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山下拓荒牛——記常德市漢壽縣東嶽廟中學教師李冬保

尚一網通訊員 陳清立

沒有挺拔的身軀,沒有俊朗的面容,只有深深淺淺的皺紋和黝黝黑黑的皮膚,這便是一個在常德市漢壽縣金牛山腳紮根了39年的小學教師——李冬保。

李冬保,中共黨員,小學高級教師,1979年2月參加工作。在39年的教育生涯裡,他把滿腔的熱血獻給了他摯愛的教育事業,獻給了他真愛的孩子們,獻給了他深愛的學校。

“他熱愛教育事業,這愛閃爍著人類文明的光輝。”

1990年8月,組織把他安排到東嶽廟鄉最偏遠的村小楊梅小學任校長。當他挑著行李走進學校,看到的是一個破敗不堪的學校,四間教室沒有一扇門是好的,沒有一條椅子可以坐,沒有一個窗戶可以擋風,沒有一塊黑板可以寫字。甚至還有2個教室被農戶拴了牛,牛屎堆成山,臭氣熏天,蚊子黑壓壓亂飛亂竄。他立即借來勞動工具,帶領兩個代課教師打掃衛生,修整課桌,準備開學。

全校四個年級34個學生,只有3個老師。無奈他只好把全校編成兩個複式班,自己親自任教全校一至四年級的數學、品德、體育,負責學校的全面工作。為了把學生的學習成績搞上去,他吃住在學校,白天在學校上課,放學後就自己動手修理學校的門窗、辦公桌椅,為讓冬季刺骨寒風不人教室,。不知不覺一呆就是一個多月,但在這段時間裡,李冬保家裡發生了一件讓他終生悔恨的事:兩個孩子先後得麻疹,妻子一個人照顧不了,有一個高燒損害了大腦,至今留有後遺症,妻子也大病了一場,留下了“風溼性心臟病”的病根。

既播種了陽光,也收穫了春天,那個學期,楊梅小學教育教學在全鄉19所村小中排名第七,受到了上級組織的表彰。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這些年來,李冬保明顯地感到:教師的言行舉止時刻被學生關注和效仿,因此,當他要求學生努力學習時,會首先要求自己保持忘我的工作態度。當他教育學生熱愛勞動時,總是和學生一起參加勞動的全過程;當他要求學生遵守紀律時,他首先做到了遵守校紀校規。升國旗時,他會站在學生隊伍前面,向國旗敬禮,唱《國歌》。去年6月的某天,天降暴雨,山洪卷著殘渣奔瀉進校園,堵塞了下水管道和廁所的排糞管道,一時間,糞水、殘渣、爛葉,在校園內肆虐。見此情景,他立即脫掉鞋襪和長褲,將管道中的殘渣一點點摳出來,挑出去。等他把管道疏通時,自己卻成了落湯雞,渾身是泥水、糞渣。在李校長的影響下,終於有人主動彎腰撿操坪上的果皮紙屑了,有人主動開關電燈了,有人主動向有困難的同學伸出援助之手了。

2004年9月,他任教的四年級班轉來一個叫丁愛民的學生,他腦袋瓜子靈,愛戳東戳西,就是不愛搞學習,成績很差。但李校長沒有放棄他,在生活中多關心他,學習上多鼓勵他。後來丁愛民成了一個成功的商人,一次學校遇到資金上的困難,他慷慨捐贈一萬元。

“成功的花兒,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早已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

李冬保從2003年起擔任白竹小學校長,此時的學校破爛不堪,教室房頂的擦條由於長期蟲蛀,突然斷裂,屋頂隨時有垮塌的危險。李校長立即從家裡帶來木條,帶領老師們和工匠們加班加點搶修,只兩天時間,就排除了險情。而就在這一年,他的前妻“風溼性心臟病”已到了病危期,常年住在醫院,直到她去世,侍候她的時間只有11天……

2011年,學校教學樓被鑑定為D級危房,必須推倒重建。國家下撥資金有限,李校長聯繫村幹部,向在外的老闆求援,終於募得資金近10萬元。2012年,學校新教學樓破土動工,為保證施工安全和工程質量,從這年暑假起,他沒有休息過一天,人曬得比牛還黑,教學樓終於如期交付使用。之後,他又多方設法,把體育器材、健身設備裝進了校園,操場跑道鋪上了塑膠,校園進行了綠化、花化,並另開了一條校園安全通道。同時在學校內涵發展上下功夫,

從學校不多的經費中擠出資金,裝備了多媒體教室,升級了學校圖書室,裝配了校園廣播,開闢了學生德育基地,還親手編纂校本教材……

他的工作也得到了認可,曾先後9次獲縣政府嘉獎,2次立功。他就像一頭永不停歇的拓荒牛,帶領金牛山腳一群執著躬耕的孺子牛去追趕教育教學改革的浪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