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遼東邊外蒙古部落分布態勢(一)

明代遼東鎮為"九邊之首"初期東起今丹東,西至山海關,長一千九百五十里。

明末遼東邊外蒙古部落分佈態勢(一)

九邊九鎮(源於網絡)

遼陽為遼東都指揮使司,是副總兵和巡按等的駐地;廣寧為都指揮使分司,是巡撫及總兵駐地;是兩座防禦性的鎮城,下設東、西、南、北、中五路屯兵。而實際屯兵的路城,只有三座,即南路的前屯衛城,西路的義州衛城,北路的開原衛城等;另有單獨防禦城九座。路下有二十五衛,分屬於各路,衛下計有一百二十七所,所下堡城一百零七座。

此外由於"島夷、倭夷,在在出沒,故海防亦重"。西起山海關外芝麻灣,東至鴨綠江共"千三百餘里",設有衛、所、堡等屯兵城,稱之為海防防禦系統。

遼東有自山海關到遼陽及分別北上開原、丹東、南下旅順至山東的驛路作為人員和信息傳遞系統,設有三十五座驛站。

為防禦北方的蒙古人復辟,明朝在遼東自正統二年(1437年),至明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竣工,前後用了六十餘年修建總長度有一千九百五十明裡的遼東長城來抵禦剽悍的蒙古騎兵。

自正統二年由遼東巡撫王翱主持、遼東都指揮僉事畢恭將軍主要組織實施在遼河內線一段就開始建築遼東鎮長城西段由錐子山至開原衛的鎮北關一段長城。明成化五年開始第一次修築鎮北關至鴨綠江虎山一段"老邊牆"。明萬曆四年,鎮守遼東總兵李成梁及遼東巡撫張學顏又再次組織修建了由本溪縣�A場堡東南張其哈喇佃起,經過寬甸縣東至長佃河村而與鴨綠江連結的"新疆"邊牆。

明萬曆三十七年在遼東巡撫熊廷弼的主持下,從山海關西錐子山起,東經開原東南至寬甸(新疆六堡之一)的鴨綠江上,重新整修了遼東長城1050餘公里。

明末遼東邊外蒙古部落分佈態勢(一)

遼東長城(網絡圖)

洪武四年(1371年)設遼東都司,次年設金、蓋、復州,隨著遼東衛所繫統的建立,其遠處邊疆的特殊地理條件,逐步裁撤了州府建制以遼東都司來管理遼東地區。這樣就形成政事務由都司管理;行政、監察事務由山東布政司和按察司管理的格局。 軍事上初期由遼東都指揮使負責,龍虎將軍葉旺、馬雲作為最高長官管理遼東,後期開始設立總兵官節制地方都司,在此之上還有巡撫、提督進行監察和節制,鎮守太監作為皇上的耳目進行監軍。嘉靖末期在遼東形成了"掌印都指揮使為首的都司行政管理系統、以總兵為首的軍事鎮戍系統、以巡撫為首的行政監察系統,三者之間關係上相對獨立、又互相制約,職能上相互區別又相互重疊。"《明代遼東邊疆研究》張士尊

大明朝洪武之初,大軍深入大漠犁庭掃穴,嚴重打擊元朝殘餘勢力,但也是強弩之末,無法完全使其臣服,永樂帝"五出三犁"雷聲大、雨點小,明英宗朱祁鎮"土木堡之役"更是損失慘重,自己身陷虜巢。大明朝與蒙古"殘元"僵持不下,明朝無力北上、殘元也無力南下,遼東就成為整個大明朝抵禦蒙古的前線。明神宗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稱汗,建立後金,到明思宗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帝自縊殉國,明朝覆滅。清朝趁亂入關止,僅有28年,可見與女真人的鬥爭僅是較短的時間,抵禦蒙古的九邊軍事防禦體系大大的消耗了大明朝的軍事、經濟基礎,使後期在面對後金女真人的挑釁時捉襟見肘,力不從心。

明末遼東邊外蒙古部落分佈態勢(一)

遼東鎮示意圖

明末圍繞遼東的蒙古有以下兩股勢力:以虎墩兔(林丹汗)為首的北虜大汗本部察哈爾(插漢)8個鄂托克(部),左翼阿剌處(阿喇克卓特)、敖漢、乃蠻(奈曼)、兀魯(主亦惕)四大鄂托克;右翼浩齊特、烏珠穆沁、蘇尼特、克什旦(克什克騰)四大鄂托克。還有嫩江口的恍惚太為頭目的嫩科爾沁部落、遼河套的喀爾喀五部落及其侵佔的泰寧、福餘等部落、部分朵顏部落。另一股勢力就是所謂西虜以土默特部順義王黃臺吉和叔父老把都後裔部落及其吞併的朵顏部落。

洪武年間,擁躉金山的納哈出投降後,明朝在松嫩平原地區設立了"朵顏、泰寧、福餘"兀良哈三衛,燕王靖難之役後明朝棄守大寧,朵顏三衛南下薊遼邊外,作為大明和北元勢力的緩衝,接受明朝的封賞,通過喜峰口、鎮北關、鎮遠關開展互市。隆慶和議之後俺答汗兒子辛愛黃臺吉和叔叔老把都向西發展,進入滿套兒(河北豐寧)原"自大寧前抵喜峰口,近宣府,曰朵顏"的朵顏投靠了他們成為土默特的一部分,時常和他們一起偷襲明邊,成為西虜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歸附了蒙古共汗"小王子";泰寧、福餘分別被小王子虎墩兔的屬下內喀爾喀和科爾沁所吞併成為北虜的一部分。

萬曆末年,遼東邊外的蒙古部落大致分佈如下:

一、大汗虎墩兔(林丹汗):

駐牧于山陽遼河套,具體的地點目前說法不一,《武備志》(卷二百零五)所引《兵略》說:'察哈爾達子大部落,山後地名阿力素處住牧,系遼東、遼西邊外,離邊三百里,近努兒哈赤。'所稱察哈爾達子,意即察哈爾部;所說山後是今坐落土默特部北界的松嶺山脈。三十年代日本學者和田清認為地點在庫倫街,至於《喀左——北元末期五代皇帝駐牧之地》的幾個喀左文史工作者認為在今喀左平房子鄉九佛堂就更不足信了,目前比較靠譜的考證結果是位於今阿魯科爾沁旗罕蘇莫蘇木城郭遺址就是林丹汗的察罕浩特城,全稱為瓦齊爾圖·察罕浩特(漢語意為金剛白城)。

明末遼東邊外蒙古部落分佈態勢(一)

察罕浩特(金剛白城)

林丹汗在明朝文字記載中一般用"虎墩兔""插罕"、小王子,“小王子”是幾代蒙古大汗的稱呼。其實他叫孛爾只斤,林丹巴圖爾,汗號為呼圖克圖汗,成吉思汗的嫡系後裔、達延汗的7世孫,是第35任大汗,也可稱蒙古最後一任大汗。因為其尊號為"呼圖克圖汗",明人譯為虎墩兔憨。自封為“神中之神全智成吉思隆盛汗”和“林丹呼圖克圖聖武成吉思大明薛禪戰無不勝無比偉大恰克剌瓦爾迪太宗上天之天宇宙之玉皇轉金輪法王”

明末遼東邊外蒙古部落分佈態勢(一)

林丹呼圖克圖聖武成吉思大明薛禪戰無不勝無比偉大恰克剌瓦爾迪太宗上天之天宇宙之玉皇轉金輪法王

神中之神全智成吉思隆盛汗

林丹汗繼位時,蒙古汗權不振已經很久了,漠南諸部各自為政,蒙古大汗只能支配遼河套的的浩齊特、奈曼、克什克騰、烏珠穆沁、蘇尼特、敖漢、阿喇克卓特和主亦惕八個(漢譯為部落)。號稱蒙古中央萬戶。在北元時期是蒙古大汗的直屬部落,其各鄂托克的領主歷來都由"黃金家族"達延汗的長子圖魯博羅特(大部分鄂托克)和六子斡齊爾博羅特(克什克騰鄂托克)的子孫承襲。

明末遼東邊外蒙古部落分佈態勢(一)

大汗傳承

浩齊特部最初由達延汗第七子阿喇博羅特領有,後又隸屬於達延汗長子圖魯博羅特後裔達賚遜庫登汗,達賚遜庫登汗明朝史籍一般稱其為"打來孫"(他是林丹汗的太爺爺),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他作為大汗迫於俺達汗的欺辱帶領本部遷徙到興安嶺以東西拉木倫河流域。史稱"察哈爾東遷",原有牧地被俺答汗的長子辛愛黃臺吉占據。"按遼鎮之有虜患,自嘉靖二十五年,元小王於苗裔打來孫者,收服三衛屬夷,舉部東移,駐潢水之北。西南犯薊門,東北犯遼左,而遼左始有虜患。"(《開原圖說》),潢水就是西拉木倫河。

明末遼東邊外蒙古部落分佈態勢(一)

達賚遜庫登(打來孫)

明末遼東邊外蒙古部落分佈態勢(一)

浩齊特

明末浩齊特部是由打來孫二子莊兔(也叫大委正)統領,清崇德二年(公元1637年)浩齊特部族歸附滿清。順治三年(公元1646年)博羅特額爾德尼王被封為札薩克多羅貝勒,保留額爾德尼號。順治七年(公元1650年)晉升為札薩克多羅郡王,世襲統治浩齊特左翼旗。至此浩齊特部旗之名成為旗名。並分為左右二旗。

明末遼東邊外蒙古部落分佈態勢(一)

左右翼旗多羅郡王傳承

莊兔的二兒子是昂惠臺吉(即博羅特額爾德尼王)、大兒子阿惠所生孫子葛爾瑪王先後被封為扎薩克多羅郡王,前者為浩齊特左翼旗扎薩克、後者為右翼旗扎薩克,傳承到十四代時北洋政府時期,左翼色隆託濟勒、右翼桑達克多爾濟兩個多羅郡王響應支持了外蒙古哲布尊丹巴活佛政權的獨立活動,後不知所終,這兩個旗就沒有下面的傳承記錄了。

明末遼東邊外蒙古部落分佈態勢(一)

明末遼東邊外蒙古部落分佈態勢(一)

1949年2月中共錫林郭勒盟工委決定將烏珠穆沁左翼旗、烏珠穆沁右翼旗、浩齊特左旗合併為東部聯合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