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城池中的「甕城」是怎麼出現的?它有什麼功能?

1084976995


《禮記》中將國都的城門稱作“國門”,而攻破國門則被視作滅國之災,為了守衛國門,古人又在城門之外建造了甕城。因此甕城最初就是作為防禦城池出現的。

甕城,又叫月城、曲池,它是古代在城池中依附於城門、與城牆連為一體的附屬建築,偏開一門、形若甕狀。甕城多數為半圓形,少數呈方形或矩形。說起甕城,就不得不提到“甕中捉鱉”。當敵軍攻入甕城時,守軍只要將主城門和甕城門同時關閉,即可使敵軍成為甕中之鱉。

一、甕城源變

甕城的出現非常早,至於究竟源於何時,還沒有確切的定論。但就目前的考古發掘來看,至今能確認最早的甕城雛形,是距今約4000年的陝西神木石峁遺址,大致可以追溯到龍山晚期到夏朝早期。《詩·鄭風·出其東門》有載:“出其闉闍,有女如荼”。這裡的“闉”就是甕城的一種早期形制。

從三代開始到後世,甕城的名稱和形制一直在發生著變化,先秦稱“闉”,漢代叫“曲城”或“回門”,唐代稱“羊馬城”或“曲城”,宋代叫“甕城”或“羊馬城”。甕城到宋代時已經發展成熟,並且形成國家制度。《武經總要·守城》提到:“門外築甕城,城外鑿壕去大城大約三十步……其城外甕城或圓或方,視地形為之。”此外,
宋代還突破常規舊制,提出建造內甕城的理論構想。

甕城作為一個軍事防禦性建築,其根本作用就是防護,具體來說有三點。

二、屏衛城門

甕城首要的功能就是屏衛城門,發揮雙保險作用。甕城設計的初衷,就是在城池防護建築之外,再加增一道防禦系統。如此一來,敵軍攻城的時間和難度也大大增加,守軍就有了充分的時間,來集結軍隊排兵佈陣並加強防衛。敵軍在攻入甕城城門時,由於其內部空間狹小和城門形制的限制,可以有效地減少敵軍的士兵和器械數量,使其戰鬥力在短期內遭到削弱,而此時在甕城中已經集結排列好的守軍,還可以給敵軍一迎頭痛擊。

三、攻守靈活

甕城在一定程度上,還可以改變守軍死守城池的被動防禦戰略。在單一城池的防禦形態下,守軍往往只能堅持死守,而有了甕城的防護後,守軍可以在在甕城中排兵佈陣,主動衝擊進入甕城的敵軍。可戰可退,十分靈活。

四、四面夾擊

甕城建築的四周都是高牆,牆上佈置有弓弩手。待敵軍攻入甕城後,城垣上的弓弩手,便可藉由居高臨下和八方包圍的位置優勢對敵軍放箭,配合甕城中的軍隊,消滅敵軍,打造出“甕中捉鱉”的形勢。

甕城的建築防禦體系是我國軍事史上的又一創舉,影響了我國數千年的軍事防禦系統。

參考資料:《武經總要》、《先秦至宋代的甕城演變初探》、《甕城溯源:垣曲商城遺址研究之一》


歷史風雲錄


甕城主要是為了解決一個很實際的問題:城門關起來很費勁——所以進出城門的時候,如果敵人突然衝過來,我方還來不及把城門關上,那就完蛋了。

現在很多人用慣了自動門,對於特別大特別重的門都沒印象了。小學的時候,校門就是很大的鐵門,雖然門下面有輪子,但是很多生了鏽,推起來特別費力。那個時候班級執勤就要關校門,一個小朋友根本推不動,要四個男生一起推。當然小朋友人小力氣也小,但這個場景還是說明一些事情:以前的門,關起來是個體力活。

而且也是個技術活。以前的城門,為了防止被撞車,不光很厚重,背後還有橫木,有些還有鐵鎖。橫木要完整得插上去,可能也需要兩個人抬。現在有時候去參觀古城,如果趕得早,正好遇上開門,整個門要開起來,也可以好一會兒。如果打仗的時候,關門要這麼許多道手續,那就可能有危險。為什麼呢?敵人的先鋒可以強行衝過來,趕在城門合上之前,拼死擋住不讓你關上。然後鐵騎大軍再衝一衝,整座城就完蛋了。

