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誰都沒有資格看不起農民

三十年前農民被尊稱為伯伯,後來變成了農民兄弟,而如今在一些人的眼裡農民已經成為一個帶有歧視色彩的詞了。更有甚者在網絡甚至公共場所公開發表侮辱農民的言論。下面摘錄其中幾種典型的言論。

在中國,誰都沒有資格看不起農民


網友 A:我發現上海的農民工越來越多了,每天坐地鐵上班擠死了,而且那些人身上有股奇怪的味兒,難道他們都不洗澡嗎?

網友 B:農村人素質低,我根本沒見過淳樸善良的農村人,只看到過偷東西、打架、賭博、賣兒賣女、撒潑打滾、搞傳銷的農村人。別不承認!你們識字的話可以自己去公安局查一下檔案看看你們農村人的犯罪率有多高。

網友 C:農民一不繳稅,二要拿國家補貼,三還要經常上訪給社會造成不穩定因素,整個群體對社會基本沒有什麼貢獻。

網友 D:中國糧食價格比國際平均水平高30%!為什麼?就是生產成本太高! 8億農民占人口60%,對GDP貢獻卻不足10%,你說這麼些農民是不是拖經濟發展的後腿?

這些人中,有剛剛出生社會的小青年,也有自詡職場精英的白領,還有深諳世事的資深人士,均以諸如:農村人生活習慣差、素質不行、創造少消耗大、拖經濟發展後腿等理由,各自表達著對農村人的看不起,甚至憎惡。在他們眼裡,似乎農民不僅代表一個群體,還是一個低級職業,更是一個愚昧落後的代名詞。

在中國,誰都沒有資格看不起農民​ 

看到這些,我的心情格外複雜,覺得有必要為農民們說點什麼,讓這些人明白,他們今天的好生活正是農民一直的犧牲和付出換來的。如果沒有農民,就沒有國家的建立,更談不上發展、繁榮!

毛主席說:中國的革命問題首先是農民問題動員農民,發動土地改革,打土豪,分田地,才換來新中國的成立,中國革命的成功,是農民用小推車推出的計劃經濟時代,農民自己吃糠咽菜,把最好的糧食交公糧,養活了多少城裡人,才換來了工業的飛速發展,甚至在三年災害期間,為了保證工業化進度。

在中國,誰都沒有資格看不起農民


改革開放後,物價漲,但糧價不漲,種地難以養活全家人,農民開始進入城市謀生農民工肯吃苦,幹活多,工資還低正是因為農民工低價、高強度的勞動,中國才能成為製造業大國和出口大國正是因為農民工的巨大付出我們國家的經濟才能得以高速增長。

如果沒有農民,就沒有糧食,更沒有社會穩定!中國是個傳統的農業國家不管是古代,還是近代農業都是我國重要的支柱性產業而農民正是農業的基礎他們勤勤懇懇地為全國人民生產糧食、蔬果保證每個人都吃飽不捱餓有人可能會說,中國早就加入WTO我們可以靠進口農產品解決吃的問題 ,根本不用依靠農民但你可曾想,當糧食只能靠進口外國人就可以想賣你多少錢就賣你多少錢,甚至如果爆發戰爭,人家直接給咱“斷供”那個時候,你會意識到為什麼國家要規定十八億畝耕地的紅線

在中國,誰都沒有資格看不起農民


糧價二十年不漲的背後,農民做出了多大犧牲如果沒有農民,就沒有吃、穿、住、行,城市將會癱瘓!

直到現在,農民工仍是城市建設和維護的主力軍沒有農民工,沒有人建樓房,你將不能坐在冬暖夏涼的辦公室沒有農民工,垃圾無人清理你看到的城市將是各種髒亂差,沒有農民工,你將告別網購和外賣,因為沒有人送快遞、送餐沒有農民工,工價、物價會瘋狂上漲,你可能打不起車、吃不起東西、更買不起房沒有農民工,好多髒活、累活都沒人干城市將陷入癱瘓農民付出那麼多,又獲得了什麼?

在中國,誰都沒有資格看不起農民


每月百十塊的養老保險金?農民現在確實有養老金超過60歲的老人,每月有90多元超80歲到民政局每月再補貼30元但那你看這20年,房價上漲至少20倍,各種日用品價格隨便上漲10倍,就連農藥化肥也漲了好幾倍,可糧價基本沒有變化,再看這每月百十塊的養老金,不過是聊表慰藉的物價補貼罷了,同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農民的福利和權益,比城裡人少多了

農民進城需要“暫住證”聽說過城市人到農村需要什麼嗎?

“農民工”進城務工要辦“務工證”而城市人從事農業就叫“投資農業”!

農民工的子女入學要交不菲的“贊助費”城裡的孩子就可以“就近入學”

在中國,誰都沒有資格看不起農民


當我們感慨城市發展的日新月異時,你要知道這是農民工的血汗凝成的;當我們享受現代化的便捷時,你要知道這也是農民所賜予的。我們所吃的每一粒米,所穿的每一寸紗都來自農民。沒有農民,我們一天也活不下去。所以在中國,沒有任何人有資格看不起農民!不管你是不是農民,如果覺得有道理,請為咱們農民朋友發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