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故事」這支工作隊是咱村里人

「扶贫故事」这支工作队是咱村里人

工作隊在菜園裡種下各類蔬菜

“補齊高發村基礎設施短板,把農村的垃圾、汙水處理好,把生活品質升上去,把生活成本降下來……”7月17日,當筆者來到平坡鎮高發村委會時,一場圍繞脫貧攻堅、年底如期實現整村脫貧出列經驗交流會正在火熱進行。作課件演示的是省民族宗教委下派高發村駐村工作隊長、村黨總支第一書記沈亮均。

「扶贫故事」这支工作队是咱村里人
「扶贫故事」这支工作队是咱村里人

工作隊員與群眾促膝而談

在有幸分享沈隊長的經驗交流後,讓人驚歎,沈隊長對高發村村情戶情、經濟狀況、民情風俗、基礎設施建設如數家珍,他的課件內容如此詳實,他們對高發村發展定位如此精準。短短130多天,工作隊便與當地群眾打成一片,他們把群眾當親人,群眾把他們當家人,相互之間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扶贫故事」这支工作队是咱村里人

工作隊深入村民趙義國戶瞭解具體情況

高發村上羅組村民趙義國,一家有五口人,年邁的父親已經65歲,夫妻倆平時就近打點散工,大女兒就讀於江蘇一所高校,12歲的兒子小羅在讀小學,4歲時查出患血友病,時常到下關拿藥打針,一年醫藥費近3萬餘元,家庭經濟入不敷出,原本就不寬裕的家庭一下子就更拮据了。經過村組評議,趙義國戶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

沈亮均和他的隊友在走訪中瞭解情況後,依託北京的朋友,將小羅的化驗單送到北京,請頂級專家再次進行診斷……談起這件事,趙義國熱淚盈眶,“他們與我非親非故,對自己兒子的病卻如此上心,真是太感謝了!”

沈亮均、馬娜、張國勇等9人是今年省民族宗教委調整選派到高發村開展扶貧工作,面對全新的工作,他們迅速融入角色,僅用了三天時間,就走遍了13個村民小組。

「扶贫故事」这支工作队是咱村里人

向領導彙報扶貧工作開展情況

通過深入調查,全面掌握了貧困村、貧困戶第一手資料。高發村是漾濞縣2018年6個深度貧困村之一,已脫貧出列42戶183人,今年達到脫貧出列條件的19戶82人。目前,高發村8個自然村進村主幹道仍然是土路,進組道路29公里尚未硬化,晴通雨阻現象時有發生,群眾出行極為不便,部分村組“髒亂差”現象突出……沈亮均和他的隊友看在眼裡,急在心裡。“脫貧攻堅工作不能等,也等不起。”這是沈亮均和他的隊友共同的想法。他們挑燈夜戰,用一週的時間整理好高發村情況報告,及時與派出單位報告,得到了派出單位的大力支持。

「扶贫故事」这支工作队是咱村里人
「扶贫故事」这支工作队是咱村里人

友鄰鄉鎮到村內考察學習

“進駐高發村以來,我們與村‘兩委’班子擰成一股繩,喊響‘黨旗飄起來、身份亮出來、先鋒模範顯出來’的口號,做實黨建扶貧雙推進工作,同心同向決戰脫貧攻堅。”沈亮均邊走邊談。截至目前,高發村2018年已完成項目投資320萬元,完成熊家60萬元的整村推進項目,完成“黨支部+公司+農戶”的辣椒種植50餘畝,高發村村民活動場所已接近尾聲,河底、羊廄村民活動場所正在建設,水井路口至羊廄6.6公里硬化進展迅速,農村危房改造和質量鞏固提升工作全力推進。

「扶贫故事」这支工作队是咱村里人

組織群眾進行技能培訓

駐村工作開展以來,沈亮均和他的隊友以紮實的工作作風和飽滿的精神狀態,活躍在高發村每一個角落,用汗水和真情贏得了群眾的信賴和好評。有兩件事村民一直津津樂道。一是黨員亮身份,公益事業當先鋒,村容村貌大變樣;二是開展獎學促學活動,對考上中專和大學的考生進行獎勵。村民們都說:“自從發出獎學促學倡議後,高發所有的力量都匯聚起來了,大夥愛家鄉愛高發愛生活的意識從來沒有如此強烈,短短四個多月,這個工作隊做到了!”

“他們自己種菜、養雞,還養了一條小狗喚名‘小康’,把心放在高發,把情融在高發,用高發人定位自己”。提及扶貧工作隊,村民們毫不吝惜讚美之詞。“多虧了扶貧工作隊,公路又拓寬了許多,人居環境提升當參謀、扶貧政策宣傳有一手、矛盾糾紛化解最及時、貧困群眾技能培訓落實處……”

「扶贫故事」这支工作队是咱村里人

組織群眾開展“三清潔”活動

“沈隊長經驗豐富,站位高,定位準,幹事有想法,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使不完的勁,跟著他,我們幹事有底氣、有激情。”面對筆者,馬娜脫口而出。

這是一支幹勁十足的工作隊,也是一支熱愛生活、快樂充實的工作隊。一路走來,在聆聽他們駐村幫扶故事,分享他們扶貧工作甘苦的同時,讓人深切感受到貧困村的點滴變化,也感受到村民們奮發向上的精神風采。

總編輯:楊欣 副總編輯:林曉梅 熊貴才

本期供稿:鎮雄 燦美 桂平 王俊 蘇蓉 玉鑫

「扶贫故事」这支工作队是咱村里人

微信公眾號:掌心漾濞(ybxwxxzx)

新浪微博:@掌心漾濞

新媒體專用郵箱:[email protected]

聯繫電話:0872-7521055

歡迎掃描關注我們的二維碼,這裡會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