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寧縣「五個一點」推動「萬企幫萬村」扶真貧

本網訊 昌寧縣委統戰部、縣工商聯採取“五個一點”措施,積極推動“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取得實效。

一是在經濟發展上找切入點。21家民營企業積極為幫扶的32個建檔立卡貧困村經濟社會發展當好顧問,主動深入幫扶村調查摸底,結合當地實際,因地制宜,尋找能促進貧困群眾增收致富的特色項目,為幫扶村(社區)的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幫扶村主動配合,提供便利條件,積極爭取“萬企幫萬村”活動落到實處。昌寧紅茶葉集團投入資金400萬元、在田園、翁堵兩鎮培訓茶農15000多人次,建成茶園控藥減殘基地15000畝,國際雨林認證通過驗收,帶動茶農12941戶,30649人,實現戶均收入8400元,人均收入2320元。直接帶動勞動力就業400人。

二是在產業延伸上找支撐點。民營企業把企業發展與對口幫扶村(社區)經濟發展緊扣一起,把產業鏈向農村延伸,大力發展加工業,為當地群眾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讓他們能就近就業增收。如雲南綠建農副產品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在全縣6個鄉鎮10個村社區種植20多類中藥材,輻射帶動900多戶農戶就業增收。

三是在城鄉聯動上找雙贏點。21家民營企業充分利用幫扶村(社區)的區位優勢,積極引導貧困群眾轉變思想觀念,提高勞動技能,服務企業發展,昌寧華農農副食品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實行“公司+農戶+基地+市場”的生產經營模式,極大的調動了茶農種茶的積極性,直接帶動區域發展基地12000多畝,收購鮮葉4647.3萬元實現營業收入6097萬元,實現利稅562萬元,創匯284萬元。

四是在基層黨建上找結合點。民營企業黨組織主動聯繫幫扶村黨組織,民營企業黨員主動聯繫貧困戶,幫扶村(社區)黨組織充分發揮戰鬥堡壘作用,心繫民營企業發展,積極主動幫助民營企業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有力推動了“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順利開展。民營企業依託自身經營生產進行基地建設、科技培訓、基礎設施和吸納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業,投入資金1700萬元;其中,直接投入貧困村800多萬元,有效的帶動了建檔立卡貧困戶精準脫貧。

五是在宣傳報導上找創新點。縣委宣傳部、縣委統戰部、縣工商聯通過電視網絡等宣傳媒體,廣泛宣傳“萬企幫萬村”中的先進典型,積極引導民營企業走特色發展之路,積極倡導非公經濟人士大力弘揚致富思源、富而思進、先富帶動後富,有力地助推了“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


分享到:


相關文章: