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樣的梁德昭!黨屯貧困戶王新莊一家因你走出困境,付出真值!

“我有個親戚叫梁德昭,是咱村的包村幹部,人可好了,時不時地來看我,讓我在村裡打掃衛生,還把我兒子送去技工學校學習技術,現在鵬磊在學修汽車,將來肯定有出息。”黨屯社區駐村幫扶幹部梁德昭就是貧困戶王新莊說的好親戚。

2017年,梁德昭成為黨屯社區駐村幫扶工作隊的一員,在扶貧任務下達之後,梁德昭就隨工作隊一道挨家挨戶走訪貧困戶,他分包的貧困戶在其中顯得尤為特殊,第一次入戶走訪的情景讓梁德昭印象深刻:一家三口擠在一個不足50平方米的小屋子裡,靠著牆邊有一張破破爛爛的木頭床和一張髒兮兮的幾乎看不出原來顏色的被套床單,已是日上三竿,床上卻還躺著一個呼呼大睡的中年婦女。家中沒有一樣像樣的傢俱,各種雜物隨意堆放,門口站著一個怯生生的中年男子,雙眼渾濁看不出一絲光彩,這就是58歲的王新莊,他腿腳不便,患有哮喘,一干體力活就上氣不接下氣,基本喪失勞動能力。妻子武豔花憨傻,除了最基本的行為能力,其他什麼也不會。兒子王鵬磊今年已經17歲,智力水平卻相當於十二三歲的孩子。梁德昭的心中震驚了,一家三口狀況堪憂,家中毫無經濟來源,這樣的一個家庭該怎麼生活下去啊!在此時他的心中就下定了一個決心,一定要依靠黨和國家的政策以及自己的不懈努力,讓王新莊一家人重拾生活的信心,早日擺脫貧困。

好樣的梁德昭!黨屯貧困戶王新莊一家因你走出困境,付出真值!

由於家庭的不幸,王新莊一家人心中“人窮志短”的負面情緒和自卑、膽怯的心理早已根深蒂固,要想使他們擺脫貧困,首要一點就是要他們重拾生活的信心和希望。自結對幫扶工作開展以來,無論嚴寒酷暑還是颳風下雨,只要一有機會,梁德昭就往所包的貧困戶家中跑,有時送生活的必需品,有時給王鵬磊帶去簡單易懂的書籍,更多的時候就是去隨便閒聊,通過一次次入戶走訪談心,終於漸漸地打開了王新莊一家人的心扉,他們也變得健談起來。現在的王新莊腰板直了,走路也更有勁了,逢人便說黨的政策好。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幫王新莊一家樹立生活信心後,如何才能讓其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徹底擺脫貧困?因為王新莊身體不便,梁德昭根據王新莊一家的實際情況深入研究各項扶貧幫扶政策,利用村級保潔公司這一有利的條件,在和包村領導王志遠的充分溝通下,安排王新莊等三名黨屯村的貧困人員進入到村級保潔隊伍中去,為他們劃分衛生責任區域,既為社區作出了貢獻,還能有較為穩定的經濟收入,現在的王新莊每天都會騎著他的小三輪,帶上妻子武豔花,穿梭在村中的小道上。

好樣的梁德昭!黨屯貧困戶王新莊一家因你走出困境,付出真值!

在解決王新莊的事後,王鵬磊又成了梁德昭的一塊心病,今年已經17歲的他,長得胖乎乎、肉吞吞的,卻什麼都不會,長期接觸下來,梁德昭發現,這個孩子並不是完全的憨傻,他能看懂不少小說,拿起手機來也能玩得津津有味,可能是長期封閉壓抑的生活環境使其智力受到了一定的影響。王新莊顯然不能照顧兒子一輩子,在與王新莊進行充分溝通後,梁德昭決定為王鵬磊找一個技術學校,不求其能夠有多大的本事,只求能夠多長點見識、學到一技之長,今後養活自己不成問題。經過多方打聽,梁德昭鎖定了市高級技工學校,在這裡不僅有多種技術專業可供學習,兩年的學習時間只用交400元的學雜費,其餘一律減免,更重要的是,針對建檔立卡的貧困戶有多項國家的優惠政策,每年有2000元的助學金補助,加上扶貧政策雨露計劃的支持,完全可以負擔王鵬磊兩年來的生活開支。經過多方努力和調解,現在的王鵬磊已經是技校的一名在校學生了,在學校找到了自己的小夥伴,更能自己坐車上學回家。

好樣的梁德昭!黨屯貧困戶王新莊一家因你走出困境,付出真值!

王新莊家“六改一增”後的居住環境

一年來,梁德昭幫助王新莊一家落實了大病保險、居民醫保、低保政策、殘疾人補貼政策、獨生子女補貼政策等,又為王新莊申請危房改造和美化庭院等幫扶項目,並通過產業扶貧、畜牧分紅、金融扶貧以及風穴路辦事處人大代表幫扶等活動,共落實各類幫扶款項12000多元。現在的王新莊家與剛去的時候相比已經煥然一新,陽光自信的笑容出現在他們的臉上。

脫貧攻堅,不畏“難”字當道,就怕“懶”字沾身。梁德昭說,他將進一步做實做細精準幫扶,將黨和政府的惠民政策落到實處,讓王新莊一家早日脫貧。(剛鑫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