也許有人要講,以前守城門的士兵,都受過訓練,關城門應該很熟練吧。即使關門的人很熟練,戰時,人員物資進出城門,往往速度會很慢。舉個例子,南朝侯景之亂的時候守臺城,梁軍被堵在城裡。這樣下去早晚糧草都要吃完。怎麼辦呢?有人就想組織一次主動出擊。想法是好的,但是沒打贏,沒打贏以後,大家就拼命要往回逃。逃一逃,自相踩踏不說,到了城門口亂作一團,後面的急著要回城,守城的人害怕敵人跟上來,想早一點關城門。這樣一來,無端增加了許多損失。

怎樣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呢?就是甕城啦。

甕城可以有兩道甚至多道門,這樣大家進出城的速度就快了。進了城以後,也不能進入主城,因為還有一道門!只能先在甕城裡等一等。等甕城的門關上,主城門再開,這樣就沒問題了。敵人跟進甕城了怎麼辦呢?不要緊,甕城周圍都是城牆,安排好弓箭手,來一個射一個。所以說,有了甕城,媽媽再也不用擔心城門進出的問題啦。


在野武將


甕城,顧名思義,像一個甕的城,把敵人甕中捉鱉。一般是在內城外再設一道城牆和一個城門。這樣敵人先頭部分進來後,只要把甕城的城門關上,甕城內的敵人就無處可逃了。因為城門作為平時進出的通道,戰鬥時容易成為首要攻擊目標,所以甕城也相當於是雙層城門的作用。具體形狀是城門內外的圓形或者方形小城,一般與城牆同高,側向開門。

甕城不單有外甕城,還有內甕城。從考古發現來看,內外甕城的結構在原始社會末期就具備了。2012-2014年在陝西神木城西南高家堡鎮的石峁遺址,發掘出了一座體量巨大、結構複雜、築造先進的東城門遺蹟。其中就包括內外甕城。文獻中也有記載先秦時期的甕城。《詩經·鄭風》就說“出其闍,有女如荼”。是曲城、闍是城臺,大概對應的就是甕城和甕城城門。

本人去過不少古城牆,其中一些都有這樣的遺蹟,印象比較深的有江蘇南京的中華門遺址、蘇州的盤門遺址、安徽壽縣的壽縣古城遺址,都有這樣的結構。大家感興趣不妨親身體會一下。


林屋公子


甕城又稱月城、曲池,是古代城池中依附於城門,與城牆連為一體的附屬建築。其包圍的空間狹小,多呈半圓形,少數呈方形或矩形,是中國冷兵器時代一種非常重要的城市防禦設施,它的作用:

一、保護城門安全,減少城門遭到敵軍破壞的幾率和程度,最大限度保護城市安全。

在中國古代冷兵器戰爭中,攻城戰一直都是戰鬥的重要一環,由於中國古代很多重要的城市如:北宋東京城、平江府(蘇州)和襄陽等城池,城高牆厚,光靠人力攀爬或者用器械轟擊,幾乎無法損害到城牆的安全,所以這些城池的城門往往會成為敵軍攻城槌等武器攻擊的重點。

因為只要毀掉城門,敵軍就會一擁而入,城池也就被攻破了。所以甕城的出現使得城門的數量由一道變成了兩道,而且由於甕城內部空間狹小,缺少容納大量的士兵和工程器械的空間,可以有效減少敵軍攻擊第二道城門的人和器械的數量,同時由於甕城四周都是高牆,守城士兵可以圍布四周,從容消滅進入甕城的士兵。

二、作為藏兵洞,縮短守軍出城突擊敵軍的時間。

在中國古代攻城戰中,往往不能死守城池,在有些情況下,守軍也需要派出猛將帶兵衝擊敵陣。所以當城池建有甕城時,衝擊敵陣的士兵可以在甕城裡集結,大大縮小了打開城門的時間,一旦衝擊結束,這些士兵也可以順勢退回甕城之內,城牆上守軍的掩護,有效保存有生力量。

