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全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小雨不湿脚,屋顶有绿岛!南河试点已全面启动

点击上面↑↑↑蓝色字关注

广元旅游 广元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官方微信,带你发现广元每个角落的美丽!

雨天积水、水体黑臭、热岛效应······

这些让城市头疼的问题

将来都会翻篇的!

当城市像海绵一样

将实现小雨不积水、

大雨不内涝、暴雨不成灾!

目前,正在启动海绵城市南河示范项目建设。

看你家在这里面不?

广元全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小雨不湿脚,屋顶有绿岛!南河试点已全面启动

海绵城市是啥意思?

顾名思义,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会“呼吸”、有“弹性”, 下雨时大量吸水,干旱时再把水吐出来。将城市河流、湖泊、地下水循环系统的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结合起来,让城市形成一个相互连通的生态圈。

广元全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小雨不湿脚,屋顶有绿岛!南河试点已全面启动

19日,广元晚报全媒体记者从市城乡规划局了解到,广元市编制了《广元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

广元全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小雨不湿脚,屋顶有绿岛!南河试点已全面启动

到2020年实现建成区20%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到2030年,实现城市建成区70%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广元准备这样干!

规划目标

广元全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小雨不湿脚,屋顶有绿岛!南河试点已全面启动

实现“水体不黑臭,水质有保障;内涝全消除,防洪更安全;径流可控制,岸线生态建;资源合理用,供水更多元”的发展目标。

水生态指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近期目标为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70%的控制要求,远期目标为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70%的控制要求;生态岸线恢复近期达到40%,远期达到60%。

水环境指标:主要河道水环境质量近期达到III类水质标准,黑臭水体基础消除,远期稳定II类水质标准,黑臭水体全部消除;城市面源污染控制近期实现面源污染削减40%,远期实现面源污染削减50%。

水资源指标:污水再生利用率达到20%;雨水资源化利用率近期达到2%,远期达到3%。

水安全指标:近期城市防洪等级50年一遇,嘉陵江、南河、长滩河50年一遇;远期城市防洪等级100年一遇,嘉陵江100年一遇,南河、长滩河50年一遇,沟渠20年一遇。饮用水安全目标为饮用水原水水质优于III类。

建设海绵型建筑、绿地、道路和水系生态修复

海绵城市建设将通过海绵型建筑与小区、海绵型绿地与广场、海绵型道路、河湖水系生态修复等4项建设实现。

广元全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小雨不湿脚,屋顶有绿岛!南河试点已全面启动

海绵型建筑与小区是指将屋面雨水经过初期弃流,进入高位花坛、雨水桶或下沉式绿地,作为小区绿化用水。道路、广场等硬化地面的雨水,将通过可渗透铺装、下沉式绿地、渗透管沟、雨水花园等进行净化、消纳,进入雨水收集设施和景观水体进行调蓄、储存,用于绿化灌溉和道路浇洒等。

海绵型绿地与广场是指城市绿地、广场及周边区域径流雨水通过有组织的汇流和转输,经截污等预处理后引入城市绿地内的雨水渗透、储存、调节开发设施,消纳自身及周边区域径流雨水,将和超标雨水径流排放,提高区域内涝防治能力。

海绵型道路是指车行道上的雨水将根据排水方向,汇入道路绿化带的生态沟渠或雨水管渠,在植被浅沟和雨水花园中进行传输、滞蓄、净化和下渗,超标准雨水排入雨水管。非机动车道内的雨水通过渗透铺装入渗地下,超标准雨水同样进入绿化带和雨水管道。无法消纳的雨水,可以排入周边公园、低势绿地,利用周边雨水控制利用设施进行径流和污染物削减。

河湖水系生态修复是在有条件的河段采用生态堤岸、生物浮岛等处理措施,一部分进入植被缓冲带经过净化后排入城市河道,另一部分进入雨水管渠,经前置塘或者雨水湿地,经过净化、滞蓄后再排入河道。

近期集中建设老城、东坝、南河、万缘片区

广元全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小雨不湿脚,屋顶有绿岛!南河试点已全面启动

广元晚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我市海绵城市建设将分为近期规划和远期规划分步实施。近期规划将以城市建设规划、棚户区改造项目分布为基础,涵盖城市涉水突出问题,同步推进海绵城市连片开发建设。初步划定海绵城市近期集中建设区将涉及老城、东坝、南河、万缘等区域,总面积15.2平方公里。远期建设将至2030年,我市规划建设划定71.2平方公里作为2030年海绵城市建设区域。

近期建设范围内将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将涉及水生态系统、水安全系统、水环境系统、水资源系统4大系统。

水生态系统:结合棚户区改造、新建区域建设同步推进LID设施落地。有改造条件的河湖水系,将硬质驳岸改造为生态化驳岸,河道生态岸线占比不低于40%。

水安全方面:近期集中建设区内河道防洪堤工程均达到50年一遇,实现30年一遇暴雨不受灾,近期集中建设区范围内6个易涝点完成治理,消除内涝问题。重点针对城市影响面广的易涝区段,优先提高排水设计标准。

水环境方面:近期建设范围内河道水质达到III类水体要求。面源污染削减物通过源头及末端削减,以SS污染物削减比例计,实现不低于40%的削减要求。

水资源方面:有条件的小区布置雨水灌、蓄水模块或建设景观调蓄水体,将收集的雨水用于小区的景观绿化浇洒等。结合污水厂建设再生水厂,用于工业低质用水、绿化浇洒,其余部分作为河道生态补水。

南河试点工程已全面启动

广元全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小雨不湿脚,屋顶有绿岛!南河试点已全面启动

规划明确指出,我市中心城区将分为适宜建设区、控制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三大建设区。适宜建设区为中心城区内地形平坦,地质条件相对良好的城市规划新建区,城市广场绿地以及更新改造区。控制建设区为市中心城区地形较好,地质灾害危害影响较低的城市的已建成区、工业物流用地。限制建设区多为地形坡度较大,地质灾害的隐患区以及非建设区。

综合考虑和协调城市水系分布、雨水排放系统、地形地貌、地质水文等综合因素,将分海绵城市功能分区和海绵城市管控单元两个层次搭建广元市海绵城市分区引导体系,形成4个功能分区、33个管控单元(4+33)的海绵分区引导与管控的整体构架。

我市海绵城市规划对接城市总体规划和中心城区空间布局规划,划定广元市中心城区天然海绵涵养区、海绵城市修复与提升区等4个海绵城市功能分区。其中,天然海绵涵养区规划面积289平方公里,位于市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外围,为非建设用地,宜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形成中心城区的外围生态屏障。海绵城市修复与提升区规划面积59.7平方公里,城北、城南片区,多为已建成区,开发建设强度大。

目前,我市将南河划定为海绵城市试点区域,有关海绵城市推进建设已正式启动。此外,自2016年启动市中心城区黑臭水体治理以来,我市已基本完成向家沟、将军桥等19条黑臭水体治理。东坝、老城、上西片区的主要街道已基本实现雨污分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