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山下拓荒牛——记常德市汉寿县东岳庙中学教师李冬保

尚一网通讯员 陈清立

没有挺拔的身躯,没有俊朗的面容,只有深深浅浅的皱纹和黝黝黑黑的皮肤,这便是一个在常德市汉寿县金牛山脚扎根了39年的小学教师——李冬保。

李冬保,中共党员,小学高级教师,1979年2月参加工作。在39年的教育生涯里,他把满腔的热血献给了他挚爱的教育事业,献给了他真爱的孩子们,献给了他深爱的学校。

“他热爱教育事业,这爱闪烁着人类文明的光辉。”

1990年8月,组织把他安排到东岳庙乡最偏远的村小杨梅小学任校长。当他挑着行李走进学校,看到的是一个破败不堪的学校,四间教室没有一扇门是好的,没有一条椅子可以坐,没有一个窗户可以挡风,没有一块黑板可以写字。甚至还有2个教室被农户拴了牛,牛屎堆成山,臭气熏天,蚊子黑压压乱飞乱窜。他立即借来劳动工具,带领两个代课教师打扫卫生,修整课桌,准备开学。

全校四个年级34个学生,只有3个老师。无奈他只好把全校编成两个复式班,自己亲自任教全校一至四年级的数学、品德、体育,负责学校的全面工作。为了把学生的学习成绩搞上去,他吃住在学校,白天在学校上课,放学后就自己动手修理学校的门窗、办公桌椅,为让冬季刺骨寒风不人教室,。不知不觉一呆就是一个多月,但在这段时间里,李冬保家里发生了一件让他终生悔恨的事:两个孩子先后得麻疹,妻子一个人照顾不了,有一个高烧损害了大脑,至今留有后遗症,妻子也大病了一场,留下了“风湿性心脏病”的病根。

既播种了阳光,也收获了春天,那个学期,杨梅小学教育教学在全乡19所村小中排名第七,受到了上级组织的表彰。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这些年来,李冬保明显地感到:教师的言行举止时刻被学生关注和效仿,因此,当他要求学生努力学习时,会首先要求自己保持忘我的工作态度。当他教育学生热爱劳动时,总是和学生一起参加劳动的全过程;当他要求学生遵守纪律时,他首先做到了遵守校纪校规。升国旗时,他会站在学生队伍前面,向国旗敬礼,唱《国歌》。去年6月的某天,天降暴雨,山洪卷着残渣奔泻进校园,堵塞了下水管道和厕所的排粪管道,一时间,粪水、残渣、烂叶,在校园内肆虐。见此情景,他立即脱掉鞋袜和长裤,将管道中的残渣一点点抠出来,挑出去。等他把管道疏通时,自己却成了落汤鸡,浑身是泥水、粪渣。在李校长的影响下,终于有人主动弯腰捡操坪上的果皮纸屑了,有人主动开关电灯了,有人主动向有困难的同学伸出援助之手了。

2004年9月,他任教的四年级班转来一个叫丁爱民的学生,他脑袋瓜子灵,爱戳东戳西,就是不爱搞学习,成绩很差。但李校长没有放弃他,在生活中多关心他,学习上多鼓励他。后来丁爱民成了一个成功的商人,一次学校遇到资金上的困难,他慷慨捐赠一万元。

“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早已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李冬保从2003年起担任白竹小学校长,此时的学校破烂不堪,教室房顶的擦条由于长期虫蛀,突然断裂,屋顶随时有垮塌的危险。李校长立即从家里带来木条,带领老师们和工匠们加班加点抢修,只两天时间,就排除了险情。而就在这一年,他的前妻“风湿性心脏病”已到了病危期,常年住在医院,直到她去世,侍候她的时间只有11天……

2011年,学校教学楼被鉴定为D级危房,必须推倒重建。国家下拨资金有限,李校长联系村干部,向在外的老板求援,终于募得资金近10万元。2012年,学校新教学楼破土动工,为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从这年暑假起,他没有休息过一天,人晒得比牛还黑,教学楼终于如期交付使用。之后,他又多方设法,把体育器材、健身设备装进了校园,操场跑道铺上了塑胶,校园进行了绿化、花化,并另开了一条校园安全通道。同时在学校内涵发展上下功夫,

从学校不多的经费中挤出资金,装备了多媒体教室,升级了学校图书室,装配了校园广播,开辟了学生德育基地,还亲手编纂校本教材……

他的工作也得到了认可,曾先后9次获县政府嘉奖,2次立功。他就像一头永不停歇的拓荒牛,带领金牛山脚一群执着躬耕的孺子牛去追赶教育教学改革的浪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