在中國封建社會中,城池築城體系曾發揮過很大作用。如四川合州的釣魚城,宋軍依託它從1259年開始,抗擊蒙古軍隊和元軍多次進攻,堅持20年之久。又如明朝初年,明政府為防倭寇對沿海的侵擾,在沿海地區修建了海島、海岸、海口築城體系(見明代海防築城)。有效地保障明軍阻止和打擊了倭寇的多次入侵,取得了抗倭戰爭的最後勝利。而甕城只是這個城池防禦體系的一部分,為中原政權的發展,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有書博物館


甕城是古代城市的主要防禦設施之一。它是在城門外口加築一個高與大城相同的小城,它的形狀多為圓形,也有少數是長方形。圓形的小城,就像是一個甕,所以呢,就把這樣的城稱為甕城。而方形的,有時候也就稱為方城。

之所以會出現甕城這個建築,主要是由於古代國與國之間總愛發生戰爭。要攻佔一個國家,從軍事進攻的角度而看,一個城池最薄弱環節,就是它的城門。因為厚重的城牆是很難被擊破的,而且城牆上還有城池的守軍,他們居高臨下,佔據著地勢的優勢。


守城者只要砸下一些重物,就會對攻城士兵造成很大的傷亡。


而進攻城門,只需要向前衝鋒把城門撞開。城門一旦攻破,這個地方基本上就算淪陷了。

所以城池的防衛者,肯定會對城池加大保護力度,增強它的防禦能力。規模小一點的城池,一般是設置懸門或者是吊橋。而大一些的城池,防衛者會設置甕城。說白了,甕城就是專為保衛城門而設的小城。

那麼甕城的具體功能是什麼呢?

一、 保衛城門,為城門設置一個雙保險


甕城的首要功能就是保衛城門,它發揮著雙保險的作用。因為它的設計初衷就是在城池防護建築之外,增加一道防禦系統。

因為在古代城門非常厚重,關起來很費勁。它不僅僅是個體力活,而且還是個技術活。古代的城門為了防止撞擊,不光很厚重,背後還有橫木,有些還有鐵鎖呢。

橫木要完整地插上去,也得需要兩個人抬。所以當進出城門的時候,敵人突然衝出來,守方還來不及關上城門,那就悲催了。

設計了甕城就是為了拖延敵人的攻城時間,而且難度也大大地增加 了。這樣守軍就有了充分的時間,來集結軍隊排兵佈陣。

敵軍在攻入甕城城門時,由於其內部空間狹小,城門的形制限制。這樣都可以有效地減少敵軍的士兵和使用器械的數量,敵軍的戰鬥力肯定在短時間內遭到了削弱。而且甕城內已經集結排列好了守軍,時刻準備著迎敵,痛擊來犯的敵人。

二、 甕城攻守起來比較靈活


甕城內設有碉堡、箭樓等攻擊武器,還有垛牆、閘門等防禦手段,這樣就攻防為一體了。

當敵人冒入甕城的時候,馬上關閉甕城,可以把敵人圍在甕城中。在城上的弓弩手,就可以借居高臨下和八方包圍的位置優勢,對敵軍放箭。以配合甕中的軍隊,消滅敵軍,對敵人實行關門打狗的戰略,也就是甕中捉鱉。

甕城在一定的程度上,還可以改變守軍死守城池的被動防禦戰略。不用非的在城牆上進行防禦,有了甕城,就可以在甕城中排兵佈陣。可以變被動為主動,對主動衝擊進入甕城的敵軍。

所以說,甕城對於敵軍而言,作戰方式靈活,可戰可退。

三、 甕城的藏匿作用

甕城可以高築牆,在甕城內可以設藏兵洞。有的甕城可以藏匿3000名士兵呢,這樣當敵人攻進來的時候,守方可以利用藏匿的方式,採用各種手段,給敵人以致命的打擊。


在不打仗的閒時,甕城還可以用來儲備物資,儲藏糧食。這也算是一舉兩得的作用。


甕城在歷史上抵禦了很多敵人的入侵,保護了城門和城池的安全。它是統治者得以維護國家穩定的重要因素。甕城的建築防禦體系,可謂是我國軍事史上的一個創舉。

目前保存最好的甕城是南京的中華門,西安的甕城也有所保留。在瞭解了甕城的朋友們,如果喜歡可以去看看,看看古人防禦的智慧。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甕城的出現是隨著衝突雙方,將攻守的關鍵聚焦於城門而產生的,其功能只有一個那就是為了保護城門。

