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号中标、评定分离、异地评标,众多热点背后透出的行业隐忧!

摇号中标

前段时间,福建的“摇号中标”闹得沸沸扬扬。

事情经过:

摇号中标、评定分离、异地评标,众多热点背后透出的行业隐忧!

摇号中标、评定分离、异地评标,众多热点背后透出的行业隐忧!

1、厦门市某投资6000多万的项目,原本定于6月21日开标,但投标人数达到了惊人的960家,厦门工程交易中心同安分中心的摇号机只有600颗号码球,无法摇号,只能被迫封标处理。

2、另外,一个投资1600多万的项目,748家企业竞标;一个投资1100多万的项目,617家企业竞标,最终都因摇号机号码球不够,采取封标处理。

3、6月21日、22日,厦门市重新发布公告,将3个项目修改为“随机抽取入围投标人”。

除福建省外,四川省直接出台文件,明确试点“采用随机抽取方式确定中标候选人”。

2018年1月,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川办发〔2018〕9号),提出:

在部分市(州)开展中标候选人评定机制创新试点,采用随机抽取方式从符合条件的投标人中确定中标候选人。

从2017年到2018年,四川多地发布出台规定,要求政府投资达到3000万或5000万元以下(不含3000或5000万元)的工程招标,通过随机评定方式确定中标候选人。

1

摇号中标、评定分离、异地评标,众多热点背后透出的行业隐忧!

2017年6月29日,四川巴中

对总投资在3000万元以下(不含3000万元)的市、县(区)政府投资项目,采用随机抽取方式确定中标人。

2

2017年7月18日,四川甘孜

州县(市)政府投资5000万元以下的工程建设项目采用摇号招标方式确定中标人。

3

摇号中标、评定分离、异地评标,众多热点背后透出的行业隐忧!

摇号中标、评定分离、异地评标,众多热点背后透出的行业隐忧!

2018年5月31日,四川南充

总投资在3000万元以下(不含)、打捆审批项目中的单个项目总投资在1000万元以下,招标人通过随机评定方式确定中标候选人。

评定分离

2018年7月20日,湖南长沙举行新闻通气会,颁布并解读该市新制定的招投标管理“新政”,其中“评定分离”成最大亮点,自8月1日正式执行。

《长沙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施工招标评标活动管理规定》提出:

1、采用综合评估法进行评标的项目,推行评定分离。

2、评标委员会根据招标文件的规定,向招标人推荐不超过3名不排序的中标候选人。

3、由招标人在交易中心当场采用抽签方式确定中标候选人排序。

2017年9月,江苏省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办公室印发《评定分离工作导则》,提出房建和市政工程招投标实行“评定分离”。

1、评标:评标委员会择优推荐定标候选人名单。候选人不得少于3家,不宜超过7家,具体数量应在招标文件中明确。

2、公示:评标工作完成后的3日内,对定标候选人公示。公示结束后7个工作日内,召开定标会。

3、定标:定标委员会应当按照充分竞争、合理低价的原则,在评标委员会推荐的定标候选人中择优确定中标候选人。

浙江的湖州、义乌也出台了推进“评定分离”的政策:

湖州:2019年底前,在工程建设招投标中全面推行“评定分离”。

2018年下半年,在设计、勘察、监理、全过程工程咨询总承包等服务类项目中率先推行“评定分离”;

2019年上半年,开始在材料、设备等货物类项目中推行“评定分离”;

2019年下半年,开始在省、市重点(重大)项目、技术复杂、难度系数高、特殊工艺等施工类项目中推行“评定分离”。

义乌:2017年5月,浙江省选定义乌试行“评定分离”。

评标:推荐不少于3名中标候选人,不进行排序。

定标:按“竞争和择优”以及“优中选低、低中选优”原则,通过投票方式确定1名中标人。

异地评标

2018年4月,江苏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组织了首次跨省远程异地评标合作试点。

连云港某项目在开标后,由连云港、启东、宜兴、合肥的评标专家,在4个地方协同,顺利完成评标。整个评标过程都有视频监控,全程有迹可循、有据可考。

点评:

1、远程异地评标项目的开标、审查投标方资格等工作,都借助网络在异地同步展开,各地评标专家通过电脑、耳麦进行交流,给出评审意见。

2、“副场”所在地前一天由系统随机决定,“主场”工作人员直到开标结束才知道“副场”信息,这将最大限度避免熟人参与打“感情分”,确保评标规范透明、公平公正。

说一千道一万,大家心心期盼的不过是一个完全透明、公平公正的环境。面对种种市场乱象,又有谁不是一把辛酸泪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