的百分之六十全靠我們進口。一年約是3000萬噸。因此,歐洲進口了36萬噸,真是毛毛雨,有什麼可誇耀的?歐洲每年進囗美國大豆在1500萬噸一1800萬噸,一月進口36萬噸,大家應該知道叫什麼水平。說到底,這叫“走黑路,吹口哨,自己給自己壯膽。”歐盟內部對進口美國大豆是有爭議的,這可能觸及到歐洲農產品,特別是法國農民的利益。能不能成為常態,還是兩說。

歐盟換得了對鋼鋁產品關稅的豁免,嬴得了暫時喘氣的機會。但,歐洲不能幫美國解決所有的大豆,美國農民已經開始賤賣了。但巴西農民每噸卻多賣了66美元。“鶴蚌相爭,漁翁得利”,這就是現實。美國農民會看到這一點。作為特朗普的票倉,美國農民對特朗普至關重要,因此,特朗普不得不補貼了農民120億美元,並讚不絕口地誇農民為他的愚蠢政策作出了犧牲。但農民並不買他的賬,農民表示:他們需要的是一個穩定的,公平的貿易環境。因為今年補貼了120億,明年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