\n

從軍事進攻的角度看,一座城池的最薄弱環節,自然是城門。相反,城池的防衛者自然會對其加大保護力度,強化其防禦能力。規模小一點的城池,一般是設置懸門或吊橋,而大一些的城池,則要設置甕城。甕城是建在城門外的小城,又叫月城,是專為保衛城門而設的小城。

\n

《武經總要前集·守城》記載:其城外甕城,或圓或方。視地形為之,高厚與城等,惟偏開一門,左右各隨其便。這樣來看,即便敵軍攻破了甕城城門,還有主城門防禦,由於甕城內地方狹窄不易於展開大規模兵力進攻,延緩了敵軍的進攻速度,而城牆頂部的守軍則可居高臨下四面射擊,給敵人以致命打擊,正所謂關門打狗、甕中捉鱉。

\n

《詩經·鄭風·出其東門》雲:出其闉闍,有女如荼。

”“闉闍,指的便是甕城。可見早在春秋時期,城池的城防技術已經達到相當完善的地步。

事實證明也是如此,最近考古人員在河南省新鄭市鄭韓故城東城北城門遺址考古發掘中,便首次發現城門和甕城遺址。


經科學發掘和專家研討後確認,新發現的甕城是由夯土築建而成,城牆牆體上突出的馬面建築,與一道東西走向的環形夯土牆(甕城牆體)一起,構成了完整的甕城防禦體系。甕城牆體上還發現有排列較為規整的方形建築遺蹟,有可能是作為防禦設施而修建,這都體現了加強城門防守的理念和功能。 此次鄭韓故城發現的甕城建築,佈局清晰,保存完好,在春秋戰國時期的都城遺址中實屬罕見,填補了我國古代都城建築史上的一個空白,對研究中國早期城市防禦體系具有重大意義。

然而但這還不是中國最早的甕城,我們再往前追溯,會發現至少在夏商乃至新石器時代就已經出現了甕城的雛形。

新鄭望京樓東一城門的甕城

望京樓商代城址是繼鄭州商城、偃師商城之後河南境內新發現的又一座商代前期城址,其規模雖遜於都城,但遠大於其他建於同時期的城址,望京樓商城城門設施突出體現了濃厚的軍事防禦色彩,應該是鄭州商城南部拱衛都城的一個軍事重鎮。

在城址東牆偏南的部位,考古工作人員在正在發掘的遺址區,用白灰大致勾勒出了城門的格局,可以較為清楚的看到城門及甕城的形制。


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張松林介紹說,整座城門佔地2000平方米,是目前我國發現的早期城址中規模最大、形制最完備的城門。

從東門看,商城防禦措施非常嚴密,東側的黃溝水是第一道天然屏障,城牆外的護城河到此突然變窄,可能搭設有吊橋。東城門有兩道門,第一道門相當於後代甕城的閘門,門後有一片空地,其後的第二道門才是城址的最後一道屏障。



此處城門寬4.5米,呈凹字形,城門兩側有立柱柱洞及附屬建築設施,從整個城門的結構來看,已具備了後期甕城的雛形。一般來說,甕城隋唐五代時期比較流行,發端於春秋戰國時期。但這次發現至少將中國甕城的出現向前推到了商代前期。

陝北石峁遺址東城門甕城

陝北神木的石峁城址,其年代約處於龍山晚期至夏代早期,比新鄭望京樓商代城址年代還要久遠。最近的考古發現表明,整座遺址由皇城臺、內城、外城3座基本完整並相對獨立的石構城址組成。內城面積

210餘萬平方米,外城面積190餘萬平方米。城牆越溝現象將石峁城址基本閉合,形成一個相對封閉的獨立空間。

  皇城臺

位於內城偏西的中心部位,為一座四面包砌護坡石牆的臺城,大致呈方形,石牆轉角處為圓形,臺頂面積8萬餘平米。內城將皇城臺包圍其中,依山勢而建,形狀大致呈東北西南向的橢圓。城牆大部分處於山脊上,外城利用內城東南部牆體,向東南方向再行擴築的一道弧形石牆,絕大部分牆體為高出地面的石砌城牆,現存長度約4200米,寬度為2.5米左右。另外,在皇城臺
和內、外兩城城牆上均發現城門,內、外城城牆上發現了形似墩臺的方形石砌建築,外城城牆上還發現疑似馬面的建築。


值得注意的是,石峁城址外城東門位於外城東北部,從地勢上來看,外城東門址位於遺址區域內最高處、地勢開闊,位置險要。

門道為東北向,由外甕城、兩座包石夯土墩臺、曲尺形內甕城門塾等組成。因此,北京大學教授,著名考古學家嚴文明讚歎道“它是中國城門的老祖宗,後世城門的所有要素它都有了”

總結:甕城用於保護城門而出現,其最早雛形就目前來看,可早至新石器時代晚期。

至於春秋戰國之後、乃至隋唐明清時期的甕城已經相當成熟了,再此便不贅述。


喜歡歷史考古的朋友們,順手點個讚唄,也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陽Sir不讀史”,留下評論與我交流

\n


陽Sir的考古學之眼


在古代城防體系當中,城門是進出的孔道,也是整個體系中最重要、最脆弱的環節,一旦被攻破,整個體系立刻瓦解。

古代的甕城是環套在城門之外的一道城牆,通常是半圓形或者方形的,也有自己的一道門。

甕城主要的作用就是增強城門的防禦能力,同時突出城牆之外,從側翼打擊攻城之敵,保護城牆。

有些重要的古代城池,在甕城的外側還有一個月城,呈狹長形狀,如同一彎新月,包裹在甕城之外,所以稱為月城,它也有自己的城門,其實就是為甕城再加一道保險,大大增強了攻城的難度。

舉個例子。

崇禎十四年的年底,李自成率領農民軍第二次進攻開封,集中兵力猛攻開封城的北門,一度奪取了北門外面的月城,一些農民軍甚至登上了甕城。假設一下,如果沒有月城和甕城的存在,此時開封的北門已經淪陷。

守城的官兵奮力反擊,一些勇士從主城牆跳入甕城之上,把攻上來的農民軍打下甕城。農民軍擠在狹長的月城當中,無法施展。官軍向月城中投下火把,農民軍被迫退出,進攻失敗。

農民軍吸取教訓,以後攻城時,避開城門,集中力量破壞城牆,剜城、炸城。這個時候,城牆上的另一種設計派上了用場,就是每隔一段距離,城牆向外突出一個矩形,稱為敵臺、墩臺,俗稱為“馬面”,它們和甕城一樣,可以從側面打擊攻城之敵,消除城防的死角,


於左


古代城池的“甕城”最早出現在石峁遺址。

石峁遺址位於陝西省榆林市神木縣城高家堡鎮,黃河一級支流禿尾河及禿尾河支流洞川溝分別從遺址的西南側和西北側穿過。石峁遺址是一座規模宏大的史前石構城址,由“皇城臺”、“內城”和“外城”三部分組成。“皇城臺”為石峁遺址的中心區域,依據山勢圍繞皇城臺的一重石牆為“內城”,內城東南再擴築半圈弧形石牆為“外城”。城內面積在400萬平方米以上,是目前國內所見規模最大的龍山時期至二里頭早期階段的遺址。

2012-2014年年,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與榆林市文物考古勘探工作隊、神木縣文體局三方聯合組成考古隊,對石峁遺址進行的考古發掘工作,全面揭露了石峁遺址外城東門址。揭示出一座築造技術先進的城門遺蹟,由外甕城、南墩臺、北墩臺、內甕城、門塾、馬面及角臺等組成,這些設施以寬約 9 米的曲尺形門道連接,總面積約 4000平方米。

城門作為城市的基礎設施,甕城是圍在城門外的小城----多為圓形或方形。其目的是使城門不直接暴露於外,保護城門,阻礙敵軍進攻,提高守軍的防禦能力。

從考古發現的情況看,甕城有內甕城和外甕城之分,內甕城形成的時間要晚於外甕城。石峁遺址外城東門址的內甕城、外甕城及內城門址的雙甕城,是中國城防史上目前已知最早的甕城實例。中國早期甕城的濫觴與發展有著深刻的文化淵源。

參考文獻

甕城溯源---以石峁遺址外城東門址為中心


小黑侃大山


甕城,顧名思義,“甕中捉鱉”也。

甕城一般為方形或者半圓形,它的主要作用是保護城門,在城門內外形成防禦性地帶,是一個緩衝區。城牆做為古代一個重要的軍事防禦設施,其作用是顯而易見的,而城門作為溝通內外的交通要道,是戰略防禦體系中最為重要又最為薄弱的地方。

敵軍兵臨城下之際,城門首當其衝,怎麼為關城門爭取時間?如何保護城門不被攻破?如何將衝向城門的敵軍截殺?如何爭取足夠的時間等待援軍的到來?這些都是守城之主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在這樣的條件下,甕城應運而生。甕城分為內甕城和外甕城,區別就是在城門內還是外。外甕城居多,甕城的牆垣略低偏薄,一般為半圓形和方形的附郭,門道一般在側面,和主城門曲折相通,這樣能更好的保護城門,缺點就是平時通過城門的時間加長,而且不利於車馬通行,所以,帝都的一些主要城門口,甕城門道在城門的正方向上,方便出行。

甕城是什麼時候出現的,目前並沒有定論,但距今4000多年的石峁古城無疑是現在已知的建有甕城的大型古城,石峁古城最晚為夏朝早期的古城,其戰略防禦體系相當完善,甚至是讓人非常震驚的,古城設有內、外甕城,城門有三道,還有馬面,敵人想要通過城門進入古城是相當困難的。況且敵人一旦進入甕城就處於被動局面,所有的大門一關,來個甕中捉鱉。甕城內部也有儲存室,利於屯兵和儲存兵器、糧食等。

隋唐時期的人們似乎對甕城不怎麼感興趣,有些城就沒有甕城的出現,但唐朝末年五代十國時期,隨著藩鎮割據,連年混戰的開始,甕城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成為主要的軍事防禦設施。這在一定程度上和軍事加量的強弱形成反比,軍事力量強盛,甕城可有可無,軍事力量相對薄弱,那麼甕城就是必不可少的。

值得一提的是,甕城在一些城郭,還能發揮防洪的作用。


蕭曉四姑娘


甕城,是古代城池或關隘為抵禦外敵入侵而修築的防禦工事,設在城牆的外圍側面,與城牆相連,一般是圓形、弧形或正方形,因為形狀很像人體的曲池穴,所以又稱為“曲池”。

中國現存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甕城是南京的中華門。

甕城內設有碉堡、箭樓等攻擊武器,垛牆、閘門等防禦手段,具有攻防為一體作用,當敵人冒入甕城時,關閉甕城門,可對敵人實行關門打狗的戰略,成語甕中捉鱉也是源自於此。

因為朱元璋採取了高築牆、廣積糧的建議,明初開始中華門迎來了最大規模的建設。

考古發現,東晉時期匈奴在今天的陝西榆林地區修築的統萬城,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甕城,歷史上的中國北方戰亂最多,五代十國時期藩鎮割據,連年混戰,修建甕城尤為興盛,成為當時重要的軍事手段。

中華門有3道甕城,每個城有千斤重的閘門。

而最早出現甕城記載的是北宋時期官方修訂的兵書《武經總要》,在城防工事裡詳細介紹了甕城的作用。甕城修築有箭孔、敵樓、堡壘,內置有重炮、強弩等,還有各種守城器械和防護設備。

此外中華門的甕城有20多個藏兵洞,閒時用來存儲物資,戰時可藏匿3000名士兵。

北宋以後,除元朝外各朝代城池修築甕城非常普遍,在朝鮮的漢城、水原,日本東京的皇宮都發現有仿中國設置的甕城。目前保存最好的甕城是南京的中華門,西安的甕城也有所保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